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端详良久仍毫无头绪,索性将信纸递给群臣。
满面愠怒。
“这些圆圈画得不圆不方,还带着上下左右的小尾巴!”
“这a、b、p、q……什么的”
“画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有谁能看懂?”
詹徽等人连忙接过传阅。
片刻后……
几人都看得头晕目眩,全然不解。
最终詹徽转向老爷子。
迟疑半晌方道……
“陛下!这……似是西域传来的文字?”
与此同时。
桃源空间内。
朱雄英望着自己的“杰作”,嘴角微扬。
这自然是他灵机一动想出的对策。
“拼音”此法。
当世大明,唯他独有。
这也是他为促使老爷子早日与马皇后重逢,特意设下的巧思。
毕竟。
回神丹他取之不尽。
若想赠药,大可差遣钟山灵兽在半途交与沐王。
但那样,终究难以达成最佳成效。
关于马皇后为何至今未主动入京与老爷子相见。
其中缘由。
朱雄英也能推测几分。
其一在于马皇后意识渐复,惊觉已离别十年之久。
而在大明百姓心中。
当年的国母早在洪武十五年便已薨逝。
骤然现身,引发的震动太过剧烈。
这也是马皇后内心不愿见到的。
其二,自然是马皇后神识初醒,加之受那小山村百姓恩惠,不便说走就走。
其三……
却是朱雄英揣度最有可能的缘由。
那便是……
马皇后听闻这十年来,老爷子动辄大开杀戒。
实在令人心惊。
洪武十五年,注定是灾厄深重的一年。
朱雄英的离去,令马皇后心神俱损!
又闻老爷子在朝堂上毫不留情,连自家驸马也逼上绝路。
据说安庆公主至今不肯原谅父皇,独自幽居府中,闭门不出。
得知这一切的马皇后。
特别是十年记忆空白后,骤然承受这般冲击。
可想而知,这种情绪波动有多么剧烈。
朱雄英一边思忖,一边摇头轻叹。
无论怎样。
不管彼此之间有何矛盾。
总得先让两人见上一面再说。
否则。
对老爷子而言是一种折磨。
朱雄英自己这个“始作俑者”,心里也同样焦灼。
更何况!
按照系统的提示,第四步计划……是要名声外显、扬名天下!
也就是说……要让朱雄英的名号响彻整个大明!
而这拼音!
正是他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
想到这里,朱雄英开始静候第二天的到来。
“对了!”
“这个小村庄似乎并不富裕,明天不妨送些东西过去。”
朱雄英灵机一动,再次露出笑容。
……
与此同时。
钟山的另一侧山脚下。
“你说,这是你今天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
此刻。
一个身穿红衣、模样喜庆的小男孩,高高举起手中的信纸。
炫耀般说道。
“爷爷,这可是个宝贝,是我今天从马奶奶那里得到的最大收获!”
“那位大哥哥说,有了这个,阿谦的识字速度会比同龄人快上许多许多。”
“而且对于刚开始识字的人来说,这份宝贝更是启蒙秘籍,比许多士族所用的方法还要好!”
小男孩面前。
是一位留着山羊胡须的老者。
他正是小男孩口中那位负责水利工程的工部主事。
在百姓眼中,这自然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大官。
然而。
在真正的皇室权力中心。
工部主事却连边缘都难以触及。
听到自家孙儿如此夸赞一件东西。
老人不由得心生好奇。
他清楚,这个孙子可是家族中最被看好的晚辈。
以三岁稚龄所展现的天赋。
只要好好栽培,未来必定能成为六部重臣!
因此。
老人对这孩子寄予厚望,更是亲自带在身边教导。
然而。
当老人接过这张纸后。
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看到的,是一些从未见过的符号!
歪歪扭扭、形状怪异。
比无字天书还要难以理解。
老人下意识认为,自家这块“璞玉”被人糊弄了。
“谦儿,你这几天是不是一直在山下小村的马婆婆那里学习?”
老人抓住了孙儿刚才话中的关键信息。
皱眉问道。
小男孩撅着嘴,轻轻点头。
“谦儿!”
老人顿时语重心长地教育起来!
“乡下小民,能懂些什么?”
“你这块璞玉,可是咱们家族的未来啊。”
“爷爷在工部这些年,也不认识什么朝中权贵,如今年纪已大,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如今所求不过两件事!”
“一是将大明的水利工程做好,不再有洪涝灾害,不再让百姓受苦,而是化害为利!”
“造就千里沃野良田!”
说到这里,老人浑浊的双眼迸发出希望的光芒。
他大手一挥。
“爷爷年轻时曾立下大愿,以秦昭王时期的李冰父子为榜样!”
“即便不能修建像都江堰那样流传千年、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工程!”
