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鸣从容道:\"既是诸位将军美意,主公但坐无妨。\"他心知其中深意,只是孙坚尚未察觉。
【乱世之中处处皆学问,人情世故自成谋略。
中原礼仪深如海,看似简单的让座之举,实则暗藏机锋。
此事蕴含双重深意:
其一,袁曹二人意在拉拢孙坚,企图收归己用;
其二,刻意羞辱袁术,以战功论资排位,暗指其不配首席。
这番安排于孙坚百利无害,故而秦鸣出言相劝。
孙坚抱拳苦笑:\"承蒙盟主与孟德厚爱,坚却之不恭!\"言罢坦然入座。
二人对话引起袁曹注意。
曹操目光灼灼:\"文台将军,这位少俊甚是面生,莫非是令郎?\"
孙坚朗声笑道:\"孟德谬矣!此乃我军智囊,岂是犬子可比?\"
说罢心中暗叹:若真能得此麟儿,倒是孙家之福。
秦鸣揖礼道:\"在下秦鸣,字子若,现为孙将军帐下主簿。\"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众诸侯原以为不过是个世家子弟,岂料竟是帐前谋士?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莫非夺取汜水关的妙计,便出自先生之手?\"
孙坚豪迈应道:\"正是!若无军师筹谋,孙某岂能轻取雄关?\"
霎时间满堂寂静。
诸侯们面面相觑,难以置信这般年纪竟有如此韬略。
袁绍干笑数声打破沉寂:\"文台兄真会说笑......\"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纷纷陪笑:\"文台将军果然风趣!\"
“这玩笑开得也太离谱了!”
“文台兄一定是在说笑。”
众诸侯哄笑间,唯有曹操眯着双眼仔细观察秦鸣,见他面对这般局面不仅毫无慌乱之色,反而从容自若,眼中不由闪过欣赏的光芒。
那灼热的目光看得秦鸣后背发凉。
相似的目光,似乎也在诸侯身后若隐若现。
顺着感应望去,只见末席一位魁梧将领身后,端坐着三名形貌奇特的士兵。
为首者身材不高,面容和蔼,正冲着这边含笑点头。
身后两人一高一矮,一红一黑,皆是身材魁梧的八尺大汉。
见此情形,秦鸣心中暗想:
\"莫非是刘关张三兄弟?\"
正思忖间,孙坚已向诸侯解释:
\"诸位,孙某绝无虚言,此次入关全仗军师之谋!\"
\"好好好,文台说什么就是什么!\"
袁绍闻言依然不信。
他怎会相信如此妙计竟出自这个毛头小子?
若真如此,自己麾下那么多谋士岂不都成了酒囊饭袋?
这定是孙坚的自谦之词!
但袁绍也不想纠缠此事,顺势笑道:
\"文台,大家远道而来都乏了,不如先开宴吧!\"
\"好!\"
孙坚本想为秦鸣请功,见袁绍转移话题,兴致顿消,只得吩咐设宴。
秦鸣退回孙坚身后低声道:
\"主公不必多言。在下出身寒微又年少,诸侯自然不信。这反倒对我军有利。\"
\"不如趁此机会提议分兵北上,我军越早动身越好!\"
孙坚听闻恍然大悟。
诸侯之所以不信,正是因为秦鸣没有显赫家世。
既无门又年纪轻轻,这些以出身论人的诸侯,怎会识得军师大才?
想到此处,他既愤慨又庆幸。
愤的是军师惊世之才竟被这些庸人所轻;
庆幸的是正因如此,秦鸣才会选择投效自己——
诸侯中唯有他不拘门!
更令他感动的是,军师虽遭冷遇,却仍心系大计。
这般胸襟,实在令人钦佩!
孙坚暗暗发誓:
他日若得势,定要让军师这等大才名扬天下!
酒过三巡,袁术借故离席。袁绍见状轻笑搁杯,环视众人道:
六十三
\"诸位,如今文台已取汜水关,洛阳近在咫尺!\"
\"我军全胜指日可待!\"
\"值此时刻,我想请教诸位,接下来该如何进军,方能一举歼灭董卓?\"
话音未落,各路诸侯便纷纷笑道:
\"事已至此,何必多言?休整几日便杀入关中,那董卓岂是对手!\"
\"盟主,我军二十万之众,何惧董卓?\"
\"依我看,可分兵两路,一路夹击虎牢关,一路迎战董卓主力,必能速胜!\"
......
比起先前的沉默,此刻没了雄关阻隔,诸侯们仗着兵多将广,全然不把董卓放在眼里,场面十分热烈。
袁绍听得志得意满,频频点头。待众人说完,忽然轻咦一声看向曹操:\"孟德今日为何不发一言?\"
曹操眉头微皱,起身拱手道:\"盟主,我以为现在高兴为时尚早。\"
\"董卓虽失汜水关,主力犹在。若我军轻敌冒进,恐遭大败。\"
话音刚落,便见一人起身笑道:\"孟德此言,真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我军气势如虹,董卓不仓皇逃窜便算万幸,岂敢调集主力?\"
\"以我之见,不出十日,必能诛灭董贼!\"
众人闻言一怔,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北海太守孔融。
孔融向来狂放不羁,这般言语倒也不足为奇。
更兼联军粮草不济,速战速决正合众人心意,于是纷纷附和。
曹操细眼微眯,瞥见孙坚也沉默不语,便笑道:\"诸位莫要怪我多虑,文台兄同样不发一言,不知有何高见?\"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都转向孙坚。
袁绍笑道:\"正是!文台身为东道主,岂能无话可说?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孙坚放下酒杯,起身抱拳:\"不敢当。在下正欲北上攻取河东,特向盟主请辞。\"
\"什么?文台要走?\"袁绍闻言大惊。
(根据要求袁绍猛然色变,席间众人无不愕然望向孙坚。
决战在即,这位江东猛虎竟要抽身离去?
