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来自洛阳的嘉奖与隐含制约的旨意尚在路途,东海郡的北境,却迎来了一批风尘仆仆、装束与北燕骑兵迥异的客人。他们来自更北方,草原与山林交界处的代国。为首的使者名叫丘穆陵崇,是代王拓跋什翼犍麾下的一位部落首领,以勇武和较为开明的态度着称。
代国,虽是鲜卑政权,但与慕容燕国并非一心,甚至时常因草场、部众等问题发生摩擦。他们占据着河套以北、阴山以南的广袤区域,盛产良马、皮毛,但境内缺乏优质盐源,冶铁技术也相对落后。东海郡“雪盐”的名声,以及传闻中精良的铁器,早已随着商队的秘密渠道,传到了盛乐(代国都城)。
丘穆陵崇一行人的到来,受到了东海郡方面的高度警惕,但也给予了符合礼仪的接待。陆昶在郯城太守府的正厅接见了他们。
丘穆陵崇身材高大,面容粗犷,披着厚重的皮袍,眼神锐利而直接。他依照草原礼节向陆昶行了礼,然后开门见山,声音洪亮:“尊敬的陆府君,我奉代王之命,远道而来,是希望能与贵郡建立友谊,互通有无。”
陆昶神色平静,抬手示意:“贵使请讲,如何互通有无?”
“盐!”丘穆陵崇毫不掩饰需求,“贵郡的‘雪盐’,洁白纯净,乃是我部族上下梦寐以求之物。我们愿意用上等的战马、珍贵的皮毛,以及……我们代国特有的精铁矿石,来交换!”
“精铁矿石?”陆昶眉梢微挑,心中一动。东海郡百工坊发展迅速,但对优质铁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若能获得稳定的、高品质的铁矿石来源,无疑将极大增强军械制造的潜力。他不动声色地问道:“却不知,贵国的铁矿石,品质如何?产量几许?”
丘穆陵崇拍了拍手,随从立刻抬上一个木箱,打开后,里面是几块泛着幽蓝光泽、质地密实的矿石样本。“此乃我代国阴山南麓所产之铁石,品质上乘,易于冶炼。只要贵郡应允,我们每年可提供不少于十万斤的此类矿石!”
这个数量相当可观。陆昶示意旁边的工曹官员上前查验。官员仔细查看、敲击后,对陆昶微微点头,确认了矿石的品质。
谢玄坐在陆昶下首,闻言微微皱眉,低声道:“陆兄,代国与北燕同出鲜卑,其心难测。以盐换铁,固然有利,但若其铁器最终用于武装燕国,或是反过来对付我们,岂非资敌?”
陆昶微微颔首,表示听到了谢玄的顾虑。他转向丘穆陵崇,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贵国的诚意,我已看到。以盐换马、换皮毛,乃至换铁矿石,皆可商议。然,我有一条件。”
“使君请讲。”
“所有交易,必须经由我东海郡指定的官方渠道进行。”陆昶目光锐利地看着丘穆陵崇,“尤其是铁矿石,只能用于我郡内工坊制造农具、民用器械,绝不允许转售或流入他方,特别是……慕容燕国。若贵国不能保证此点,或者被我发现有任何违背承诺之举,则交易立即中止,永不再续。并且,我东海郡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
他这番话,既是表明立场,也是一种警告。他需要铁,但绝不会让自己的资源成为敌人壮大实力的养料。
丘穆陵崇似乎对陆昶的直白和警惕并不意外,反而哈哈一笑:“陆府君快人快语!请放心,我们代国与慕容家,也非铁板一块。慕容儁父子野心勃勃,欲吞并四方,我们岂会助长其气焰?此次交易,乃是我代国与东海郡之间的事情,与慕容燕国无关!我们以长生天和祖先的荣耀起誓,交易之铁石,绝不会经我代国之手,流入燕境!”
他的誓言在草原部族中具有极重的分量。陆昶观察其神色,不似作伪。况且,从战略上看,扶持代国,牵制乃至削弱北燕,对东海郡而言,利大于弊。
“好!”陆昶最终拍板,“具体交易细则,可由我郡市舶司与贵使详细磋商。首批交易,我郡可提供五千斤‘雪盐’,换取贵方两千斤铁矿石及五十匹良马,如何?”
这个比例对双方都有利可图。丘穆陵崇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陆使君爽快!就依此议!”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就价格、运输路线避开北燕主要控制区、交货地点等细节进行了紧张的谈判。最终,一份为期一年的盐铁(马)贸易协议初步达成。
送走丘穆陵崇后,谢玄仍有疑虑:“陆兄,与代国交易,无异于与虎谋皮。虽其有誓言,但利益当前,恐难长久信守。”
陆昶站在窗边,望着北方苍茫的天空,缓缓道:“幼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与代国交易,短期可得急需之铁、马,增强我自身;长期则可分化鲜卑,在慕容氏背后埋下一根钉子。至于信誉……只要我们自身足够强大,让背叛的代价远高于守信的收益,他们自然会做出聪明的选择。况且,我们也不会完全依赖于此,自身的工坊、矿场,仍需大力探寻和发展。”
他顿了顿,语气深沉:“这盘棋很大,北燕、前秦、桓温、乃至如今的代国,都是棋手。我们要做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在这夹缝中,壮大自己。盐铁之利,不仅是财富,更是外交的筹码,是战略的武器。”
与代国的秘密贸易渠道,在谨慎与试探中悄然建立。东海的“雪盐”开始流向草原,而代国的铁矿石与战马,则成为了东海郡强化自身实力的又一重要来源。这一举动,无疑将进一步搅动北方的局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东晋风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