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风雨送走了78年的冬,漫天的大雪带来了79年的春节。
大年初五,苏淮早早地起床,把家里早就准备好的房间,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生怕自己有什么疏漏。
张蕊也陪着丈夫里里外外看着,看到枕头稍微有点歪,她又仔细摆摆正。
看得出来,苏淮两口子满心都是欣喜。因为今天他们的老朋友们就要到了,怎么能不高兴呢。
“苏淮,你说他们不会买不到票吧。”
“他们可是买到票后才又给我发电报的。放心,错不了。今天一准儿来。”
“苏淮,要不我跟你一起去接他们吧。”
“家里的孩子们怎么办?”
“早知道就不把小淇他们撵到小洛家去了。”
“他们不去小洛家,吴霞他们过来住哪儿?再说了,小淇他们过两天也就准备回校了,从小洛那里走更近一些。”
“要不,你先去把咱妈接来?我真想跟你一起去接他们。”张蕊又提出了另一个解决方案。
“咱大姑病得不轻,咱大姐又怀上了老三,三婶儿还得上班儿,谁能照顾大姑?不还得是咱妈和咱大娘。小蕊,我知道你想他们很厉害。但也就是比我晚上个把小时就见到他们了。你耐心在家等着吧。再说了,灶上还炖着不少的东西,离开你这个主厨,还真就玩不转。”
苏淮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擦拭着自家的三轮车。
别人家的三轮车越用越旧,唯有苏淮的三轮,越用越新。现在怎么看都像个九成新的。没有办法,谁叫苏淮有外挂呢。
————
苏淮一包大前门送出去,他和他的三轮车顺利进了站台。在站台上,苏淮随便找到一个迎车员,递过去一支牡丹烟,两个人就闲聊上了几句。
“师傅,麻烦问一下,打长安过来的4983次列车是停这站台吗?”
“可不嘛。我就等着迎这班车呢。”
“呦,那可真是问对人了。这车没晚点吧。”
“今天也是邪乎,天天晚点的车,晚上一个小时都是算是正点儿。今天居然就只晚了五分钟。呦,快来了。”这迎台员抽着烟顺便看了一眼手表。
“好咧,您先忙着。”
……
随着火车缓缓进站,苏淮的心反而悬了起来。他想念他的朋友们,他非常希望朋友们一切顺利。但他的这种急切,使他不由地想起种种意外。
等他看到秦少海把脑袋从窗户伸出来,夸张地向他挥手,大声地叫喊着他的名字,苏淮的两行热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而此时吴霞等人看到站台上的苏淮,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
“这孙子,还算有点良心。”孙福兴笑骂了一句。
“怎么没见小蕊?”李仁拎着自己的大包小包,失望地看向站台。
“李仁,你想死了是吧。”孙小敏骂着自己的丈夫。
“兄弟姐妹们,咱们下车喽。”秦少海领头朝着车门走去。一行人中,他的行李最少。
对于他来说,他就是在大湾村里凑合活着,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凑合。所以离开大湾村之前,他把自己的东西能送的都送人了。临走还在大湾村收割了一波人情。
“走着,看苏淮今天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孙福兴这一路上,想得最多的就是苏淮的厨艺。
此时,平常话最多的周红,反而是最沉默的一个。她默默地拎着自己的行李,跟着齐胜利朝着车门走去。
齐胜利平常大大咧咧的,此时反而心细如发。他扭头安慰着自己的妻子,“小红,等咱们安顿下来,我就陪你回川蜀老家,看望一下你的父母。”
“嗯。”
难怪周红的情绪不高。别人都是回家,而她是离开了一个客居的地方,将要去另一个客居的地方。
站台上,苏淮和男知青同学们热情地拥抱着,女知青们高兴地围在一旁拍手欢叫着。
“苏淮,你小子太不够意思了。说好的一起参加劳动,结果你小子半路就跑了。跑之前还不跟我们打招呼。”孙福兴松开拥抱,接着就送了苏淮一拳。
“就是。你这孙子太不够意思了。你这一跑,就连后山上的野物都跟你跑了。害得我们这几年清汤寡水的,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李仁对苏淮也是满肚子的怨气。
唯有秦少海,他紧紧地拥抱了一下自己的兄弟,然后长舒一口气,“苏淮,哥们也不用回那个地方去喽。”
“我就说你是活该。那次探亲回家,我就不信你爸妈不给你想办法找工作。”苏淮此时方讲出来几年前的猜测。
“嘿嘿嘿……”秦少海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还真让你猜着了。我就是有点舍不得吴霞他们。”
“我肏你个孙子,吴霞可是我媳妇,你特么少给我惦记。”孙福兴找茬骂人。他必须有个发泄情感的突破口,不能多骂苏淮,只好骂秦少海。
“你得了吧你。苏淮,这是你的三轮车吧,赶紧拉行李。”吴霞给了丈夫一个白眼。
“对,对,赶紧的。小蕊估计在家里等急躁了。要不是三个孩子没人看,她是一定要来接你们的。”
“嚯~~~~,都有仨孩子了。孙福兴,齐胜利,你看看人家苏淮,再看看你们。同一时间结的婚,你们除了爽了,连个孩子都没有,人家苏淮……”
秦少海嘲笑的话说不下去了,因为吴霞和周红一人揪起了他一只耳朵。
一大帮子人说说笑笑,跟着苏淮离开了站台。
————
小南河边,李仁看到冬日里冰封的河面,就给了秦少海一拳。
“打我干嘛。”
“孙子,还真让我猜着了吧。我就说苏淮家门口得有条小河,你看这是不是?”
“我肏,你这才知道。”秦少海的记性还算不错,他立马想起了那年和李仁一起喝酒的时候,李仁猜测着苏淮的生活,提起过一条河。
“我又不是你,你都来过一次了,我这是第一次来苏淮家好当了。”
……
一帮子小年轻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早就引起了街坊四邻的注意和警惕。等他们看到领头的是苏淮之后,一个个才安下心来。
“大淮,家里来朋友了?”
“三大爷,可不嘛。这是我插队时的知青同学。”
“呦,听人说知青都能回城了,我还不信来着。今天看来这是真的了。”
……
“大淮,来朋友了?”
“黄叔,这是我知青同学。到咱们海城转车。”
“那可不,谁叫咱们海城是南来北往的大站呢。家里缺啥就来找叔。”
“好嘞。”
……
“呦,大淮,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要婶子帮忙做饭不?你妈又不在家,你媳妇还得看孩子。”
“陈婶儿谢谢您嘞。饭我早就准备得差不多了。”
“那行,要帮忙隔着墙头叫一声。正好你大妹也在家,我带着她一起能去给你搭把手。”
“好嘞。”
……
显然张蕊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她风风火火打开了院门,果然看到一帮子曾经万分熟悉,如今略有模糊的同学们。
张蕊张开双臂,一下子就搂住了正向她摊开双手的吴霞。
周红也一把搂住了吴、张二人。
小姐妹们又蹦又跳,像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们笑着,叫着,流着眼泪。
这不是真人,胜似亲人。知青们之间的感情,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从72年知青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