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意气风发,环顾左右:
\"诸位且看董贼献何宝物?\"
待箱盖掀开,众人笑容骤僵。
只见箱中头颅层叠,细看竟有老幼妇孺。
袁绍目眦欲裂,须发皆张:
\"董卓老贼!此仇不共戴天!\"
\"全军听令!即刻出击!\"
曹操正诧异间,忽瞥见袁隗头颅,如坠冰窟。
此乃激将之法,董贼好生歹毒!
军令既下,联军闻风而动。
袁术得讯暴怒,亲率部曲杀出,誓要诛杀董卓。
十余万大军如潮水般压向敌阵。
董卓阵前,李傕疾呼:
\"丞相!敌军动了!\"
董卓抚掌大笑:
\"果入彀中!文忧妙计!\"
李儒捻须浅笑:
\"请丞相依计行事。\"
\"还有,让吕布将军准备行动!\"
\"明白!\"
董卓猛地拍击车辕喝道:
\"李傕,速传令奉先率军包抄后路,余部按原计划行事!\"
\"遵命!\"
魁梧的李傕立即领命而去。
一道道军令迅速传遍三军,董卓部队开始有条不紊地后撤。
十万大军撤退时阵型严整,显然是早有演练。
联军方面,暴怒的袁绍见董卓撤退,立即下令追击。
曹操见状大急。
敌军阵型未乱就贸然追击,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他连忙劝阻。
但袁绍根本听不进去,与袁术兄弟二人带着十几万大军开始追击。
原本严整的军阵很快陷入混乱。
追逐两里地后,董卓突然令部队停止撤退。
十万大军如臂使指,阵型丝毫不乱。
两军正式交锋。
然而阵型散乱的联军怎是董卓军的对手。
虽以众击寡,却如同激流撞上堤坝,纹丝不动。
前锋部队反而被董卓军阵收割殆尽。
二十余万大军混战一团,场面极度混乱。
阵中的曹操明白败局已定,暗骂袁绍蠢材,急忙下令本部撤退。
就在此时,更糟的消息传来:
中军急报,吕布率两万铁骑突袭后方,已突破后防线。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完了,中计了!
有这样的猪队友岂能不败?
他顾不得袁绍死活,率部拼死突围。
这场本不该发生的决战就此爆发。
汜水关失守导致\"三英战吕布\"的戏码未能上演,
取而代之的是两军主力决战。
激战持续一个时辰,
直到关内援军赶到,袁绍等人才带着残兵败将撤回关内。
此战过后,联军士气低迷,龟缩汜水关不敢出战。
董卓回营后依李儒之计,
明面上按兵不动,
暗地派遣大将回洛阳,悄然开始迁都计划。
029章 双线博弈,谋士的隔空对决
\"哈哈哈...\"
**\"狂更百部!免费寻书,不定时发布新作!\"**
汜水关外围,董卓军营内灯火通明。
身材臃肿的董卓斜倚在卧榻上,高举酒盏,豪饮一杯,朗声道:\"文忧运筹帷幄,贼军溃败后龟缩关内不敢妄动!诸位,且举杯同庆!\"
营帐中觥筹交错。除去秘密调兵迁都的李傕、郭汜,吕布、张辽、张济、樊稠、李蒙等将领尽数列席。闻听此言,众将哄然大笑。
樊稠借着酒劲奉承:\"吕将军神勇无匹!近日我等轮番叫阵,初时敌军尚有胆量应战,却被将军连斩数将,如今已闻风丧胆!\"
董卓颌首笑道:\"吾儿奉先确乃当世无双,当再饮一爵!\"说着再次带领众将举杯。
吕布闻言傲然起身:\"义父,儿观诸侯不过乌合之众。现今敌军士气尽丧,儿愿率死士强攻,三日内必夺汜水!\"
众将纷纷喝彩。董卓含笑饮酒,不着痕迹地向李儒使了个眼色。
李儒会意起身:\"将军勇武自然冠绝天下。然诸侯虽败未溃,此时强攻恐非良策。不若继续施压,以将军威名震慑敌军。\"与吕布对饮后,他转向董卓正色道:\"丞相,大胜之余尚有一患。\"
帐内顿时肃静。董卓面色渐沉:\"文忧所指,莫非孙坚?\"
\"正是!\"李儒眉宇紧锁,\"此人夺关后便销声匿迹。此番会战亦未见其踪。胜而不进,行迹诡谲,恐有奇谋。\"
董卓掷杯于案:\"依你之见?\"
\"当广布哨探严加防范,务必查明孙坚动向!\"
\"报——!\"
急促的传令声骤然打破帐内凝重。众将齐刷刷放下酒樽。董卓猛地直起身:\"何事?\"
帐内灯火通明,董卓正要举杯饮酒,忽听帐外军士急报。
\"丞相!牛辅将军从河东送来八秦加急!孙坚部已攻破吴山大营,现正围攻吴城!\"
\"什么?孙坚竟去了河东?\"
众将哗然。方才还在议论孙坚下落,转眼间就收到其北上的消息,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众人措手不及。
董卓放下酒杯,眉头紧锁:\"河东仅有守军两万,还要分兵防备白波贼,如今孙坚来袭...\"
不等他说完,吕布霍然起身:\"义父,儿臣愿率精兵三万北上,必斩孙坚于马下!\"
其余将领纷纷附和:\"相国,孙坚来势汹汹,不可不救!\"
董卓沉吟不语。眼下虽说打了胜仗,但迁都需要大量兵力,若再分兵北上...
