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档案库深处,陈望指尖拂过一本硬皮册子上厚厚的积尘,册脊上模糊的墨字写着“景和二年 工部物料采买录副”。他小心地将这本厚重的册子从架子上取下来,走到角落那张堆满卷宗的木桌前。
油灯的光晕勉强照亮桌案。他翻开册子,纸张因年久变得脆弱,发出轻微的脆响。他的目光快速扫过一列列枯燥的数字和品名:青砖二十万、石灰十五万斤、楠木三百根……直到翻到记录“西域火油”和“精炼硫磺”的条目时,他的动作慢了下来。
景和二年,先帝在位末期,朝廷对西域用兵,工部确实采购过大量火油硫磺用于制作猛火油柜。但这批物资的最终去向,册子上只含糊地写着“拨付西北行营”。陈望的眉头微微蹙起。他记得,当时西北战事主要集中在秋季,而这批物资的入库记录却在来年春天。
他慢慢地站起身来,动作轻盈而稳健,仿佛生怕打破了周围的宁静。然后,他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从书架上抽出几本卷宗,这些卷宗与他之前所研究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
他将这些卷宗轻轻地放在案几上,然后坐回椅子上,开始仔细翻阅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兵部同期对西北的军械调拨记录,这是一份详细的清单,记录了每一批军械的名称、数量、来源以及目的地等信息。
接着,他又翻开了户部对应的钱粮支出册,这本册子记录了每一笔与军械调拨相关的钱粮支出情况,包括金额、用途、支付方式等细节。
油灯的光芒在他专注的脸上跳跃着,微弱的光线照亮了他那认真而专注的表情。在这寂静的房间里,只有纸张翻动时发出的沙沙声在持续着,仿佛时间都为他的专注而停滞了。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仔细核对,他终于发现了更多不寻常的地方。兵部的记录显示,同期运抵西北前线的火油硫磺数量,远远少于工部采购和拨付的总数。这个差额相当大,足以装配数十架猛火油柜。
而户部的银钱支出记录却显示,这些钱粮是按照工部采购的全额进行支付的。这意味着,有一批物资,或者说与之对应的款项,在流转过程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他缓缓地放下手中的卷宗,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并不是他最初追查“德裕丰”和齐王府的方向,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查者,他的职业敏感让他无法忽视这个重要的发现。。工部、兵部、户部……能在这三个衙门的文书往来中抹平如此数额的亏空,绝非寻常胥吏所能为。
他拿起炭笔,在一张空白纸上记下几个关键的时间点和物资数量,又标注出涉及的几个经手官员的名字。这些名字里,有一个引起了他的注意——时任工部屯田清吏司主事,冯远。正是那个在安远侯案发后,迅速“自尽”的漕运督粮道。
陈望的眼神锐利起来。冯远的死,或许不仅仅是为了掩盖安远侯的罪行。他拿起这张纸,吹干墨迹,将其对折后塞入袖中。窗外,天色已近黄昏,档案库内更加昏暗。
他需要立刻去见周明轩。这条意外发现的、尘封多年的线索,似乎与当前盘根错节的案子,隐隐勾连了起来。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小皇子称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