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都是亲戚关系,为何偏偏是你子若走这一趟,就能打动对方背叛另一个亲戚?\"
\"眼下我军虽进了南郡,可连落脚的地儿都没扎稳呢!\"
\"他怎会甘愿放弃现有的一切,主动来投奔咱们?\"
秦鸣闻言,盛了碗鱼汤递给主公:
\"主上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您只盯着眼前这几万兵力,可人家看到的是咱们数十万雄师!\"
\"刘表与我军孰强孰弱,明眼人一看便知。\"
\"如今我军突入南郡,对这些人本身就是种震慑。\"
\"在这种威势下,他们看到的不是我军人头数,而是摧枯拉朽的气势!\"
\"加上后续大军将至,任谁都会胆寒。\"
他说着露出笑意:
\"主上且看,就算这次南郡太守不是蔡瑁而是蒯良之流,多半也会应允。\"
\"对这些士族而言,谁来当诸侯并不重要。\"
\"自家基业稳如磐石,才是根本。\"
\"就像您常说的,这些人表面冠冕堂皇,闻到利益味儿跑得比谁都快!\"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士族也不例外,有铁骨铮铮的,也有外强中干的,更有没脊梁的。\"
\"刘表麾下这几个,正是那等伪君子。\"
\"他们自诩正人君子,咱们要做的,就是戳破这层窗户纸。\"
\"等他们现了原形,干出来的事比真小人还要下作。\"
\"说得好!\"
孙坚拍案感慨:
\"这世上真君子有,真小人也罢,唯独这般假仁假义的,最叫人作呕!\"
\"照此说来,江陵已是囊中之物。\"
\"不过子若,你觉得事后蔡瑁还能得刘表信任么?\"
\"自然可以。\"
秦鸣胸有成竹:
\"此人虽非善类,却是个明白人。既选了咱们,就知该如何善后。\"
\"他自会想办法解困局,更会主动帮衬我军。\"
\"唯有如此,他才能将眼下这份投名状,换成最大的富贵!\"
------
“最关键的利益……”
孙坚略微眯起眼睛,问道:
“子若认为,我军该如何借他之手谋取最大好处?”
“其实不难。”
秦鸣从容答道:
“只需将他视为一枚暗子,不去刻意依赖。”
“确保即便没有他的协助,我军同样能取得完胜。”
“如此,他反而能成为额外的助力,而非胜负的关键。”
“若过度依赖,不仅可能害了他,更会被敌人反制,殃及我军。”
“唯有自身实力足以击溃敌军,他方能发挥最大价值。”
“哈哈……子若的见解总是独树一帜。”
孙坚笑着点头:
“方才我还在思索,是否借他之力攻破刘表,夺取襄阳。”
“听了你的话才明白,不将希望寄托于他,才是上策。”
“也罢,若江陵失守,我便不再考虑他。”
“但若我军拿下江陵,同时张羡传来消息,待后续大军抵达,便可全力北上。”
“眼下关键在于两点——张羡尚未回应,我军北上又该如何部署?”
秦鸣闻言,淡然一笑:
“主公的疑问,答案其实已在问题之中。”
“其一,我军虽击溃荆州水军,却未站稳脚跟,此时空谈无益。”
“张羡之所以沉默,正是在观望局势。”
“待我军攻占江陵,后续大军压境,他自会表态。”
“毕竟,唯有如此,他才能确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至于其二,重点不在我军如何北上,而在于刘表如何应对。”
“若江陵陷落与张羡叛乱的消息同时传至北方,刘表会作何反应?”
“此外,刘表想必已求援曹操,曹军不日便会南下。”
“他们得知这些消息后,又会如何行动?”
“若能预判敌方的动向,我军的进军路线便一目了然。”
“刘表的反应我倒能猜到。”
孙坚微微一笑:
“若听闻江陵失守、张羡反叛,襄阳将直接暴露在我军兵锋之下。”
“他兵力不足,必会调集各地守军增援。”
“而曹操的援军,自然也在其中。”
他转向秦鸣,微微一笑:\"此事交由子若决断!\"
\"确实棘手。\"秦鸣缓缓抬首,条分缕析:\"据我军探报,南阳守将乃曹仁,此人身为曹操族弟,最擅防守。此外尚有谋士戏志才,不似郭嘉锋芒毕露,倒似老树盘根,谋略深远。\"
\"此二人坐镇南阳,我军难以强攻。然曹操正于弘农谋取关中,必令其与刘表合兵阻我。唯有将我军拒于境外,曹操方能安心征战。\"
言及此处,秦鸣目露精光:\"戏志才既为智者,定会率军驰援。若闻刘表溃败,其可选之策不过三。\"
\"其一,弃刘表而守南阳。如此荆州唾手可得,然刘表必难久持,此非上策。\"
\"其二,渡沔水协防。然南阳空虚,若我军乘虚而入,其部便将困死荆南。\"
孙坚忽蹙眉:\"去留皆非良策,岂有三条路?\"
\"自然有。\"秦鸣成竹在胸,\"劝刘表移师北上!借刘表为屏障,共守沔水北岸。如此既阻我水军奇袭,又保南阳无虞。\"
\"刘表岂肯弃守襄阳?\"孙坚质疑。
秦鸣轻笑:\"未至山穷水尽,他怎会离开根本之地?\"
孙坚微微颔首,沉声道:
\"确实如此!\"
话锋一转,他又皱眉问道:
