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的聚光灯,毫不意外地打在了那个以“橙色风暴”席卷全球手机市场的公司——小米身上。
香港,某顶级酒店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热切。这里正在举行小米集团上市前的最后一次核心筹备会。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小米的核心创始人团队、来自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顶级投行的代表,以及最重要的几位早期战略投资者。
林澈,赫然在列。
他安静地坐在雷军左手边不远的位置,年轻的面容在一众阅历丰富的商界精英中显得格外突出,但那份沉静的气度与锐利的眼神,却让人无法忽视。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璀璨的夜景,而窗内,正在酝酿一场资本市场的盛宴。
投行的代表正在做最后的陈述,ppt上最后定格的数字,熠熠生辉:
发行前估值:1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每个人心中荡开涟漪。尽管早有预期,但当它被正式确认时,依然带来一种震撼。一家成立仅八年的公司,即将以此等庞然之姿,登陆港交所。
所有人的目光,或多或少都投向了林澈。在场之人都清楚,这个年轻人,在小米最初仅仅是一个构想、几页ppt的“天使轮”,便以超越常人的魄力和眼光,投入了至关重要的500万人民币,换得了这艘即将起航的巨轮2.5% 的原始股份。
无需计算器,这个简单的算术题瞬间在每个人脑中完成:
1000亿美元 * 2.5% = 25亿美元。
按照当前汇率,约合170亿人民币。
八年前投入的500万,膨胀了整整3400倍!这是足以写入商学院教材的投资神话。
会议进入自由讨论环节。雷军扶了扶眼镜,目光转向林澈,语气带着尊重与征询:“林总,上市后,股价必然会有波动。关于你持有的这部分股份,公司尊重你的任何决策。考虑到你自身的资金规划和风险分散,有没有考虑过,套现一部分?”
这个问题很实际,也很有必要。如此巨额的财富集中在单一公司的股票上,对于任何投资者而言,进行部分获利了结,分散投资,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林澈迎上雷军的目光,微微一笑,显然对此早有腹案。他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里:
“雷总,小米是我的第一笔重大投资,也是我信念的寄托。我坚信小米的未来远不止于此。”他先定下了基调,随即话锋一转,“不过,正如您所说,资金需要流转,布局需要展开。我的计划是——”
他略一停顿,给出了一个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字:
“保留一半,套现一半。”
一半!
那就是12.5亿美元,约85亿人民币的巨额现金!
这个数字让几位投行代表都不由自主地调整了一下坐姿。如此大规模且明确的套现计划,对于稳定上市后股价的预期至关重要。
林澈继续解释道,既是对雷军,也是对在场所有关注他决策的人:“套现的资金,我计划主要用于两个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布局,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挖掘。 我认为,这两个领域,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十年最具颠覆性的科技浪潮。”
他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清晰的图景。用小米上市带来的巨额回报,去孵化下一个乃至下几个“小米”,这才是资本和远见最完美的结合。
雷军听着,眼中闪过激赏的光芒。他太清楚林澈的眼光了,从几年前那次震撼他的“偶遇”开始,这个年轻人对趋势的判断就从未失手。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林澈的肩膀,发出爽朗的笑声:
“好!好一个布局未来!不瞒你说,我本人也有部分套现的打算。”雷军的声音充满力量,“既然你看得这么准,那等你这边的新能源和AI项目有了眉目,别忘了通知我。上市之后,我们这群老伙计,正好可以一起,做点更大的项目!”
“一起做更大的项目”。
这句话从一个即将执掌千亿市值公司的领袖口中说出,分量极重。这不仅仅是认可,更是一种结盟的邀请,意味着林澈凭借这次史诗级的投资和超前的战略眼光,真正进入了这个国家最顶级的商业核心圈子。
林澈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定,雷总。期待与您再次并肩。”
随后,在律师和投行代表的见证下,林澈在数份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确认了上市后减持12.5亿美元股份的计划。每一笔落下,都意味着海量的现金将在不久后,注入他精心规划的下一代科技版图。
会议结束,众人起身寒暄。林澈与雷军走在最后,两人低声交谈着,不时露出会心的笑容。窗外,香江灯火璀璨,宛如一条流动的银河,象征着资本与梦想的奔流不息。
对于林澈而言,小米的上市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他用八年前的500万,撬动了今天85亿的现金,以及雷军和整个小米生态圈的深度人脉与资源。
这笔巨资,将化为燃油,注入他早已瞄准的——新能源与AI这两架未来的超级引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