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新粮,这才第一茬,估计只能满足整个南直隶。”
“之后才能推广全国!”
“外面那些人现在屁颠屁颠跑来讨新粮种子?”
老爷子冷笑一声。
“半死不活的邻国才是好邻国!”
“他们要是真强大了,你就等着大明不得安宁吧。”
朱彪点了点头。
老爷子这番话虽然直白,却很有道理。
“儿臣明白了。”
“对!”老爷子点头,“等时机成熟,怀城建好了,我们既要昭告天下新粮已出,也要亲自接见那些使团……”
“河西走廊对我们至关重要!”
“开通商路才能获取更多情报。”
“大明不能坐等他人东进南下,必须主动北伐西进!”
朱彪苦笑着点头。
“爹,您说帖木儿是怎么知道大明有新粮的?”
老爷子眉头一皱,回过神。
“确实奇怪。他们与我们相隔遥远,中间还隔着东察合台汗国。”
“消息传递、联合他国、派出使团,至少需要大半年,可这才三个月!”
他神情愈发严肃。
“必须严查!”
朱彪连忙应下。
老爷子正想询问军器监的进展,却听见一声稚嫩的呼喊。
“爷爷奶奶……”
小于谦颠颠地跑来。五月过后,他就四岁了。这些天,他的聪慧连老爷子都赞赏不已。
因见过北京保卫战中于少保的风采,老爷子早已将他视为未来重臣,寄予厚望。
“听老二说,杨士奇也遇到了,嘿……五代内阁首辅!”
“那梦境,如今连我都分不清是真是假了……”
正说着,几人注意到孩子手中捏着一封信。
老爷子心头莫名一紧。
马皇后目光一凝。
“孩子……你手里那信是……”
老爷子等不及,直接问道。小于谦笑着答道:“是大哥哥给的!”
“什么大哥哥?”马皇后追问。
“就是之前教我们拼音的大哥哥呀!”
“啪嚓——”
马皇后手中的碗碟跌落在地,碎片四溅。她却浑然不觉,快步上前,声音急促:
“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身后,朱彪早已冲出门外。
身为太子,他站在门口四顾茫然,神情慌乱。
这时,小于谦已将信递出。
“大哥哥说……这封信是给您的……”
老爷子急忙接过,正要拆开——
小于谦忽然想起什么,开口道:
“对了!这次我记得奶奶念叨的事,问了大哥哥的名字!”
“他告诉我啦!”
老爷子拆信的手顿时停住。
小于谦毫不遮掩,继续说道:
“大哥哥说……他姓朱!”
“咦!和朱爷爷一个姓呢!”
孩子眨着眼,像是发现了新奇事。
而此时,刚跑进门来的朱彪已蹲在地上,满面焦急。
声音都在发抖。
“孩子……你慢慢说,姓朱,叫、叫什么?”
小男孩被摇得发慌,半晌说不出话。
还是老爷子,一把将人推开。
“孩子,慢慢想!”
“不着急,咱不急……”
小于谦眼睛突然一亮,赶紧说道:
“大哥哥说,他叫……朱雄英!”
“咚”的一声,原本蹲着的老爷子,一屁股坐在地上。
“雄英……真是雄英!”
苍老而狂喜的笑声,瞬间传遍了整座院子。
“真是雄英啊?”
“哈哈哈……”
“皇后,你看见没,咱就说、咱就知道没错!”
“咱做的那个梦,就是真的!”
身后,马皇后眼眶通红。
“我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
“原来他真是咱大孙……”
“可我怎么……就没认出他来?”
朱彪先回过神来,走到小于谦面前:
“告诉我,那位大哥哥往哪个方向去了?”
“不知道,”小于谦摇头,“大哥哥说……他现在还不能出现……”
“所以他留了一封信。”
“对!信!”老爷子双手颤抖,激动地拆开信封。
第一行字跃入眼中:
【皇爷爷,我是朱雄英,孙儿的确还活着……】
一刹那,确认了这个消息,老爷子又是大哭,又是大笑。
……
同一时刻,诸王馆。
燕王朱棣皱着眉,满面不解:
“和尚,为何大明近来所有异动,都和我那大侄儿脱不了关系?”
“雄英……雄英!”
“呵,当初老爷子亲口说过:朱家三代英主,尽聚于此!”
“大明是日月,我大侄儿便是日月之下展翅高飞的雄鹰!”
“也意味着……大明将在第三代崛起,俯瞰这世界!”
“可他八岁就病逝了……”
“和尚,你说他真不在了吗?”
“老爷子最近在做什么,连我都不知他去了哪儿。”
燕王对面坐着一位黑衣和尚。
门外站着三个少年,一个壮硕如小山,一个英武神气像朱棣,最小的那个躲在两人身后。
他们的谈话并未避开少年。
黑衣和尚淡然回应:
“真正要藏的,往往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秘密。”
“或许……王爷心中早有答案?”
