午后阳光透过南窗,将铁架床镀上一层暖金色。
苏婉宁的床铺靠窗,她正小心地将那只樟木箱往床底推去,箱角与水泥地摩擦发出沉重的声响。
“这箱子里装的什么宝贝呀?”
张敏好奇地探过头,两条乌黑的长辫子从肩头滑落。
“看着挺沉呢。”
苏婉宁直起身,指尖还残留着木箱温润的触感:
“是家里老人留下的书和笔记。”
那里装着太姥爷未竟的航空梦,此刻正静静安放在大学宿舍的床底下,像一粒深埋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时刻。
正在上铺整理缎面被子的林南燕闻言低下头,柔软的上海口音像她手中光滑的被面一样温润:
“现在能完好保存下来的旧书,可都是稀罕物了。”
她细心地将被角折出工整的斜角。
“我爸爸也珍藏着一箱工程手册,说是当年从牛棚里悄悄抢救出来的,书页上至今还留着点点霉斑呢。”
正在床头贴年画的陈雪转过身来,指尖还沾着些许浆糊:
“我爷爷那套《本草纲目》也是,藏在阁楼的米缸里才幸免于难。”
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张印着鲤鱼跃龙门图案的年画抚平,唇角泛起温柔的笑意。
“这些旧书能跨越岁月来到我们手中,都是难得的缘分。”
四个姑娘相视而笑,午后的阳光透过南窗,在她们年轻的脸庞上跳跃。
那些被时光浸染的书页,那些被精心守护的知识火种,此刻正在这间充满希望的宿舍里,静静等待着新一轮的传承。
开学第一堂课,铃声刚落,高等数学的老师便抱着一摞试卷走进教室。
“同学们先来个摸底测验。”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仿佛这只是个随堂练习。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细微的抽气声。试卷传到苏婉宁手中,前面的题目还算顺手,可最后那道拉格朗日定理的证明题,却把她难住了。
在知青点的煤油灯下,她曾自学过这个定理,可眼前这道经过复杂变形的题目,像是蒙着一层薄雾,让她无从下笔。
她抬眼望去,教室里一片寂静,只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前排的林南燕坐姿端正,答题流畅自如,偶尔还会停下来轻轻转动手中的钢笔,那从容的姿态让苏婉宁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差距。
交卷时,苏婉宁看着那道只写了两行的题目,心里泛起一丝不甘。走出教室时,她听见身旁的同学小声议论:
“最后那道题,林南燕好像全做出来了……”
秋日的阳光透过长廊的窗户洒进来,照在她微微发烫的脸颊上,大学的征程,远比想象中更加任重道远。
晚自习结束的钟声早已响过,教学楼渐渐沉寂下来。苏婉宁独自留在空荡的教室里,借着走廊透进的微光,小心地翻开太姥爷的手稿。
那些泛黄的图纸上,精密的齿轮旁标注着德文公式,像一串串等待破译的密码。
她正对照着《高等数学》里的符号苦思冥想,一串清脆的钥匙声忽然打破了宁静。
“我就猜到你还在这里用功。”
林南燕举着一串铜钥匙站在门边,笑意盈盈:
“管楼大爷是我宁波老乡,特意给我留了门。”
她轻巧地走到苏婉宁身旁,很自然地抽过那张写满演算的草稿纸。
“这道题啊。”
铅笔在她指间轻巧地转了个圈。
“得先构造辅助函数,用罗尔定理作铺垫。”
笔尖在纸上流畅游走,勾勒出清晰的证明路径。
“你看,在这里找到这个点,后面的推导就水到渠成了。”
月光透过窗户,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两颗热爱知识的心第一次靠得这样近。
专业课的难度也随之而来。
理论力学的第一堂课,让苏婉宁真切感受到了大学的重量。
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如藤蔓般缠绕延伸,老师推导的每一步都像在迷宫里穿行。
她紧握着笔,努力跟上节奏,可那些陌生的符号和定理还是在她眼前打转。下课铃响起时,笔记本上已画满了问号,心里沉甸甸的。
“这可简直是要人命啊!”
林南燕这次也和她一样,无力地趴在课桌上。
“我数学还行,可这物理公式看得我眼花。早知道就该听我妈的报中文系。”
张敏翻看着课本,眉头紧锁:
“我刚问过学长,这门课往年的挂科率接近三成,咱们得抓紧了。”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听见她们的对话,插话道:
“女生学这个确实吃力。精密仪器这行既要理论又要实操,光图纸就够头疼的。”
苏婉宁沉默地翻开新的一页,用红笔仔细圈出不理解的地方。太姥爷日记里那句“科研不分男女,只论心诚”在她耳边回响。
她轻轻攥紧笔杆——
既然天赋不如人,那就用勤奋来补。别人花一小时,她就投入两小时;课堂上没听明白的,就去图书馆查资料,到书店找参考书。
从此,校园里多了一个行色匆匆的身影。图书馆靠窗的那个位置成了她的专属领地,校门口那家书店的角落也常见她埋头苦读的身影。
她抱着厚厚的参考书,一坐就是整个下午,铅笔在草稿纸上沙沙作响,直到把每个定理都琢磨透彻。
手指被铅笔磨出了薄茧,眼睛也时常干涩发胀,可每当解开一道困扰许久的难题,那份豁然开朗的喜悦就像初春的嫩芽,在心底悄然萌发,给予她继续前行的力量。
这天傍晚,苏婉宁又来到学校旁那家书店。
她踮起脚在最高一层书架上摸索着《工程力学辅导》的踪影,指尖刚触到书脊,身旁便伸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轻松地将书取了下来。
“在找这本?”
熟悉的嗓音让她心跳漏了一拍。转过头,顾淮正站在书架旁,穿着简单的白衬衫,手里拿着一本《光学仪器原理》。
“顾淮同志?”
苏婉宁接过还带着他掌心温度的书本,惊喜中带着几分不知所措:
“真巧,你也来找资料?”
“部队最近在调试一批新设备。”
顾淮的目光扫过她怀里那摞厚重的参考书,唇角微扬。
“看来这一个月,你过得相当充实。”
她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
“专业课比想象中难跟上,只能多下些功夫。”
顾淮注意到她眼底淡淡的倦意,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学业重要,但也要记得劳逸结合。”
他顿了顿,指向她手中的教材。
“这里的专业书目确实有限。明天我陪你去市图书馆办个借阅证吧,那里的资料要齐全得多。”
“图书馆……”
苏婉宁蓦地愣住,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心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征途与山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