“也要修筑一个能护佑一方、化旱田为沃野的宏伟工程!”
老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爷爷知道,百姓们饱受天灾折磨。”
“因此,爷爷选择了水利这一行。多亏你曾祖父曾任杭州路大总管,爷爷才能当上大明的工部主事!”
“一步一步,尽爷爷自己的一份心力!”
老人感慨万分。
忽然,他直直地看向孙儿。
满怀期待和慈爱地叮嘱:
“但你不一样!”
“谦儿,你是咱们于家真正的宝玉!”
“二十年后,你定能辅佐新君,成为能干的官员。”
“是真正能让咱们大明变得更好、更好、再好的六部重臣!”
“爷爷对你的期望……很高,非常高!”
“所以,你告诉爷爷,这些东西真的有用吗?”
老人虽然看不懂这些奇怪的符号,
但他没有立刻否定,
而是想确认孙儿是否在骗他。
小男孩听了爷爷的话,虽然不太明白,
但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爷爷,这是真的,是那位大哥哥给马奶奶的,马奶奶亲口说的!”
“这份【拼音】一旦传出去,”
“就是万民之福!”
“将来能让所有大明子民都认识汉字,明白我们的祖先是炎黄子孙。”
“不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
“还能写出【大明】二字!”
小男孩声音稚嫩,却语气坚定,让老人十分重视。
“好!爷爷信你!”
“爷爷是工部主事,百工之事讲究实事求是。”
“你若没骗爷爷,”
“爷爷现在就去找先生问问。”
“如果这东西真有你说的那么有用,爷爷明天就去京城,呈给皇上!”
“但若是你骗了爷爷……”
小男孩坚定地说:“我不会骗爷爷的。”
“好!”
老人性子很急,
说走就走。
他立刻带着书信,抱起孩子,走到前院的一扇小门前。
这是他家的私塾先生,
专门负责给孩子启蒙。
“刘夫子,在家吗?”
很快,一位留着长须、笑容和蔼的清瘦老者走了出来。
老者看到小男孩,笑了起来:
“这不是小谦吗?这几天没来学堂,被爷爷抓回来了?”
小男孩的爷爷急忙说:“刘先生,您先看看这个。”
说着,他递上那封抄写的书信。
刘夫子眯起眼,在灯下看了看,
皱起眉头:“这有什么好看的?”
“刘夫子见过吗?我孙儿说,这是他从乡下先生那里得来的,据说能让孩子认字更快!”
刘先生立刻板起脸,
想也没想,把纸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怕是这孩子这些天玩野了!”
“唉!”
“那乡下妇人真是害人不浅!”
“你是不知道,这些天我听不少先生说,好多孩子都往她那儿跑。”
“没想到连这孩子也去了!”
“乡下妇人懂什么?怕是连《三字经》都背不全!”
“如今还拿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来骗人!”
“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刘夫子气得用拐杖敲地。
“这简直是误人子弟!”
早在那位刘夫子把小男孩辛苦抄写的东西揉成一团时,
小男孩就急了。
刘夫子蹲下身子,把散落的东西一一拾起。
“刘先生,您这是做什么?”
“马奶奶说,这些可是好东西!”
刘夫子满脸不悦,“我身为教书先生,难道还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
“要想认字,就该用《说文解字》!”
“要想明事理,《三字经》才最合适!”
“要通晓天地道理,得读《千字文》!”
“她给的这些算什么?”
“唉!”
“算了算了,主事大人……”
“这孩子天资聪颖,可不能就这么耽误了!”
“您放心,明天我就带谦儿去找那乡下妇人理论。”
“这种误人子弟的事,我实在看不过眼!”
那位被称作主事的老人,原本想点头应允,
却面露难色:“实不相瞒,明天我得赶回京城。听说皇上得知诸王返京的消息,其中云南沐王府的沐王病重,恐怕是最后一次回京。”
“所以皇上连夜从钟山行宫起驾回朝!”
“要举行典礼!”
“这几日,皇上还得处理积压的奏章。”
“接着便是大朝会!”
“我身为工部主事,必须出席。”
“何况太平县的水利工程,还需要户部拨款才能继续。”
“京城事务繁杂,我恐怕得多留几日。”
“所以……这孩子的事……”
刘先生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主事请放心,孩子就交给我,我会亲自教导。”
“而且明天,我一定要带谦儿去和那乡下妇人说个清楚!”
“绝不能让她继续误人子弟!”
“刘先生,马奶奶不是什么乡下妇人!您待会儿见了她,可要客气点啊!”
清晨的山路上,
一个穿红衣的小男孩快步走着。
旁边跟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刘先生。
“哼!谦儿,你还小,不懂这些。”
“你是块美玉,将来必成大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