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罗的承诺很快兑现。大批的牛皮、骨头被送到格物院,用于制备高纯度动物胶;珍贵的乙醇和乙醚从军工工坊的储备中调拨而来,保障实验的需求;甚至连复国军仅有的几台简易真空泵和温度计,也全部优先供应火药实验室。整个复国军,都在为无烟火药的研发,倾尽全力。
实验室里,研发工作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范·海斯特带领团队,围绕着颗粒度筛选、稳定剂比例、溶剂残留控制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反复实验。每一个参数的调整,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物资,可没有人抱怨,他们知道,这是复国军背水一战的希望,每一次实验,都在向成功靠近。
“这次的颗粒度控制在0.8毫米,动物胶比例调整为1.8%,溶剂回收采用二次蒸馏,确保残留量低于千分之一。” 范·海斯特下达命令,研发人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
硝化棉的制备过程异常顺利,冰水浴装置稳定地控制着温度,硝化程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远超预期;动物胶的纯度经过多次提纯,达到了医用标准,与硝化棉的兼容性极佳;改进后的溶剂回收装置,回收率提升到了七成,大大降低了火药的成本。
混合、压制、粉碎、筛选、干燥,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研发人员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生怕出现一丝差错。范·海斯特站在一旁,眼神专注地盯着每一个环节,手心也微微出汗——这是他们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实验,不容有失。
干燥后的无烟火药颗粒均匀,呈淡黄色,散发着淡淡的乙醚气味。研发人员们将火药样本送到测试区,进行燃烧速度、稳定性和威力测试。燃烧速度测试中,火药在规定时间内均匀燃烧,没有出现爆燃现象;稳定性测试中,火药在常温下放置十天,依旧保持稳定,没有分解迹象;威力测试中,少量火药在密闭容器中燃烧,产生的压力远超黑火药,证明其能量密度更大。
“初步测试合格!” 测试人员兴奋地报告,实验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研发人员们互相拥抱,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们终于攻克了最关键的技术难关,造出了稳定的无烟火药雏形。
可范·海斯特并没有放松,他知道,初步测试合格只是第一步,想要投入实战,还需要解决量产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大规模制备时的温度控制、溶剂回收的效率提升、火药的长期储存稳定性等。
“各位,我们不能骄傲,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范·海斯特冷静地说道,“接下来,我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优化实验室工艺,提升火药质量;另一组负责研究量产方案,制定详细的生产流程。我们的目标,是在一个月内,实现无烟火药的小规模量产,为‘复兴三式’后装枪提供弹药支持。”
研发人员们纷纷点头,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赵罗得知初步测试成功的消息后,再次来到实验室,看着淡黄色的无烟火药颗粒,心中充满了激动。“范·海斯特先生,各位,你们创造了奇迹!” 赵罗说道,“有了稳定的无烟火药,我们的武器威力将得到质的提升,打破荷兰人的封锁,击败清军,指日可待!”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已经下令,在军工工坊内开辟专门的无烟火药生产车间,配备最优秀的工匠,严格按照你们制定的工艺,进行小规模量产。同时,加强车间的安全防护,确保生产过程万无一失。”
实验室里,灯光彻夜通明。研发人员们的身影在仪器和设备之间穿梭,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希望。倾国之力的支持,背水一战的决心,让他们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无烟火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复国军精神的胜利。
徐焱的遗像被放在实验室的角落,看着忙碌的研发人员们,仿佛在微笑。他的执念,他的牺牲,终于换来了回报。而这仅仅是开始,一场席卷华夏的技术革命,正从这个简陋的实验室里,悄然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