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七日,密支那前线指挥部内,电台的滴答声与参谋人员急促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战前交响。林文澜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手中的指挥棒在日军防线几个关键节点上轻轻点过。
\"根据最新空中侦察,日军在这几个位置的防御工事明显不够完善。\"林文澜的指挥棒停在一处标注为\"鹰嘴岭\"的高地,\"这里的阵地只完成了基础工事,显然日军工兵力量已经不足。\"
周志宏递上一份刚破译的电文:\"证实了我们的判断。这份日军第56师团的内部通报显示,他们的工兵部队被分散配属到各步兵单位,专门负责修复被盟军空军炸毁的补给线。\"
日军防线的裂痕
进一步的侦察发现了更多日军战力衰退的迹象。航空照片显示,一些前沿阵地的伪装网破旧不堪,显然是缺乏更换物资。更值得注意的是,日军火炮阵地的布置密度较半年前下降了近三成。
\"他们不是不想布置更多火炮,而是燃油短缺导致火炮机动困难。\"炮兵指挥官分析道,\"看这里,这几门火炮自十月以来就未曾移动过位置。\"
特种作战部队在夜间渗透时带回的情报更加直观。陈明远报告:\"我们捉到的舌头交代,他们部队里十六七岁的新兵占了四成。这些娃娃兵晚上经常偷偷哭着想家。\"
然而,这些情报并没有让林文澜掉以轻心。他在作战会议上警告各指挥官:\"记住,受伤的老虎最危险。日军越是困境,最后的反扑就越是疯狂。\"
精心策划的攻势
基于对敌情的全面分析,林文澜制定了一个多路并进的作战计划。主攻方向选在日军防御相对薄弱的北部山区,同时在其他方向实施佯攻,迷惑日军判断。
\"暂编第1师负责主攻鹰嘴岭一线,\"林文澜在沙盘上划出进攻路线,\"这里的日军守军是新近补充的114联队,其中新兵比例最高。\"
董振邦立即领会了意图:\"我们可以先进行心理攻势,动摇那些娃娃兵的意志,再集中火力打击其中的老兵骨干。\"
\"暂编第2师在右翼牵制,\"林文澜继续部署,\"陈明远,你的特种作战师要提前渗透,破坏日军的通讯和补给线路。\"
孙明的工兵部队接受了关键任务:在主攻开始前秘密开辟两条通往日军阵地侧后的通道。\"我们要让日军腹背受敌,首尾难顾。\"
首战:鹰嘴岭攻坚战
十二月十日凌晨,缅北山区笼罩在浓雾之中。暂编第1师的先头部队借着雾霭掩护,悄悄向鹰嘴岭日军阵地接近。
刘建雄带领的突击排最先与日军哨兵接火。短暂交火后,他们发现这些日军哨兵的表现确实生疏。\"有几个鬼子一开枪就闭眼,完全是新兵的反应。\"
然而,当突击排继续推进时,立即遭到了精准的火力压制。隐藏在阵地纵深的老兵用精准的点射,瞬间造成三人伤亡。
\"果然如此,\"刘建雄立即调整战术,\"二班从左翼吸引老兵火力,一班跟我对付那些新兵。\"
这一招立即见效。面对突击排的猛烈进攻,日军阵地上的新兵开始出现慌乱。有人不顾隐蔽站起身射击,有人甚至向后逃跑。
\"不要冒进!\"董振邦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况,\"命令炮兵进行压制射击,让步兵暂停进攻。\"
就在日军以为击退进攻时,孙明的工兵部队已经从侧翼打开了通道。一个连的兵力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日军阵地后方。
全线进攻
与此同时,其他方向的佯攻也全面展开。陈明远的特种部队成功切断了日军的电话线,迫使日军使用无线电通讯,而这些电文很快就被我军破译。
\"日军请求弹药补给,\"通讯兵报告,\"他们称炮弹储备只够维持两小时激烈交战。\"
林文澜立即下令:\"命令炮兵加大火力密度,我要在他们弹药耗尽前彻底摧毁其炮兵阵地。\"
美军提供的炮兵定位雷达发挥了关键作用。日军火炮刚一开火,位置就被精准锁定,随即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空中,p-51战斗机群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它们不仅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还不断猎杀日军的补给车队。
