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锤避难所”的陷落,如同一声丧钟,在每个人心头沉重回响。悲伤过后,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阻止这股绝望的情绪在据点内蔓延,将“心蚀”的威胁降至最低?单纯的安慰已显苍白,需要更系统、更坚实的行动来“稳定军心”。
林朔在光铸节点旁,感受着那逐渐平复但仍显低落的集体情绪涟漪。他召集了墨尘、苏洛等核心成员,以及几位在普通玩家中颇有威望、ScRI相对稳定的成员。
“悲伤无法避免,但不能让它吞噬我们。”林朔的声音通过节点微微放大,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石锤’的兄弟们直到最后仍在祈祷,他们的信靠不应被遗忘。我提议,设立一份‘守望名单’。”
所谓“守望名单”,并非简单的阵亡名录,而是一种象征性的承诺。将已知陷落据点的名字(目前只有“石锤避难所”,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名单可能会变长)铭刻在节点附近一块特意清理出的石壁上。每个名字都代表一份消逝的守望,而“星辉之誓”的存在,便是接过这份守望的职责,连同他们的份一起坚持下去。这不仅是纪念,更是将悲伤转化为责任的具体行动。
同时,在李墨尘的建议下,互助体系被进一步强化。不再仅仅依赖于核心成员的疏导,而是鼓励玩家之间自发结成更小的“守望相助”对子或小组。ScRI较高者主动关注和陪伴ScRI偏低或情绪明显不稳的同伴,一起进行简单的静坐冥想,分享各自记忆中温暖的片段,或者仅仅是并肩站岗,无声地传递支持。墨尘的【灵魂谐振】也更多地被用于引导这些小范围的、更紧密的情绪支持网络。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抗内心黑暗的“信念实践”。
“光耀苗圃”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被视作“希望的信标”,由大家轮流照料,其每一分细微的生长都被视作集体信念的体现。这些措施无法立刻提升ScRI,但确实像一道道细微的绳索,将可能坠入绝望深渊的人拉回,让据点内的情绪从崩溃的边缘缓缓稳定下来,心灵污染度自发攀升的速度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就在据点刚刚建立起新的内在平衡不久,一道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穿透了越来越不稳定的信息流,被据点的通讯官捕捉到。
信号来源是“银月林地”,那个依靠“银辉古树”维系的小型精灵玩家据点“自然之息”。信号内容充满了杂音,但关键信息令人心惊:“古树核心…污染加剧…疯狂蔓延…防线濒临崩溃…请求…光…净化…” 信号最后在一阵剧烈的能量干扰中中断,再无音讯。
“银月林地也撑不住了?”苏洛握紧了拳,她想起之前获得的信息,林地的状况本就岌岌可危,如今看来已到了最后关头。
情况被迅速汇报给林朔。会议室(实际上是节点旁一块用残垣断壁围起的区域)内的气氛凝重。地图上,“银月林地”是少数几个仍在坚持、且曾与“星辉之誓”有过友好交流的据点之一。它的陷落,不仅意味着又一批玩家的终结,更意味着幸存者联盟力量的进一步削弱,以及“噬光者”和暗蚀的进一步猖獗。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苏洛语气坚定,“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黑暗吞噬。”
李墨尘沉吟道:“他们的求救提到了‘光’和‘净化’。看来他们知道我们拥有【光铸碎片】的力量。这或许是唯一能拯救古树核心的机会。但路途遥远,通道极其不稳定,根据‘石锤’的教训,大规模行动风险太高,很可能在半路就被虚空裂隙吞噬。”
“而且我们的资源……”负责后勤的玩家叹了口气,“连维持自身防御都捉襟见肘,根本没有余力支援外界。”
这是一个典型的困境:是固守日渐缩小的安全区,等待最终时刻的来临?还是冒险出击,去援助可能根本无法拯救的盟友,并因此让自身陷入更大的风险?
林朔沉默着,他的意识与节点相连,能感受到据点内那股刚刚稳定下来的、微弱但真实的信念之力。他想起了“源泉枯竭”的恐惧,但也想起了在绝境中,力量如何从信靠和维系中涌现。固守,看似稳妥,但在终末背景下,不过是延缓死亡。而主动出击,去联结,去净化,即使失败,其行为本身所代表的“希望”与“信靠”,或许才是真正能对抗“枯竭”与“心蚀”的、非资源依赖型的力量。
他回想起净化小型污染源后带来的那丝积极涟漪,那证明了“维系”行为的有效性。援助“银月林地”,不仅仅是为了拯救他们,更是为了实践“星辉之誓”的信条,是为了向所有幸存者证明,即使在末日,互助与希望依然存在。这本身就是对“噬光者”所代表的绝望的最好反击。
“我们派人去。”林朔最终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不是大军,而是一支精干的支援小队。目标明确:携带【光铸碎片】的力量,尝试净化古树核心,为‘银月林地’争取一线生机。同时,如果可能,建立一条联结的通道。”
他看向墨尘:“墨尘,你需要同行,你的链接能力是稳定小队和与林地玩家沟通的关键。”接着看向苏洛:“苏洛,你的光焰在防御和净化上都能发挥作用。”他又挑选了几名ScRI最高、经验最丰富的精英玩家组成护卫。
这是一个破局的抉择,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它源于信靠,而非鲁莽。这是对“孤岛求生”困境的一次主动冲击,是为了在虚空吞噬一切之前,播撒联结的火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万维圣辉:终末救赎之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