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结识满桂
第一节:箭术较技
辽东,秋高气爽,正是演武练兵的好时节。这一日,宁远城外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大同总兵满桂率领的亲兵卫队。满桂以勇武着称,是明末有名的猛将,此次前来宁远,明为观摩练兵,实为试探王磊的虚实。
\"满桂此人,性如烈火,最重勇武。\"洪承畴在督师府中私下对王磊交代,神色凝重,\"他此次前来,必会提出较技。王参将需小心应对,既要展现实力,又不可过于锋芒毕露。满总兵在朝中颇有根基,若能结交,对辽东大有裨益。\"
王磊心中了然。明末军阀势力渐起,各镇总兵拥兵自重,对后起之秀多有忌惮。满桂作为老牌悍将,镇守大同多年,与蒙古各部关系密切,显然对辽东新近崛起的势力心存试探。
果然,满桂入城次日,便提出要\"观摩新军操练\"。校场上,旌旗招展,鼓声震天。满桂端坐观礼台,身后簇拥着数十名家丁亲兵。这些家丁个个膀大腰圆,目露精光,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都是百战精锐。满桂本人更是威风凛凛,一身山文甲,腰佩镔铁长刀,不怒自威。
\"久闻王参将练兵有方,今日特来开开眼界。\"满桂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挑衅,\"不如让儿郎们切磋切磋,助助兴?\"
洪承畴面色不变,从容应对:\"满总兵有意,自当奉陪。不知要如何切磋?\"
满桂大手一挥,声如洪钟:\"简单!先比箭术,再试骑射,最后较量刀枪。让咱看看辽东新军的成色!\"
王磊心中冷笑。这分明是要给天雄营下马威。但他表面谦恭,躬身行礼:\"末将新练之兵,恐难入总兵法眼。既是助兴,不如点到为止?\"
满桂却步步紧逼,虎目圆睁:\"诶!练兵如炼刀,不见血怎知利钝?王参将莫不是怕了?\"
话已至此,王磊不再退让,昂首道:\"既如此,末将遵命。\"
第一场比试箭术。满桂亲自下场,取过三石硬弓,搭箭开弓,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只听\"嗖嗖嗖\"三声,三支雕翎箭接连射出,箭箭命中百步外的靶心。箭尾白羽兀自颤动,显见力道惊人。
\"好箭法!\"观战将士齐声喝彩。满桂的亲兵们更是敲盾跺地,声势惊人。
王磊由衷赞叹:\"总兵神射,末将佩服。\"随即取弓上场。他现代特种兵的射击训练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突出,虽然弓术不如满桂娴熟,但对力学原理的理解让他能更好地控制箭矢轨迹。只见他凝神静气,三箭连发,不仅命中靶心,更奇特的是三箭先后射中同一点,后箭劈开前箭,堪称神技。
校场上顿时鸦雀无声,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喝彩。满桂眼中闪过惊讶,但很快掩饰过去,抚掌笑道:\"王参将果然名不虚传。接下来比试骑射如何?\"
这正是满桂的强项。他自幼在蒙古长大,精通骑射,有\"塞上飞将军\"之称。只见他翻身上马,那匹枣红马如通人性,立即扬蹄疾驰。满桂在奔驰中连发三箭,全部命中移动靶心,动作潇洒自如。
王磊虽然骑术不及满桂,但他现代人的科学知识让他能更好地计算提前量和风力影响。他策动乌云驹,这匹神骏似乎懂得主人心意,步伐稳健。王磊三箭射出,虽然不如满桂那般潇洒,却同样全部命中,最后一箭更是在百步外射中靶心。
满桂终于动容,忍不住赞道:\"王参将果然了得!不过最后一场刀枪较量,可要动真格的了。\"
王磊心中警醒。他知道满桂以勇武着称,刀枪较量必是生死相搏。但此时已无退路,只能应战。
