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海军训练基地你检查过了吗?可还满意?有问题尽管提。\"
毕竟,他并非专业水军将领。
目前的训练设施,都是他结合荆州水军的经验与后世的记忆设计而成。
提起此事,甘宁满脸兴奋,赞叹道:\"太满意了!真不知主公如何想出这般精妙的训练设施,远超我的预期!\"
\"即便有问题,后续我也能自行调整。\"
事实上,陆风组建的是能远航的海军,与传统水军大不相同。
甘宁也只能一步步探索。
压力虽大,干劲却十足。
\"满意就好。\"
陆风点头道。
随后,在甘宁等人陪同下,陆风带着蔡邕、蔡琰观摩了宝船下水仪式,并亲自登船参与首次试航。
\"成功了!\"
\"太好了!\"
\"有此宝船,何愁不能打造天下第一海军?\"
当确认宝船性能完全达标,甚至略超预期后,众人激动不已。
黄承彦欣慰地笑道。
近期为研制这艘宝船,众人日夜赶工,疲惫不堪。
如今终于大功告成!
\"辛苦黄老诸位了!\"
陆风露出温和的笑容,随即扬声道:\"所有参与宝船研制与建造的工匠及助手,额外加发半年薪俸!陆一,此事由你负责落实。\"
\"遵命!\"
立于侧旁的陆一立即抱拳领命。
\"老朽代全体工匠谢过主公厚赏。\"
黄承彦捋须含笑,向陆风郑重施礼。
\"太好了!\"
\"主公慷慨!\"
在场工匠们喜形于色,纷纷高声致谢。
\"此等巨舰当真气象万千!比老夫在庐江所见楼船庞大数倍,想必在 ** 之中亦能 ** ?\"
蔡邕抚摸着船舷栏杆感叹道。
陆风颔首答道:\"此舰专为远洋航行设计,虽不敢说在深海稳若磐石,但近海航行绝对无碍。北上幽州、南下交趾、东渡辽东皆可畅行无阻。\"
他想起郑和曾率宝船队远抵西洋的壮举,而眼前这艘经他亲手改良的战船,性能更胜往昔。不过受限于当前冶铁工艺与铸炮技术,战舰暂未配备火炮,而是装载了特制床弩与改进型投石机,其威力同样惊人。
\"竟能远航至交趾和乐浪?\"
蔡邕闻言面露惊色,这等航程在他听来宛若天方夜谭。
\"理论数据确实可行,具体还需水师实测验证。\"
陆风从容回应。待海试成功之日,定当相告。\"
蔡邕连连点头:\"届时务必让老夫知晓。\"
\"这是自然。\"
陆风爽朗应允。待初步海试完毕,众人陆续离舰登岸。
陆风召来黄承彦与甘宁。
他肃然道:\"后续海上试航交由二位负责。\"
\"待全部测试完毕,速将记录数据呈报于我。\"
\"遵命!\"
黄、甘二人当即领命。
陆风转向甘宁续道:\"既已通过初试,海军招募建制亦需即刻筹备。\"
\"现擢升汝为镇东将军府东海舰队都督,统辖全军事务,望不负重托。\"
\"暂定兵员额度为一万之数。\"
此数已非小数。
募集善泅者已属不易,更遑论战舰操演与水战特训皆需耗费巨资时日。
\"末将定当誓死效命!\"
甘宁亢奋抱拳应诺。
【叮!海军初创,获得特殊签到机会*1,是否启用?】
\"竟有此事?立即启用!\"
陆风眉峰微动,暗自选定。
此刻他正缺海军操典,欲借此碰碰运气。
【叮!特殊签到\"海军初创\"成功,恭贺主人获得:特制版宝船操演总纲】
\"妙极!果然得偿所愿!\"
\"这特制版宝船操典,分明是为我改良宝船量身定制!待我细观——\"
陆风检视卷册内容,发现确是为无火炮型宝船独创的训战之法。
当即提取秘籍,佯作从怀中取出,递予甘宁:\"此乃新纂宝船训战秘要,且拿去试行。\"
\"竟是如此?\"
甘宁双目放光,迫不及待展卷粗览。
这一看,便再难移开视线。
考虑到眼下不是细细研读的时机,他强忍内心的雀跃,如获至宝般将手册收进衣襟,向陆风郑重行礼:\"多谢主公!粗略翻看便觉大有裨益,属下这就去操练!\"
他暗自惊叹主公简直像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无论需要什么都能信手拈来。
陆风颔首道:\"去吧!若有疑问或需要调整之处随时来寻我。今日便到此为止,静候你练就精锐水师那日!\"说着还鼓励性地拍了拍甘宁肩头。
交代完黄承彦后续宝船建造事宜,陆风便带着蔡邕父女离开威海返回黄县。
当日,手持令箭的甘宁立即在东莱及周边郡县展开募兵。听闻是吴侯陆风招兵,百姓群情踊跃——谁不知陆家军粮饷丰厚?即便战死亦有完备抚恤,在这命如草芥的乱世,能入陆风麾下胜过百业。
得知仅招募善水青壮后,多数人悻悻而归。倒有果决者当即跳河学泅水,指望速成技艺赶上这趟机遇。
三日后,陆风率三千骑兵护送蔡邕赴北海拜访郑玄。未料这大儒态度冷淡,陆风也不纠缠,转而与其 ** 国渊、郗虑相谈甚欢,返程时二人已应召入幕。
\"系统!启动两次特殊签到!\"
【叮!签到国渊成功,获得:水泥配方全集、红薯百公斤】
【叮!签到郗虑成功,获得:宗师级书法造诣、珍妮纺纱机图纸】
\"与预想略有不同,但都挺不错!\"
陆风满意地打量着四种奖励。水泥确实是好东西——无论是筑城、修路,还是建造房屋都是绝佳材料。红薯虽非主粮,但高产的优势能在缺粮时应急。
\"加上现有的土豆和高产水稻,现在有三种高产作物了。\"陆风一边想着,一边将这些作物收进仙府空间种植储藏。正巧有十余亩土豆成熟,他心念一动便完成收割,随后将红薯分块种植。
所有收成都存放在仙府仓库中。作为仙府主人,他能调整特定区域特性,使粮食长期保鲜。不过获得仙府时间尚短,目前只收获了两季。
\"再等四五年,就能逐步让这些高产作物现世了。\"陆风暗自盘算着。相较外界,仙府空间显然更安全隐蔽。
辽东地区虽已初春,依旧寒意袭人。襄平城某间民宅内,太史慈手捧家书,眼眶泛红:\"没想到母亲这些年吃了这么多苦......若非吴侯相助,恐怕早已......\"
\"孩儿不孝!\"信中提及太史老夫人曾险些冻毙,又遭黄巾贼患等事。以往老夫人总是报喜不报忧,如今在陆风帮扶下生活安稳,才将实情相告。她既思念儿子,又深感欠陆风恩情太重,便希望太史慈能秘密返乡一趟。
东莱郡如今由陆风执掌,只要太史慈行事低调,料想不会有什么麻烦。
她怎会不明白陆风对太史慈的器重?
