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庆的天津,秋意里裹着几分热闹。
天津大礼堂前的红灯笼挂了一串又一串,来往的人手里攥着票根,眼神里满是期待——德云鼓曲社开业系列演出,要在这里连演七天。
张云雷到后台时,晨光刚透过窗棂照进来。
他指尖拂过鼓键,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漫开,旁边陶阳正调试着板,见他来,笑着打招呼:“角儿,今儿的开场鼓,咱还按昨儿排的来?”
“嗯,”张云雷点头,随手拿起鼓键,单手持握,另一只手掂了掂板,“不过刚才琢磨着,那段‘急急风’的鼓点,能再紧凑点,衬得气势更足。”
10月2日的开场鼓,成了整场演出的第一个高潮。
聚光灯打在鼓前,张云雷挺直脊背,板声先起,清脆利落,紧接着鼓点落下,轻重缓急间,像是把千军万马都揉进了节奏里。台下观众屏息听着,直到最后一个鼓点收住,掌声才轰然炸开。
陶阳在一旁看着,悄悄比了个“厉害”的手势——这单手持键、一手执板的技巧,可不是谁都能驾驭得这么行云流水。
2021年10月3日,鼓曲社成立系列演出进入第三天,返场环节有粉丝为张云雷送上了一个盛满999朵玫瑰的超大花篮,每一朵鲜花都承载着对他浓浓的喜爱与支持,瞬间惊艳了全场。
当老郭介绍到张云雷时,台下的掌声与欢呼声立刻如潮水般涌来,就连二楼传来的稚嫩童声也清晰喊着“张云雷”,清脆又热烈,引得郭德纲打趣“二楼漏电了”。
日子转眼到了10月6日,这是张云雷的主力演出日。后台里,他换上素雅的长衫,领口平整,袖口妥帖。助理递过温水,轻声问:“角儿,一会儿《摔镜架》的动作,再顺一遍?”
“不用,”张云雷接过杯子,指尖碰了碰杯壁,“心里有数。”
上台时,红色的舞台背景衬得他身影格外挺拔。开口唱《摔镜架》,那句“王二姐坐北楼,泪交流”刚出来,台下就静了。他唱到“绑鞋”时,指尖虚虚一绕,像是真在系鞋带;唱到“钢针别鬓角”,手轻轻往鬓边一靠,眼神里的思念劲儿,顺着唱腔漫到台下每个人心里。观众里有人悄悄抹眼泪,直到唱完,掌声里还掺着几声“太像了”的赞叹。
返场时更热闹。张云雷站在台上,笑着问:“天津的老乡们,还想听啥?”
台下喊声一片,他唱了《探清水河》,唱到“日思夜想的辫儿哥哥”时,突然改了词:“日思夜想的天津老乡”,台下顿时笑成一片,有人喊“辫儿哥,会玩!”
他又加了句天津话:“咱都是老乡,别客气!”亲切感一下子拉满。
10 月 7 日,在舞台上,王惠的表演刚刚结束,观众们的掌声如雷贯耳。
此时,张云雷身着一袭鲜艳的橘色大褂,左手拿着水杯,右手牵着可爱的郭汾阳,缓缓走上舞台。
郭汾阳手中捧着一束美丽的玫瑰花,那鲜艳的颜色仿佛在为这个特别的时刻增添了一抹温馨与祝福。
他们一步步走到王惠面前,将花递给她,同时也为她加油助威。
今天,张云雷的演出是整个活动的压轴戏——京韵大鼓《华容道》。
这是一段经典的曲目,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和艺术的魅力。
在上场前,张云雷轻轻地揉了揉自己的膝盖。
他的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但他并没有向任何人提起。
他知道,这场演出对于他和观众来说都非常重要,他不能让伤痛影响到自己的发挥。
聚光灯骤然亮起,舞台上的张云雷宛如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用那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唱出了第一句:“汉寿亭侯关云长”。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豪迈的英雄气概,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当唱到关羽义释曹操的段落时,张云雷的唱腔突然变得低沉而婉转。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纠结与大义,将关羽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被他的表演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那个史诗般的场景之中。
一曲终了,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张云雷微笑着向观众鞠躬致谢,然后缓缓走下舞台。
然而,当他走到侧台时,脚步却微微一顿。
杨九郎见状,急忙上前想要搀扶他,但张云雷却摆了摆手,低声说道:“没事。”
尽管他嘴上说着没事,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膝盖的疼痛让他每走一步都有些吃力。不过,他还是坚持着走到了后台,然后才悄悄地按着膝盖坐了下来。
演出间隙,总有工作人员提着袋子往观众席走,里面装着矿泉水和小零食——这是张云雷特意交代的:“天儿凉,观众坐着听久了,喝点热的垫点东西。”
粉丝们知道了,在网上晒图,配文“磊檬双向奔赴”,评论里满是温暖的话。
有次返场,助理送水上来,张云雷接过水,笑着调侃:“大圣(助理昵称)这送水,是心虚吧?知道我唱得累?”台下笑开了,没人知道,他是靠着这口水,压下了膝盖的疼。
演出结束后没几天,天津非遗保护机构的人找到张云雷,递过“非遗讲述者”的证书,说:
“您让这么多年轻人喜欢上鼓曲,这是您应得的。”
他接过证书,认真地说:“我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传统的东西,得让更多人看见。”
后来有人问他,这七天累吗?他想了想,笑着说:“累,但值。你看台下那么多人,有老有少,都在听鼓曲,这就够了。”
说话时,他指尖还无意识地打着鼓点,像是那天津大礼堂的鼓韵,还在他心里没散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郭汾阳:我帮舅舅牵红线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