两人各持兵器,在场中对峙。满桂使一柄镔铁长刀,刀身暗沉,势大力沉;王磊用腰刀,刀光如水,灵活轻便。较量开始,满桂猛攻如虎,刀刀致命,带起阵阵劲风;王磊则以巧破力,避实击虚,身形如游龙。
激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满桂越战越勇,突然大喝一声,使出家传绝学\"破军斩\"。这一招势不可挡,刀光如匹练般直劈王磊面门。
千钧一发之际,王磊现代格斗技巧发挥作用。他不仅巧妙避开致命一击,更趁机贴近满桂,刀尖直指其咽喉。
\"总兵承让了。\"王磊收刀后退,彬彬有礼。
满桂愣在原地,半晌才哈哈大笑,声震四野:\"好!好!好!王参将真乃英雄也!满某征战半生,未尝见过如此身手!佩服!佩服!\"
他解下腰间佩刀,郑重递过:\"此刀随满某征战多年,饮血无数,今日赠予参将,聊表敬意。\"
王磊双手接过,只觉刀鞘古朴,刀柄温润,显是久经摩挲:\"总兵厚赐,末将愧领。必以此刀斩将杀敌,不负总兵厚望。\"
经此一役,满桂对王磊刮目相看。两人从较技对手变成莫逆之交,这段友谊在未来的征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场上的将士们更是对这位年轻参将佩服得五体投地,军心大振。
比试结束后,满桂拉着王磊的手,亲切地说:\"参将年少有为,实乃国家之幸。今后若有事,只需一纸书信,满某必率军来援!\"
王磊感动道:\"总兵厚爱,末将铭记于心。愿与总兵同心协力,共保大明江山。\"
是夜,督师府设宴款待满桂。席间,满桂畅谈边关战事,王磊虚心请教。两人越谈越投机,直至深夜方散。这场较技,不仅展现了王磊的武艺,更为他赢得了重要盟友,为日后共同抗敌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乌云驹赠英雄
较技之后,满桂对王磊的态度大为改观。他不再以试探的心态对待王磊,而是真心相待,倾囊相授。两人时常在校场切磋武艺,讨论兵法,关系日渐密切。
\"参将可知为何你的骑射虽准,却总欠些火候?\"一日,满桂在观摩天雄营骑兵训练时问道。他指着一名正在练习骑射的士兵,\"你看他,虽然命中靶心,但动作僵硬,人马未能合一。\"
王磊虚心求教:\"请总兵指点。\"
满桂翻身下马,亲自示范:\"骑射之要,不在力大,在人马合一。你要感受马的节奏,顺势而为。\"他轻抚战马脖颈,那马似乎通人性,温顺地蹭着他的手掌。\"好马如良友,要懂它,爱它,它才会在战场上与你同心协力。\"
说罢,满桂翻身上马,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他在奔驰中连发三箭,全部命中移动靶心,人马配合天衣无缝。
王磊天赋异禀,很快掌握要领。他现代人的科学知识让他能分析力学原理,优化射击姿势。更难得的是,他懂得运用现代训练方法,将满桂的经验系统化、标准化。
\"参将学得真快!\"满桂惊叹地看着王磊在马上娴熟地射箭,\"便是蒙古射手,也不过如此。假以时日,参将的骑射必能青出于蓝。\"
王磊谦逊道:\"总兵过奖。王某只是略通皮毛。若无总兵指点,岂能有此进步。\"
但他心中明白,这些技巧在战场上的价值。他立即将满桂教授的骑射技巧整理成册,配以图解,作为天雄营骑兵的训练教材。
满桂在宁远停留期间,与王磊日夜探讨兵法战术。他从王磊那里学到许多新式战法,特别是现代小分队战术和协同作战理念;王磊则从他那里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尤其是对蒙古骑兵战术的深入了解。
最让王磊感动的是,满桂竟然将自己最心爱的坐骑\"乌云驹\"赠予他。
那是一个清晨,满桂拉着王磊来到马厩,指着一匹通体乌黑、四蹄雪白的骏马说:\"此马名乌云驹,乃蒙古良种,日行三百里。更能识人意,通人性,是难得的宝马。\"
王磊细看这马,只见它肩高足有五尺,浑身肌肉线条流畅,眼神灵动,果然神骏非凡。
满桂抚摸着马鬃,语气中带着不舍:\"此马随我征战多年,屡立战功。今日赠予参将,聊表敬意。\"