起初,太史老夫人对陆风并不了解,不愿接受他的恩惠,担心他会借此要挟太史慈为其效力。
然而如今,无论是家中的境况,还是东莱郡的变化,她都亲眼所见。
在她看来,陆风无疑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也是个值得信赖的仁善之人。
这样的明主,太史慈追随他并无不妥。
她甚至觉得,以陆风对太史慈的赏识,或许能想办法帮他洗清罪名。
太史老夫人一直期盼太史慈能重振家族声望,自然不愿他永远背负罪名,无法堂堂正正做人。
“或许,我该回去了?”
想到这儿,太史慈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自言自语地用力点头:“就这么定了!只要谨慎些,应该不会有事。”
他唯恐继续藏匿下去,朝廷还未淡忘他的罪名,母亲却已年迈。
“先暗中回去探探情况,顺便向吴侯表达谢意!”
“这份恩情,我太史慈日后必当报答!”
他低声说着,将家书仔细折好,收入怀中。
“况且,母亲所言不无道理。吴侯既看重我的才能,或许真有办法替我脱罪。”
能够堂堂正正做人,建功立业,他并非不动心。
他深知母亲对他的期望。
冀州常山郡,赵家庄内。
“二弟!你可算回来了!这次回来,还要再随师父去学艺吗?”
赵云家中,长兄赵峻见弟弟归来,欣喜地将他迎进门,寒暄几句后开口问道。
自十二岁起,赵云便被枪法宗师童渊收为 ** ,随他外出习武。
这一学,便是六七年光阴。
赵云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最多不过五次。
每次回来待不上几天就走,赵峻嘴上说不挂念,心里却惦记得紧。
父母走得早,他这个长兄如父,一手把弟弟拉扯大。兄弟俩相依为命,感情比寻常人家更深几分。
\"不必了!\"
赵云笑着摆手:\"师父说我枪法已有小成,只差临门一脚。光练不行,得去边疆真刀 ** 历练才行。\"
\"这次回来就是为这事。\"
\"不过也不急,正好能在家多住些日子。\"
说着眼眶就有些发热。这些年在外头,哪能不想家?
\"哦?\"
赵峻喜上眉梢:\"出师了?好事!\"
\"说起历练,大哥倒有个好去处。你要愿意,咱兄弟俩一道去,权当报恩。\"
\"嗯?\"
赵云眉头一皱:\"报恩?大哥我不在时可是遇了险?救命恩人是谁?我这便去......\"
话没说完人已霍然起身,攥着枪杆的手指节发白。
\"坐下说!\"
赵峻压着他肩膀笑道:\"是两年前黄巾贼作乱那会儿。\"
\"当时贼人差点把赵家庄踏平了,多亏陆风将军及时赶到。庄里几百口人的性命,连带着你大哥我这条伤腿,都是将军亲手医治的。\"
\"要说恩情,咱们老赵家得记一辈子。\"
原来那年陆风跟着卢植驰援常山,正巧从黄巾 ** 下救下了赵家庄。
当初陆风耳闻常山赵家庄,心中暗忖莫非是赵云故里。
缘法奇妙,竟真被他猜中。
暗中探访得知庄上确有个叫赵云的少年,自幼随高人外出习武。
陆风当即断定,此人必是常山赵子龙。
随后他又探得赵云长兄赵峻的消息,得知其遭黄巾贼重创,即刻前往救治。
不仅赵峻,庄中其他伤患他也一一施以援手。
这般行事,反倒显得自然得体。
赵峻始终感念陆风救命之恩,一心想寻机报答。
更觉得追随陆风前程似锦,盘算着能否在其麾下谋个差事。
既能报恩,又可光耀门楣,岂非两全其美?
若只凭自己,他倒不敢有此奢望。
虽说读过些书,略通文墨,但文武皆 ** ,至多算个三流人物。
可若加上二弟赵云,情形便大不相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