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岭的盟誓,如同一阵温暖而坚定的春风,彻底吹散了潘二郎与周梅梅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与不确定。从岭上归来后,两人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那份深藏心底的情意,不再需要任何掩饰,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日常的每一个眼神交汇、每一次指尖相触之中。周家铺子里的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温馨而充满期盼。
潘二郎并未因沉浸在幸福中而懈怠。他深知,要兑现给梅梅一个安稳未来的承诺,自己必须更加勤勉。在武馆,他愈发兢兢业业,将韩刚馆主交予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弟子的教导也更加用心。他沉稳干练的作风,赢得了馆内上下更广泛的认可。与此同时,他并未放松《大自在心经》的修炼,每夜于河畔小屋中勤修不辍,体内那缕先天炁感愈发凝实圆融,虽不显于外,却让他精气内蕴,目光愈发清澈深邃,应对诸事也更多了一份从容底气。
秋巡的任务如期而至。那是一次例行的、为期约十日的边境巡防,路线固定,风险不高,主要由武馆资深教习带队,率部分精锐弟子参与,旨在勘察边境动向、震慑宵小。潘二郎作为副教习,此次被韩刚点名随行,亦有历练之意。临行前夜,他特意到周家辞行。
周家小院里,灯火温馨。周老汉拍着潘二郎的肩膀,沉声道:“二郎,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巡边不是儿戏,遇事多听带队教习的吩咐,莫要逞强。”
梅姨则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叮嘱着添衣保暖、饮食起居,又将一包精心准备的干粮和一小瓶驱寒药酒塞进他的行囊。
周梅梅站在父母身后,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盈盈望着他,千言万语都凝在那欲说还休的目光里。她悄悄将一双新纳的、鞋底厚实绵密的布鞋递到他手中,低声道:“山路难行,这鞋…你换上。”
潘二郎接过还带着她指尖温度的布鞋,心中暖流涌动,重重点头:“周叔,梅姨,你们放心,我会谨慎行事,早日归来。”他看向梅梅,目光温柔而坚定,“梅梅,等我回来。”
没有过多的缠绵,离别的话语简单而真挚,却饱含着沉甸甸的牵挂与承诺。
十日的秋巡,风平浪静。队伍沿着既定路线巡视,并未遇到什么波折。边境线上,秋色苍茫,天高云淡,唯有萧瑟的秋风和偶尔掠过的孤鸿,平添几分边塞的寂寥。潘二郎谨言慎行,认真完成分内之事,闲暇时便与同僚交流武艺,或是独自远眺连绵山峦,心中对白水城、对周家小院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当他风尘仆仆却完好无损地带队返回白水城时,已是初冬时节。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将城池染上一层薄薄的白。潘二郎归心似箭,交割完公务,便直奔周记年糕铺。
铺子里暖意融融,蒸腾的热气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当潘二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正在柜台后忙碌的周梅梅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惊喜光芒,手中的算盘“啪”地一声轻响落在柜面上。她快步从柜台后绕出,也顾不得父母就在身旁,上下打量着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二郎…你回来了!没…没事吧?”
“没事,一切顺利。”潘二郎看着她关切的模样,一路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
周老汉和梅姨也围了上来,见他安然归来,均是松了口气,脸上满是欣慰。晚饭自然格外丰盛,席间,潘二郎简单说了些巡边的见闻,避开了可能的凶险,只挑些趣事说来,引得梅梅时而轻笑。饭毕,周老汉与梅姨对视一眼,默契地寻了个借口,将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
炉火噼啪作响,映得满室暖红。潘二郎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心包裹的小布包,递给梅梅。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雕工古朴的木簪,簪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梅花,木质温润,纹理细腻。
“在边境集市上看到的,觉得…很配你。”潘二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梅梅接过木簪,指尖轻轻摩挲着那朵梅花,眼中水光潋滟,心中甜蜜满溢。她抬起头,勇敢地迎上他的目光,轻声道:“很好看…我很喜欢。”
气氛温馨而静谧。潘二郎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无比郑重,他站起身,对着闻声从里间走出的周老汉和梅姨,深深一揖:“周叔,梅姨。二郎此次平安归来,心中更觉与梅梅情深意重。恳请二老,将梅梅许配于我。我潘二郎在此立誓,此生必竭尽全力,护她周全,让她衣食无忧,绝不负她!”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真诚与决心。
周老汉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肩膀宽阔的年轻人,又看了看女儿眼中满满的幸福和期待,心中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欣慰的长叹。他上前一步,扶起潘二郎,用力拍了拍他的臂膀,声音有些哽咽:“好!好!二郎,梅梅…我们就交给你了!望你二人,日后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梅姨早已在一旁抹着喜悦的眼泪,连连点头。
婚事,就这样定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周家铺子和潘二郎那间河畔小屋,都沉浸在忙碌而喜悦的筹备之中。按照白水城的习俗,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诸般礼数,虽因两家皆非大富大贵之家而一切从简,却也办得郑重其事,井井有条。韩刚馆主闻讯,特意准了潘二郎的假,还以武馆的名义送了一份厚礼。街坊邻里得知,也纷纷前来道贺,送上祝福。往日因柳陆青之事而笼罩在周家的阴霾,似乎被这桩喜事彻底驱散。
婚期定在腊月的一个吉日。这一日,天公作美,连日阴沉的天空竟然放晴,阳光洒在薄雪上,反射出晶莹的光芒。周家铺子张灯结彩,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喜庆。梅姨早早请来了全福人给梅梅开脸、梳妆。当梅梅穿上那身精心准备的大红嫁衣,戴上潘二郎所赠的梅花木簪,略施粉黛,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但见她眉如远山,目含秋水,腮染红霞,唇点朱丹,平日里温婉的容颜在嫁衣的映衬下,竟显露出惊心动魄的美丽,宛如一株在雪中盛放的红梅,娇艳而圣洁。
潘二郎也是一身崭新的红袍,更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英气勃勃,又难掩喜悦与紧张。在喧天的锣鼓和鞭炮声中,在邻里乡亲的簇拥和祝福下,他骑着系着红绸的马,引领着花轿,将心爱的姑娘从周家铺子,迎回了自己精心布置的河畔新居。
婚礼虽简朴,却热闹非凡。武馆的同僚、街坊的友人、周家的老主顾,挤满了不算宽敞的屋院。酒席上,潘二郎周旋于宾客之间,虽不擅饮酒,却也以茶代酒,答谢各方情谊。周梅梅则安静地坐在新房内,听着外间的喧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一丝新嫁娘的羞涩。
夜深人静,宾客渐散。红烛高烧,映得一室暖融。潘二郎轻轻推开新房的房门,看到端坐在床沿、盖着红盖头的梅梅,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用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挑开了那方红绸。
烛光下,梅梅抬起头,双颊绯红,眼波流转,含羞带怯地望着他,美得不可方物。四目相对,千言万语都在无声中交汇。窗外,月色清冷,雪光莹莹;窗内,春意盎然,情意绵绵。
“梅梅,”潘二郎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而充满柔情,“从今往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梅梅将头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肩膀上,感受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轻声应道:“嗯,我们的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魔剑定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