王磊心中雪亮:这既是示好,也是炫耀实力。能弄到如此宝马,可见满桂能量不小。他郑重接过缰绳:\"总兵厚赐,末将愧领。必善待此马,不负总兵厚望。\"
乌云驹似乎听懂人言,亲昵地蹭着王磊的手掌,仿佛认可了这个新主人。
在满桂帮助下,王磊的骑兵部队得到长足发展。满桂从大同调来优秀马匹,更推荐蒙古驯马师前来指导。这些驯马师不仅教授骑术,更传授相马、养马、驯马的秘诀。
\"骑兵贵在机动。\"满桂教导骑兵,\"不要与步兵硬拼,要如狼群般,袭扰、包抄、断粮道。蒙古人之所以厉害,就在于来去如风,让人防不胜防。\"
王磊将这些经验与现代骑兵战术结合,创造出新的战法。他特别强调\"打了就跑\"的战术,避免与后金重骑兵正面交锋。
他还特意建立骑兵研究所,专门研究马匹育种、驯养、装备改良。在满桂推荐下,多名蒙古马医前来效力,大大提高了战马的存活率和战斗力。
机会很快到来。探马报告:一支后金粮队正从锦州方向过来,护卫兵力约五百人。
\"好机会!\"王磊立即点齐骑兵,\"让建奴尝尝新战术的厉害!\"
他亲率三百骑兵出击。采用新战术:不正面强攻,而是分成数股,不断袭扰。
后金军被弄得疲于奔命。每当他们结阵防御,明军就远遁;当他们松懈,明军又突然杀回。如此反复一天,后金军精疲力竭。
王磊看准时机,突然集中兵力,猛攻一点。\"杀!\"他一马当先,乌云驹如黑色闪电,直扑敌军主帅。
那主帅措手不及,被王磊一枪挑落马下。主帅阵亡,后金军顿时大乱。
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焚毁粮车百辆,缴获战马五十匹,自身伤亡仅十余人。
回到宁远,洪承畴亲自出迎:\"王参将此战,真乃骑兵运用之典范!\"
满桂也赞叹:\"参将真乃军事奇才!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王磊却道:\"此战胜在战术,胜在新装备。若无满总兵相助,断无此胜。\"
他更加重视骑兵建设。甚至提出建立\"骑兵炮兵混成旅\"的构想——将轻型火炮与骑兵结合,提高机动火力。
\"想法虽好,但实现极难。\"孙元化参观后道,\"火炮沉重,难以随骑兵机动。\"
王磊却道:\"可造轻型骑炮。减少口径,减轻重量,以机动性换火力。\"
他亲自设计轻型骑炮图纸。虽然以当时技术难以完美实现,但已让孙元化大开眼界。
\"参将真乃奇才!\"孙元化赞叹,\"若此炮成建,我军骑兵将如虎添翼!\"
在众人努力下,第一门轻型骑炮终于试制成功。虽然只有寻常火炮三分之一威力,但可由两马牵引,随骑兵机动。
试射当日,炮声轰鸣,虽然威力有限,但机动性令人惊喜。
\"好!\"洪承畴大喜,\"立即量产,优先装备天雄营!\"
满桂也道:\"咱回大同后,也要仿造此炮!\"
王磊的声望再创新高。但满桂的离去,让他感到一丝失落。这位直爽的悍将,虽然相处时间不长,却已成为挚友。
临别时,满桂郑重道:\"参将,辽东就交给你了。若有事,只需一纸书信,满某必率军来援!\"
王磊感动道:\"总兵放心,末将必竭尽全力,守住辽东。\"
送走满桂,王磊立即加强战备。他知道,满桂的友谊是宝贵的财富,但真正的考验还要靠自己。
夜幕降临,王磊骑着乌云驹巡视城防。这匹神骏的战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意,步伐轻快而稳健。
望着远方后金大营的烽火,王磊心中充满坚定。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要走下去。为了这个时代,为了这些信任他的人。
征程,正在进入更加精彩的章节。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回到明末做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