日军的困兽之斗
正如林文澜预料,陷入绝境的日军开始了疯狂反扑。中午时分,一支约二百人的日军敢死队突然向暂编第1师指挥所发起自杀式冲锋。
这些日军身上绑满炸药,完全不顾自身安危地向前冲锋。冲在最前面的赫然是些稚气未脱的年轻面孔,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疯狂交织的神色。
\"火力封锁!不要让他们靠近!\"董振邦紧急调来机枪组。
在密集火力下,这些日军敢死队员如割麦般倒下。但在他们身后,更多日军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最危急的时刻,一支日军小队突破火力网,冲到了距离指挥所不足百米的地方。就在这时,预备队及时赶到,用冲锋枪的火力网将这股日军全部消灭。
战局的转折
下午二时,战局出现决定性转机。破译的电文显示,日军指挥官已经向方面军司令部请求撤退许可。
\"他们称继续坚守只会导致'全员玉碎',\"周志宏念着电文,\"这是日军开始动摇的明确信号。\"
林文澜却不敢大意:\"命令各部加强攻势,但要注意日军可能的诡计。他们最擅长在撤退时设伏。\"
果然,前线部队很快发现日军在秘密撤离重要装备和文件。一些次要阵地上的日军开始有组织地后撤,但在关键节点上依然在顽强抵抗。
\"他们在用新兵殿后,\"陈明远报告,\"那些娃娃兵被留在最后,而老兵和军官正在悄悄撤离。\"
心理战的成效
针对这一情况,林文澜下令开展心理战。懂日语的士兵用扩音器向日军阵地喊话:
\"日本的年轻士兵们!你们的战争已经输了!为什么要为注定失败的战争送命?放下武器,我们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
起初,日军阵地只有零星的枪声回应。但随着夜幕降临,开始有日军士兵偷偷跑向我军阵地投降。
第一个投降的是个十七岁的少年兵,他哭泣着说:\"我想回家...我想妈妈...\"
到午夜时分,已有三十多名日军士兵投降。他们证实了日军主力正在秘密撤退的消息。
追击与围歼
十二月十一日拂晓,第十一集团军发起了总攻。此时的日军已经军心涣散,防线迅速崩溃。
在鹰嘴岭主阵地,负隅顽抗的只剩下约一个中队的老兵。这些顽固的军国主义分子围成一圈,唱着军歌做最后的抵抗。
\"给他们一个体面的结局吧。\"林文澜下令炮兵进行最后一轮齐射。
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这股日军被彻底消灭。至此,鹰嘴岭防线完全被攻克。
与此同时,迂回包抄的部队成功截住了日军撤退的主力。在一条山谷中,陷入重围的日军进行了最后的困兽之斗。
这场围歼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到日落时分,枪声才逐渐停息。
战果与反思
鹰嘴岭战役以第十一集团军的完胜告终。统计显示,此役歼灭日军一千二百余人,俘虏一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
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验证了新的战术思想,证明了对日军弱点的准确判断。
在战后的总结会上,林文澜既肯定了胜利,也指出了不足:\"我们虽然取胜,但在对付日军老兵时仍然付出了较大代价。这些顽固分子的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觑。\"
董振邦补充道:\"那些娃娃兵确实容易崩溃,但也要注意他们被洗脑后表现出的疯狂。今天就有几个少年兵抱着炸药包冲向我军阵地。\"
陈明远提出了新的建议:\"我们应该加强对日军新老兵之间矛盾的研究和利用。今天投降的日军士兵中,有不少人抱怨老兵对他们的虐待。\"
夜色再次降临密支那,但这一次,第十一集团军的官兵们是在胜利的喜悦中入睡。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胜利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第二十六章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