正犹豫间,忽见李儒抚须而笑:\"原来孙坚去了河东,此乃天助我也!\"
董卓诧异道:\"此话怎讲?\"
李儒从容道:\"河东与河内虽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若其攻打河内,我军才需忧虑;如今进攻河东,反倒不足为惧。\"
他环视众将,继续道:\"孙坚此举,无非是想牵制我军主力。我军若贸然增援,正中其下怀。不若全力推进迁都大计,待事成后再回师驰援。\"
见董卓仍有疑虑,李儒宽慰道:\"丞相放心,牛辅将军只要坚守城池,孙坚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半月之内也休想攻下河东全境。\"
帐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面庞。
【夜色深沉,军帐内烛火摇曳。
“待敌军兵疲马乏之际,我军再全力出击,必能击溃孙坚!”
“此计甚妙!”
董卓抚掌赞许:
“文忧思虑周全,正合我意!”
众将闻言,心下稍安。吕布再度抱拳 ** :
“义父,孙坚猖狂,待回师之后,儿臣愿亲率精兵剿灭此贼!”
“好!甚好!”
董卓见吕布战意高昂,欣然应允:
“待迁都事毕,便由奉先领兵出征!”
吕布大喜谢恩。帐内众将纷纷贺喜,气氛热烈。
忽然,末席传来一道沉稳之声:
“郎中令,末将尚有一事不明。”
众人笑容顿敛,不悦地望向发声之人——末座那位长须方脸、器宇轩昂的将领,正是张辽。
李儒依旧含笑:
“张将军但说无妨。”
张辽略作沉吟,眉峰微蹙:
“若敌军佯攻河东,实则暗渡黄河,又当如何?”
“这……”
李儒一时默然。
吕布拍案怒斥:
“张文远!莫非满帐将领,唯你知晓兵法?”
张辽正色拱手:
“吕将军息怒。末将仅陈愚见,绝无卖弄之意。”
董卓见状,急问李儒:
“文忧,可有疏漏?”
李儒展颜一笑:
“无妨。即便敌军意图渡河,我早命王方率八千精骑伏于孟津。若其敢来,必遭半渡而击!”
张辽肃然行礼:
“是辽多虑了。”
吕布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董卓大笑举杯:
“有文忧运筹帷幄,吾可高枕无忧!诸君共饮!”
觥筹交错间,帐内重归欢腾。
无人知晓——
此刻,漆黑夜色下,数百轻舟正载着精锐,悄然横渡黄河。
\"启禀主公,汜水关急报传来!\"
北邙山南麓,孙坚大营。
按照秦鸣的战略部署,主力部队已顺利渡过黄河,仅留程普率领八千将士在河北虚张声势。
正在巡视军营的孙坚闻讯,立即召见信使:\"战况如何?\"
信使跪禀:\"三日前,讨董联军在汜水关遭遇惨败!曹将军紧急求援,望主公速攻河东,以分敌军之势!\"
\"联军大败?\"孙坚与诸将皆惊。他们刚刚攻克汜水关,二十万联军竟会损兵折将?
细看曹操亲笔战报后,孙坚怒摔帛书:\"袁氏兄弟,误国庸才!社稷大业,岂能因私废公!\"
诸将传阅战报,无不愤慨。
祖茂感叹:\"幸得军师力主北上,否则我军必受池鱼之殃!\"
韩当、黄盖纷纷附和:\"军师真乃神算!早知联军难成气候。\"
赵云面露困惑,而孙坚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这位年轻主将暗自庆幸:军师之谋,又一次挽狂澜于既倒!
众人听了赵云的话,纷纷相视而笑。祖茂对赵云说道:\"子龙有所不知,你可知道我们为何北上?当时攻下汜水关后,大家都说要直取洛阳,但军师认为董卓兵强马壮,联军虽人多势众却难以取胜,因此力劝主公北上进军。现在看来,军师虽未明说联军必败,但对今日局面早有预料。\"
赵云闻言不禁一震。原来在董卓还未出兵时,秦鸣就已经预见到联军会大败?这是何等惊人的预判能力!难怪孙坚军至今一路顺遂。若是每次作战都能如此料敌先机,自然百战百胜。
但转念一想,赵云又皱眉问道:\"既然秦先生预见到联军失利,为何不告知袁盟主?若能提前预警,或许就能避免这场败仗。\"
祖茂等人听闻此言也都愣住了。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他们也是联军一员,明知会败却不提醒确实不妥。唯有孙坚缓缓摇头道:\"子龙不知,我想军师不是不愿说,而是说了袁绍未必会信。军师常说骄兵必败,这不仅适用于我军,也适用于整个联军。自从攻下汜水关后,联军上下已生骄矜之心。我等不在中军,不知诸侯情形,但即便当时军师提出警告,恐怕也只会招来讥讽罢了。\"说到这里,孙坚也只能无奈叹息。
在初时还对盟军抱有些许期待,此刻却已彻底心灰意冷。
袁绍坐镇帅帐,麾下诸侯除曹操、公孙瓒等三两人尚可称道,余者尽是些不成器的庸碌之辈!
正如军师所言,此等乌合之众,如何能与董贼抗衡?
要破董卓,终究要靠自家人马!
这般思量着,孙坚急问祖茂:
\"这几日董卓军可有动静?\"
祖茂连忙禀报:
\"探马刚传回消息,董卓兵马正在驱赶洛阳百姓往长安迁徙。每日数万人络绎不绝,看样子是要迁都了!\"
帐中诸将闻言俱是心头一紧。
先是盟军溃败,如今董卓又要迁都。
种种事态竟与军师预料分毫不差!
孙坚颔首问道:
\"可知军师现在何处?\"
祖茂答道:
\"军师说要去散心,此刻应在营外。\"
\"什么?\"孙坚脸色骤变,\"这荒山野岭的,怎能让他独自在外!\"
听闻秦鸣在外闲游,他顿时忧心如焚。若遇猛兽伤着军师,那可真是追悔莫及。
祖茂宽慰道: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