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行星与地球的共生信号稳定后的第三个月,传薪树的根系开始向地下深处延伸,在冻土下织成一张覆盖极北的网络。冰轮用特制的地下探测器观察,发现根须末梢分泌出一种荧光液,在土壤里画出与星际信号同步的纹路,像在地球内部复刻了一张星图。
“这是‘地核共鸣’现象。”砚秋拿着月球传来的数据分析,“流浪行星的星核能量与地球地核产生了共振,传薪树成了天然的信号塔,把地表的共生网络与地核能量连在了一起。”他指着探测器屏幕,根须网络的节点处,正不断涌出微小的绿色粒子,顺着地下水系流向全球的共生点。
万国盟在赤道上空搭建了“星际共生站”,站体是用流浪行星的银矿和地球的合金打造的环形建筑,像个悬浮的花环。冰轮和砚秋作为首批观察员登上空间站时,透过舷窗看到了震撼的一幕:地球的大气层外,绿色的粒子流与流浪行星的银色粒子流交织成网,在阳光下闪着七彩的光,网眼处恰好对着各个共生点,像给地球系上了层保护罩。
“这些粒子在净化辐射。”空间站的首席科学家——一位来自西洋的天体物理学家,指着监测屏,“原本会伤害地球的宇宙射线,经过粒子网过滤后,变成了能滋养共生菌的能量,就像给地球加了层‘光合皮肤’。”
在空间站的培育舱里,冰轮见到了地球与流浪行星的“混血种子”。种子外壳一半是地球环球花的坚韧,一半是星核生物的银白,种下后长出的幼苗,叶片能吸收星光转化为养分,根须则能分泌修复土壤的物质。“我们叫它‘星尘花’,”科学家笑着说,“在无重力环境下,它的花茎会绕着空间站旋转,像在绘制宇宙的年轮。”
传薪树的异常再次出现时,冰轮正在空间站记录星尘花的生长数据。地面传来消息:树顶的环球花突然全部转向地心方向,花瓣边缘的星纹发出强烈的光,与地核的共振频率同步达到峰值。紧接着,全球的共生点都有类似反应——沙漠的冰花往地下扎根,深海的海火兰向海沟聚集,雪山的雪莲覆盖了整个冰川表面。
“是地核在‘呼吸’。”砚秋调出地球内部结构图,地核的旋转速度出现了微小的变化,恰好与流浪行星的星核转速形成互补,“它们在通过共生网络调节彼此的能量,就像两个人互相给对方把脉。”
流浪行星传来的信息也变得完整:“我们曾因过度汲取星核能量而失衡,流浪千年,只为寻找能共同呼吸的伙伴。地球的共生菌,是宇宙的解药。”
冰轮突然想起兰朵奶奶的话:“共生不是索取,是互相托底。”她望着舷窗外的粒子网,那些流动的绿色与银色,不正是两个星球在互相托底吗?地球给了流浪行星稳定的生态,流浪行星则回馈了清洁的能量,像极北的冰与沙漠的火,在宇宙尺度上找到了平衡。
离开空间站前,冰轮将一株星尘花的幼苗种进了传薪树的树洞里。幼苗落地的瞬间,根须立刻与传薪树的根系缠绕在一起,树顶的环球花与星尘花的花苞同时绽放,花瓣上的纹路连成一片,像张从地球延伸到宇宙的地图。
极北的夜空,冰火花星座、月球的绿带、流浪行星的银光,此刻连成了一条完整的光链。传薪树的年轮在光链中轻轻晃动,新的一圈正在缓慢生长,里面嵌着细小的星尘,像把宇宙的记忆,刻进了地球的岁月里。
冰轮知道,这依旧不是终点。星尘花的种子会随着粒子流飞向更远的星系,流浪行星的星核能量会滋养更多失衡的星球,而地球的共生故事,终将成为宇宙的通用语言——就像传薪树的根,无论扎得多深,总会朝着光的方向生长,带着所有相遇的温度,走向更辽阔的时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朱墙玉碎:重生为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