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山海花田”被年味裹得满满当当。故事阁的院子里,红灯笼挂在了屋檐下,春联也贴在了门框上,红纸黑字透着喜庆;乡亲们提着自家做的年货往这里赶,有熏肉、腊肠,还有刚蒸好的年糕,墨尾跟着小海娃在院子里跑,尾巴上还系着个小红绸,像是也在为岁末添热闹。
“该贴福字啦!”老水手手里拿着几张烫金的福字,身后跟着文书,文书手里还捧着一卷红纸,“今年的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咱们把院子里、屋里都贴上,沾沾喜气。”谢怜接过一张福字,花城早已搬来梯子,两人配合着把福字贴在正屋的门上,动作默契;小海娃也拿着一张小福字,踮着脚往窗户上贴,虽然贴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谢怜哥哥!你看我的福字贴得好不好看?”
绣娘和姑娘们也来了,手里捧着绣好的中国结和新做的棉鞋。“这中国结挂在屋里,看着就喜庆。”绣娘把一个大红色的中国结递给谢怜,笑着说,“这棉鞋是给大家做的,冬天穿暖和,你们试试合不合脚。”姑娘们则帮着把熏肉、腊肠挂在屋檐下,一串串红色的肉挂在灯笼旁,满是年的味道。
正午时分,厨房里传来阵阵香气。谢怜和花城在厨房里忙碌,谢怜负责切菜,菜刀在案板上“笃笃”响,胡萝卜、白菜被切成均匀的小块;花城则负责炒菜,锅里的油“滋滋”响,肉片下锅后瞬间散发出香味,不一会儿,红烧肉、炒青菜、炖鸡肉就摆满了桌子。小海娃也在旁边帮忙,他学着谢怜的样子剥蒜,虽然剥得满手都是蒜味,却依旧笑得开心:“我剥的蒜肯定能让菜更香!”
傍晚时分,乡亲们都到齐了,院子里摆了几张大桌,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还有刚煮好的饺子,热气腾腾的,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开饭啦!”随着老水手的一声吆喝,岁末的宴席正式开始。大家围坐在桌旁,举杯欢庆,说着这一年的收获,聊着明年的打算,笑声、说话声此起彼伏,墨尾也蹲在小海娃身边,吃着专门给它准备的肉骨头,尾巴摇得欢。
老水手端着酒杯,站起身说:“这一年,咱们花田收成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这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新的一年,咱们还要一起加油,把花田种得更好,让咱们的日子像这桌上的菜一样,红红火火!”众人纷纷举杯响应,小海娃也端着一碗果汁,跟着大家一起举杯:“祝咱们的花田越来越好!祝大家新年快乐!”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宴罢,大家围在院子里的火堆旁守岁。老水手给孩子们讲着过去的故事,绣娘和姑娘们则教大家编中国结,谢怜和花城坐在火堆旁,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水,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安稳。墨尾也趴在火堆旁,时不时蹭蹭小海娃的手,像是在和大家一起守岁。
临近午夜,远处传来了鞭炮声,乡亲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点燃后,“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夜空,红色的鞭炮屑落在雪地上,像是撒了一把红色的豆子。小海娃捂着耳朵,却依旧兴奋地看着鞭炮,墨尾则躲在小海娃身后,时不时探出头来看看。
午夜十二点,新年的钟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大家互相道着“新年快乐”,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海娃拉着谢怜的衣角,小声说:“谢怜哥哥!新的一年,我还要和你一起种花儿、挖萝卜、堆雪人!”谢怜笑着点头:“好!新的一年,咱们还要一起把花田打理得更好。”
回到屋里,谢怜把今日守岁的事记在四季花事册上,还贴上了一张小红纸,作为纪念。花城则在厨房煮了一碗饺子,给谢怜端过来:“新年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两人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烟花,听着远处的鞭炮声,手里捧着温热的饺子。
“三郎,”谢怜轻声说,“这一年,有你,有乡亲们,有这片花田,真好。”花城握紧他的手,温柔地说:“新的一年,咱们还要一起守着这片花田,看着春种秋收,看着花开花落,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月光洒在花田上,烟花在夜空绽放,像是在为这个美好的新年奏响乐章。谢怜望着身边的人,心里满是幸福——原来最圆满的幸福,便是与重要的人一起,在这片土地上经历四季流转,共度岁岁年年,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值得珍藏的回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官赐福:与君共赴烟火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