\"可即便知晓这些,对我军又有何实际助益?\"
秦鸣朗声答道:
\"用处可大了!\"
他手指轻叩案几,继续分析:
\"这恰恰揭示了敌军的动向。如今荆州战局日渐明朗,只要张羡不再摇摆不定,刘表麾下就仅剩襄阳驻军、江夏水师以及沔水北岸的守军三支力量。\"
\"这三路兵马中,唯有襄阳军与我军陆路相接。江夏水师被长江阻隔,沔水北岸的荆州军更是隔着汉水。而刘表本人此刻正坐镇襄阳军中。\"
秦鸣双眸精光闪烁:
\"只要击溃这支襄阳主力,就等于终结了整个荆州战事!至于曹操方面,戏志才在未获知荆州军情前,极可能亲率大军南下驰援。\"
\"届时,戏志才部将与刘表的襄阳军形成短暂联军。若能一举击破,不仅荆州全境可定,连南阳的曹仁也独木难支!\"
孙坚眼中闪过厉色:
\"如此说来,破敌关键在于歼灭这支联军?那具体该如何应对?\"
秦鸣抚须笑道:
\"兵无常势,需随机应变。戏志才绝非庸才,必须确认其渡江南下后,才能定计施策。\"
他伸出两指分析道:
\"若其能说服刘表北上,而我军后续部队及时赶到,便可设伏围剿;若其按兵不动,就用水师封锁江面,待我军完成合围。\"
孙坚重重点头:
\"不错!绝不能让戏志才退回南阳!\"
随即追问道:\"那眼下我军该作何部署?\"
秦鸣胸有成竹地说:
\"依我之见,刘表必会调兵围剿。但南四郡驻军暂时不会轻动,能调动的只有刘磐、黄忠部两万精兵。\"
他猛地握拳击掌:
\"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差,先吃掉刘磐这支精锐!\"
\"先灭刘磐?\"
孙坚闻言,抚掌大笑,眼中战意熊熊燃烧。
“依你之见,我军应如何把握战机?”
“要诀全在江陵消息的运用!”
秦鸣胸有成竹:
“待我军拿下江陵后,便可借蔡瑁之名发信求援,谎称城池正遭猛烈攻击。”
“届时在半路设伏,他仓促行军,必败无疑!”
孙坚抚掌而笑:
“妙计!”
“如此说来,江陵一破,刘磐的援军便成瓮中之鳖!”
正说话间,一骑快马飞驰而来:
“报!江陵捷报!”
“典韦、甘宁等将军已破城,恭迎主公入城!”
孙坚闻言霍然起身:
“好!”
他转身对秦鸣笑道:
“子若,此战我军又添一胜!”
“正是!”
秦鸣含笑望向北方。
待歼灭刘磐援军后,就该对付戏志才与刘表了。
若能设计将戏志才困在荆州,曹操便如断一臂!
......
南郡,江陵城外。
接到捷报后,孙坚与秦鸣率大军疾驰而至。
远远望去,巍峨的江陵城矗立江畔,护城河环绕,引江水为屏障,气势恢宏。
孙坚不由惊叹:
“素闻江陵乃楚都旧址,今日一见果真固若金汤!”
说着笑道:
“多亏子若运筹帷幄!”
“否则我军怎可能攻克此城!”
秦鸣谦逊道:
“全赖将士用命。”
身后刘晔等人闻言相视苦笑。
直至此刻,他们仍不解江陵为何轻易陷落。
说奇袭却声势浩大,如此坚城怎会一击即破?
每当问及此事,孙坚与秦鸣总是笑而不答。
刘晔终于按捺不住,低声问秦松:
“文表兄可知军师用何妙计?”
秦松听罢,轻轻摇头笑道:
\"此事我也不甚清楚。\"
\"子正兄可知晓?\"
刘晔闻言,立即转向身旁的陈端询问道。
陈端同样摇头:
\"连文表兄都不知,我又从何得知?\"
说罢,他与秦松相视一笑,皆是无奈。
对于秦鸣的破城之策,二人其实心知肚明。
早在数月前,他们就已察觉秦鸣暗中落子。
虽然后来对蔡玉的归属存疑,
但如今南郡太守既是蔡瑁,一切便不言而喻——
定是秦鸣借蔡玉之便说服了蔡瑁。
只是具体交易内容,他们无从得知。
孙坚与秦鸣对此讳莫如深,更印证此事不宜宣扬。
联系蔡瑁未死、逃出江陵的消息,
二人顿时明了秦鸣用意:
这是要为己方在敌营埋下暗桩。
知情者越少,蔡瑁便越安全。
见刘晔仍满脸困惑,陈端出言相劝:
\"子扬兄不必追问了,此乃军师数月前所布暗棋。\"
\"如今并非新计,而是旧谋生效。\"
\"军师既不言明,自有其道理。\"
\"暗棋?\"
\"数月前?\"
刘晔闻言一怔。
这\"数月前\"意味着什么?
显然是在他投效之前。
倘若孙坚视他为心腹谋士,断不会隐瞒要事。
如此说来,秦鸣出使前就已布局?
真不愧是军师!
难怪此番进军如此顺畅。
原来这场大棋,已布置近半载!
这般运筹帷幄,岂有不胜之理?
无怪孙坚常与秦鸣密谈,想必又在落子。
想到此处,刘晔暗自感慨。
平日自诩深谙战略,
但若要如此环环相扣、算无遗策,
非有通天之智不可。
果然大智若愚,军师当属此列。
今日之顺遂,皆因绸缪已久。
正思索间,忽见典韦诸将已列队城外相迎。
众人一见孙坚等人,立即躬身行礼道:
\"参见主公,拜见军师!\"
孙坚与秦鸣随即下马还礼。甘宁寒暄几句后,兴奋地对孙坚说:
\"主公,这回可真是发大财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汜水关奇谋,三国第一谋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