孙坚将众人神情尽收眼底,这些反应早被秦鸣料中。他从容按着既定说辞拱手道:\"诸位勿虑,孙某 ** 北上实为全局考量。现汜水既破,洛阳唾手可得,董贼正面难敌诸位雄师,然则......\"
他刻意顿了顿,沉声道:\"困兽犹斗!若董贼遣奇兵袭我后方,截断粮道,我军危矣!孙某愿率部佯攻河东,既休整士卒,又为联军筑牢北翼屏障。\"
最后朝袁绍深深一揖:\"恳请盟主恩准!\"
\"文台真乃国士!\"袁绍击掌赞叹。经此剖析,众诸侯恍然警觉——河东确为防务盲区。韩馥等人想到自家根基邻近并州,更是冷汗涔涔。
此刻孙坚在他们眼中,已然成为舍小利顾大义的楷模。明明先入洛阳可立不世之功,却甘愿北上戍边。袁绍忆及袁术克扣军粮之事,不由愈发感佩,当即朗声道:\"准!\"
“文台如此深明大义,我岂能不应允!”
“文台尽管放心前去!”
“汜水关交给我们便是!”
袁绍说罢,高举酒杯朗声道:
“诸位,且共饮此杯,为文台壮行!”
众诸侯闻言纷纷起身举杯相和。
孙坚含笑举盏,眼中闪过笃定之色。
此事,已成定局!
——
023章 多疑的曹操,借调赵云
袁绍既已首肯,孙坚北上之事再无阻碍。
宴席将散时,袁绍又命人送来大批粮秣酒肉犒军。
孙坚虽军资充足,却仍笑纳厚赠,命亲兵悉数运回大营。
酒过三巡,袁绍醉眼朦胧地攥住孙坚手腕慨叹:
“昔日与文台交集不深,此番讨董方知兄乃当世豪杰!”
“待诛灭 ** ,文台必名动四海。惜乎即将分别,否则定要同榻夜话!”
孙坚正色抱拳:“盟主何出此言?待功成之日,再 ** 言欢不迟!”
“善!此言大善!”袁绍抚掌而笑,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见盟主表态,各路诸侯纷纷涌来敬酒寒暄,宴席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秦肃立孙坚身后,嘴角噙着讥诮的冷笑。
这怕是十八路诸侯最后一场表面和气——莫说战后分赃,便是此刻,谁知有几路能活到凯旋?
正思索间,忽见个精瘦身影排众而出。
那五短身材的曹孟德端着酒樽踱来:“满座皆欢,先生何以独饮闷酒?”
虽其貌不扬,但那双锋芒暗藏的细眼,却教人过目难忘。
秦接过酒盏暗自思量:
诸侯中唯有这曹阿瞒会信主公预言。可惜各为其主,他日沙场相见时...
忽听曹操压低声音:“方才所言借调子龙之事...”
秦鸣谦逊举杯道:
\"在下不过小小主簿,岂敢受将军敬酒,不如让我先敬将军一杯?\"
言毕仰首将酒一饮而尽。
曹操见状开怀大笑:
\"先生果然爽快!来,你我共饮此杯。\"
说罢也连忙举杯畅饮,酒过三巡,黝黑的面庞已泛起红晕。
借着酒意,曹操突然握住秦鸣的手腕:
\"酒已饮尽,但有一事还需请教先生!\"
秦鸣从容应答:
\"将军但说无妨,在下必定知无不言。\"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
\"敢问此次孙文台将军北上,究竟是将军本意,还是先生的主张?\"
秦鸣反问道:
\"将军以为这两者有何分别?\"
曹操神色骤然严肃:
\"自然大有不同!若是孙将军之意,那今日所言便是真心。\"
\"若是先生之意...\" 他紧紧盯着秦鸣的眼睛,\"那就要好好思量先生北上的用意了。\"
秦鸣却泰然自若:
\"早闻曹将军谨慎多疑,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其中缘由,他日相逢自见分晓。\" 说罢从容转身回到孙坚身旁。
此时袁绍正对孙坚说道:
\"文 ** 军北上多有不便,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其他诸侯也纷纷附和。
孙坚刚要婉拒,秦鸣突然上前提醒:
\"主公莫非忘了?我军新得骑兵,正缺将领统率,先前不是说要向诸位将军借调些将领么?\"
孙坚先是一愣,继而想起确有此事——那些骑兵交由降将赵岑统领确实不妥,便顺势笑道:
\"瞧我这记性!确实有这么回事。\"
转向袁绍拱手道:
\"盟主以为如何?\"
袁绍爽朗笑道:
\"此等小事何足挂齿!\"
【其他资源或许匮乏,但这联盟中最不缺的就是将领!
\"文台若有看中的将领,尽管开口!\"众诸侯见状纷纷望向孙坚。借调将领对他们而言并非难事,能被孙坚相中更是脸上有光。
孙坚目光转向秦鸣,揣测军师属意何人。秦鸣淡然一笑:\"久闻公孙将军麾下白马义从威震天下,今日偶见其中一员虎将,风采卓然。据说名为赵云赵子龙,不知将军帐下可有此人?\"
\"赵云?\"这名字令诸侯们面面相觑——公孙瓒帐下何时有过这号人物?连公孙瓒本人也露出诧异之色:\"文台要借子龙?\"见孙坚神色疑惑,他又补充道:\"非是推辞,只是子龙现为百夫长,未曾独领大军,恐难当重任。\"
此言引得满座愕然:竟要借调小小百夫长统军?袁绍见状打圆场道:\"既是盟友,借调无妨。\"孙坚则斩钉截铁回应:\"无妨!就借赵子龙!\"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