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童心未泯的继承者
深秋的周末,阳光把老宅院的青砖地晒得暖融融的。父亲蹲在石榴树下,手里攥着一把泛黄的竹篾,正慢悠悠地编竹蜻蜓。竹篾在他指间翻飞,不一会儿就露出了翅膀的雏形,旁边散落着几个旧竹蜻蜓,翅膀边缘磨得发亮,还是儿子小时候玩剩下的。
“爸,您又在编这个呀?”儿子拎着刚买的菜走进院门,看见父亲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他记得自己小时候,父亲总用院里的竹篾编玩具,竹蜻蜓、小竹车、竹篮子,每一件都带着淡淡的竹香,是商店里买不到的宝贝。后来他长大外出读书,父亲就把这些旧玩具收在木箱里,偶尔拿出来擦拭,像是珍藏着什么稀世珍宝。
父亲抬头看他,眼里带着点孩童般的得意:“你小时候最爱玩这个,一扔能飞三层楼。昨天收拾仓库,看见剩下的竹篾,想着编几个给你家小子玩。”他说着,把刚编好的竹蜻蜓递过来,竹翅上还留着新鲜的竹屑,“试试?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飞得又高又远。”
儿子接过竹蜻蜓,指尖触到冰凉的竹篾,忽然想起小时候的场景。那时他总缠着父亲比赛,看谁的竹蜻蜓飞得远,父亲故意放慢力气,让他赢了一次又一次,他却总以为自己真的比父亲厉害,举着竹蜻蜓在院子里跑个不停。如今他已过而立之年,掌心的竹蜻蜓却还是熟悉的重量,仿佛时光从未走远。
“我试试。”儿子走到院子中央,像小时候那样踮起脚尖,猛地将竹蜻蜓往天上一送。竹翅“嗡嗡”转动着,带着风声飞向空中,比他想象中飞得还要高,转着圈落在了石榴树的枝桠上,正好卡在两个石榴中间。
“哟,技术没退步啊!”父亲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起身搬来梯子,“我来够,你小时候总把竹蜻蜓扔到树上,每次都得我爬梯子。”他踩着梯子往上爬,动作不如从前灵活,却依旧稳健。儿子站在下面扶着梯子,看着父亲的背影,忽然发现父亲的头发比去年又白了些,后背也微微有些驼,心里莫名一酸。
父亲把竹蜻蜓从树枝上摘下来,递给他时,指尖不小心蹭到了树皮,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你小时候爬树比猴子还快,非要自己够,结果摔下来蹭破了膝盖,哭着喊我吹吹。”父亲拍了拍竹蜻蜓上的灰尘,语气里满是怀念,“现在你家小子也到了玩这个的年纪,正好把这些玩具传给他。”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清脆的脚步声,孙子举着一个塑料飞机跑了进来,看见父亲手里的竹蜻蜓,立刻停下脚步,眼睛瞪得圆圆的:“爷爷,这是什么呀?比我的飞机好看!”
父亲把竹蜻蜓递到孙子手里,耐心地教他怎么玩:“你攥着这里,用力往天上扔,它就能飞起来。”孙子学着父亲的样子,小手攥紧竹蜻蜓,使劲一扔,竹翅转了转,却只飞了一米多远,落在了地上。他没气馁,捡起来又扔,反复试了好几次,终于让竹蜻蜓飞过高高的院墙,乐得拍手大叫:“飞出去啦!爷爷,您太厉害了!”
“这可不是爷爷厉害,”父亲摸了摸孙子的头,看向儿子,“是你爸爸小时候玩剩下的,现在传给你,你就是它的新主人啦。”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竹蜻蜓放进衣兜里,又拉着父亲的手:“爷爷,您还能编别的吗?我想要个小竹车,能装我的弹珠。”
“当然能!”父亲立刻来了精神,拉着孙子蹲在石榴树下,从口袋里掏出提前准备好的竹篾和细麻绳,“咱们编个带轮子的,让你的弹珠坐‘小车’。”他手把手教孙子编竹篾,教他怎么把麻绳缠在竹条上固定,孙子学得认真,小手指虽然笨拙,却不肯放弃,偶尔编错了,父亲也不着急,耐心地帮他拆开重编。
儿子站在一旁看着,阳光透过石榴树的枝叶,在两人身上洒下细碎的光斑。他忽然发现,父亲编竹玩具时的神情,和小时候教自己时一模一样,眼里满是专注和温柔;而孙子认真学习的模样,也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对父亲手里的竹篾充满好奇。
不一会儿,一辆小小的竹车就编好了,四个竹轮虽然简单,却能灵活滚动。孙子把自己的弹珠放进竹车里,拉着绳子在院子里跑,竹车“咕噜咕噜”地跟着他,声音清脆。父亲坐在一旁的石凳上,看着孙子的背影,嘴角挂着笑,手里还在慢悠悠地编着新的竹蜻蜓,仿佛要把所有的童心都编进这些竹篾里。
儿子走过去,坐在父亲身边,拿起一根竹篾,试着像父亲那样编织:“爸,您教我编吧,以后我也能教他。”父亲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把竹篾递给他,手把手地教他调整力度,怎么让竹翅更对称。
竹篾在父子俩的指间流转,阳光渐渐西斜,院子里飘着晚饭的香气。孙子跑回来,举着竹车,非要让爷爷和爸爸看他的“弹珠车队”。父亲把刚编好的竹蜻蜓递给孙子,儿子也把自己初学的作品拿出来,虽然有些粗糙,却带着满满的心意。
“爷爷,爸爸,咱们比赛吧!看谁的竹蜻蜓飞得远!”孙子举着竹蜻蜓,眼里闪着光。父亲和儿子相视一笑,站起身,陪着孙子在院子里奔跑。竹蜻蜓一次次飞向空中,带着风声,带着三代人的笑声,落在青砖地上,又被捡起来,再次飞向远方。
儿子看着父亲奔跑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童心未泯的继承者”,从来不是简单地继承几件旧玩具,而是继承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温柔,是无论年纪多大,都愿意陪着孩子疯玩,愿意把最纯粹的快乐传递下去的心意。就像父亲当年陪着自己,如今自己陪着儿子,这份藏在竹篾里的童心,会像院子里的石榴树一样,一年年生长,一代代传承。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奶爸与宝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