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同庭院中那几株老树,年轮悄无声息地增添了一圈又一圈。宁远侯府,这座曾经因年轻主母的嫁入而焕发新生的府邸,在岁月的浸润下,愈发显得底蕴深厚,气象雍容。而最为显着的变化,并非是屋舍的翻新或是陈设的增添,而是那充盈于府内各个角落、日益蓬勃的人气与生机。
顾廷烨与明兰的子女们,已然如同羽翼渐丰的雏鸟,相继离巢,各自组建了家庭。长子团哥儿,承袭了其父的英武与母亲的沉稳,早已在军中历练多年,凭借军功与能力稳步晋升,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他娶了门当户对的将门之女,夫妻和睦,接连诞下了两子一女。次子虽志不在戎马,却于经史学问上颇有建树,走了科举正途,如今在翰林院任职,清贵儒雅,其妻亦是书香门第的闺秀,育有一子。长女嫁入同样显赫的勋贵之家,端庄贤淑,将偌大的侯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已是两个活泼男孩的母亲。幼女年纪最轻,性情活泼烂漫,前两年也风风光光地出嫁,如今也传来了身怀六甲的喜讯。
昔日略显空旷的侯府,如今因着儿孙们时常的归来,变得热闹非凡。尤其是逢年过节,或是顾廷烨、明兰寿辰之际,府中更是车马盈门,笑语喧阗。
这一日,正值春末夏初,天气晴好。团哥儿休沐,便携了妻儿回府探望父母。他那个五岁的长子,名唤顾铮的,小小年纪便显露出不凡的气概,虎头虎脑,精力充沛,进了府门便如同脱缰的小马驹,噔噔噔地跑在最前头,嘴里嚷嚷着:“祖父!祖母!铮儿来了!”身后跟着他三岁的妹妹,梳着两个小揪揪,穿着粉嫩嫩的裙子,迈着小短腿努力追赶,奶声奶气地喊着:“哥哥,等等我!”他们的母亲,团哥儿媳妇,则含笑跟在后面,不时温声提醒着“慢些跑”。
顾廷烨正在外书房与幕僚议事,听闻孙儿孙女的声音,那素来严肃的脸上不禁柔和了几分,竟破例提前结束了谈话,起身迎了出去。刚走到院中,小顾铮便一头撞进了他怀里,抱着他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祖父,孙儿新学了一套拳法,打给您看好不好?”
看着孙儿那酷似儿子幼时的脸庞,以及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崇拜与亲昵,顾廷烨心中那处最柔软的地方被轻轻触动。他弯腰,一把将孙儿抱起,让他骑坐在自己宽阔的肩头,沉声道:“好,祖父看看你的长进。”又对蹒跚而来的小孙女伸出手,“来,到祖父这儿来。”
这一幕,恰被闻讯从内院赶来的明兰看在眼里。她站在月亮门边,看着阳光下,夫君肩扛着兴奋挥舞手臂的孙儿,手牵着蹒跚学步的孙女,那素来挺直如松的脊背,因承载着孙辈的重量而微微前倾,脸上带着一种她极少见到的、近乎宠溺的温和笑容。她的心头瞬间被一股暖流填满,唇角不自觉地上扬。
“母亲。”团哥儿媳妇见到明兰,连忙上前行礼。
明兰笑着扶起她,目光却依旧落在那一老两小身上,轻声道:“瞧他们爷孙。”
团哥儿也走了过来,看着父亲与儿女互动的场景,眼中亦是温暖的笑意,对明兰道:“父亲平日里对我们兄弟要求严苛,到了孙儿辈,倒是格外慈和。”
明兰莞尔:“人老了,心境自然不同。你们小时候,他肩上担子重,心思也多在朝堂军政上,难免严厉些。如今江山稳固,儿孙成才,他这心啊,才算真正松快下来,也才更有闲情逸致享受这天伦之乐。”
正说着,次子夫妇也带着他们那个刚满三岁、文静秀气的儿子过来了。那孩子有些怕生,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好奇地打量着骑在祖父肩上的堂兄和依偎在祖父身边的堂妹。明兰见状,蹲下身,柔声唤道:“珣哥儿,来,到祖母这里来。”
那孩子犹豫了一下,看着祖母温柔的笑容,才慢慢松开母亲的衣角,挪到明兰身边。明兰将他轻轻揽住,指着顾廷烨肩上的顾铮道:“看,哥哥在给祖父表演拳法呢。”又对顾廷烨肩上的顾铮笑道,“铮儿,快下来,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去院子里玩,仔细别摔着。”
顾铮闻言,利落地从祖父肩头滑下,很有兄长风范地拉起堂弟和妹妹的手,嚷嚷着要去后院看新养的锦鲤。孩子们的笑声、脚步声,瞬间充满了整个院落。
顾廷烨走到明兰身边,看着孙辈们跑远的背影,目光悠远,低声道:“记得他们父亲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仿佛还是昨日之事。”
明兰轻轻靠向他,感受着那份历经岁月沉淀后的安稳与静好,微笑道:“是啊,转眼间,我们都已是祖父母了。看着这些小家伙,便觉得日子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