“什么答案?”朱棣摇头,“和尚,别打哑谜,本王要听实话。”
姚广孝微微一笑:
“知不知道,又能如何呢?再说了,贫僧本就是个打禅机的和尚……不打禅机,岂不连饭碗都丢了?”
“倒是燕王!”
“心中可曾真正放下?”
朱棣默然。
过了很久,他才开口:“广孝,本王和你说过……”
“本王……是真的梦见自己,坐上了大明的皇位!”
“本王也曾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朱棣缓缓起身,凝视着自己的双手。
“可本王得到多少,便失去多少。”
“最不愿发生的事,终究还是……”
话音未落——
“燕王,不好了!”
一名副将匆忙赶到门前,语气急促,神色慌张。
“什么事?”
“王妃传来消息,半个月前,也速迭儿南下入侵!”
“什么?”朱棣猛地站起,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急声喝问:“王妃可安好?”
对燕王朱棣而言,
中山王府的大小姐徐妙云,
是他自幼相伴的青梅竹马。
二人从年少相识,一路相伴至今。
她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人。
朱棣更清楚,
在那场梦中,他登基为帝之后,王妃不久便离世。
而自己的儿子们,也将陷入无尽的争斗……
他不知道那是否是命运的惩罚。
有时他不禁感叹,
纵观大明十六帝,
不少是痴情种。
可深情之人,却难与挚爱白头。
心念转动间,朱棣已迅速起身,急切地看向来人:“王妃怎么样了?”
另一边,
朱高炽三兄弟也急忙赶来,满脸焦急。
“也速迭儿敢南下入侵,他活腻了吗?”朱高煦怒道。
胖胖的朱高炽却道:“别急,也速迭儿不会无故南下,北境守军皆是精锐,他们敢来就是送死,恐怕另有图谋。”
“别分析了,快听信使怎么说。”
三兄弟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
信使这才喘过气来禀报:
“回禀王爷,王妃安然无恙。”
“但是……但是……”
“有话直说,王妃没事就好,天塌不下来!”朱棣明显松了一口气。
那副将连忙说道:
“王妃来信说,也速迭儿只是虚张声势打了一下,就迅速撤走了。”
“但那两位北上的朝廷官员,在养马时被另一伙人……掳走了!”
“只怕……只怕凶多吉少!”
“什么?”
另一伙势力?
朱棣一惊,“另一伙人?两位官员?是赵茂和黄子澄?”
信使连连点头:“正是!”
他赶忙取出信件,呈给朱棣。
朱棣一边翻阅,
一边忽然想起——
近日朝中官员还在疑惑,为何帖木儿帝国消息如此灵通,
说派使者就派使者。
现在看来……
难道是赵茂和黄子澄叛变了?
朱棣心中不安。
要知道,黄子澄知晓那场梦境,也经历了近来种种变故。
赵茂更是礼部尚书,
掌握大量大明机密。
若这些被敌方得知,大明的处境将雪上加霜。
【夫君亲启:数日前,也速迭儿南下……】
朱棣展开信纸,细细读去。
眉宇间愈发凝重……
同一时刻。
老爷子等人凝视着这封信,激动得难以自持。
【皇爷爷,我是雄英……】
【见信如面,孙儿现身之日已不远……】
【此番来信,旨在告知皇爷爷关于帖木儿帝国的动向……】
【若无意外,他们必将东征,集结八十万大军直指大明!】
【帖木儿并未轻视大明,为此战,他们已筹备近五年之久!】
【且自洪武二十一年初访大明后,他们愈发谨慎,料将继续准备。】
【帖木儿此人谨慎、狡诈、残暴,却也是一代雄主!】
【若无十足把握,他绝不轻易东进。】
【然而,东进却是他必然之选!】
【帖木儿若想夺取黄金家族大汗之位,必须入主曾经的宗主国。】
【唯有击败大明!】
【方能向诸汗国展露其权威与实力!】
读到此处。
老爷子心中先是一喜。
因这并非梦境!!
而是真真切切,大孙亲笔所言。
但随即,他又陷入震惊。
帖木儿帝国,八十万大军?
其实力远超他的预想。
“后面还有……”
马皇后提醒道。
老爷子继续往下看。
【然依蜉蝣道人所梦轨迹,后续大明时间线中,双方并未交战……】
【缘由在于……】
【帖木儿途中染上疟疾,不幸暴毙!】
【一个强盛帝国,其支柱与信仰系于开创者一身。】
【帖木儿帝国尤甚。】
【他一死,这仅知征伐的帝国便将分崩离析,终湮没于历史长河。】
【可……如今世道已变。】
【大明在变,帖木儿帝国亦可能生变。】
朱雄英之言,多为对老爷子的警示。
直至末尾。
方见他心志所向。
老爷子读罢,心潮澎湃。
【大明立国二十五年!】
【已是当世最强帝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