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驰援何可纲
初冬,辽东大地早已银装素裹。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宁远城头,卷起阵阵雪沫,打在守城将士的脸上,如刀割般生疼。王磊身披重甲,正在巡视防务,忽见一骑快马如箭般从北方驰来,那马浑身是汗,在严寒中冒着白气,骑手背上插着几支箭矢,鲜血已经冻结在铠甲上。
\"急报!大凌河告急!\"那士兵刚到城下便从马背坠落,用尽最后力气喊道,\"何总兵被围...建奴数万大军...急需救援...\"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军医急忙救治,但伤势过重,士兵在断气前只来得及吐出几个字:\"盾车...无数...快...\"
王磊心中一凛。大凌河是宁远屏障,若失守,宁远将直接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更关键的是,守将何可纲是袁崇焕旧部,与王磊有袍泽之谊,两人曾立下\"互为犄角,互相支援\"的誓言。
\"立即点兵!\"王磊毫不犹豫,\"本将亲率精锐驰援!\"
洪承畴闻讯赶来,面色凝重:\"参将三思!宁远亦需防守,若分兵救援,恐...况且如今寒冬腊月,行军艰难,若中途遇伏,后果不堪设想。\"
王磊斩钉截铁:\"督师,大凌河若失,宁远难保。何总兵与末将有约,互为犄角,岂可见死不救?且建奴倾巢而出,正是我军内外夹击的良机!\"
他当即点齐三千精锐,其中特意带上了袁字营的将士。这些袁崇焕旧部听说要救何可纲,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许多士兵甚至写下血书,誓死救援。
\"赵光远,\"王磊命令,\"你率袁字营为前锋,务必在天黑前打开通道!记住,此战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得令!\"赵光远抱拳领命,眼中闪着决然的光,\"袁字营将士,就是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为何总兵杀开血路!\"
大军即刻出发。时值严冬,积雪没膝,行军极其艰难。北风如刀,刮在脸上生疼。但将士们咬紧牙关,顶风冒雪向前挺进。王磊身先士卒,与士兵一同徒步跋涉,不时鼓励将士:\"坚持住!何总兵正在苦战等我们!\"
途中,不断有败兵传来噩耗:大凌河外城已破,何可纲退守内城,建奴正在猛攻...最令人担忧的是,建奴出动了一种新型盾车,外包铁皮,寻常火铳难以穿透。
\"加快速度!\"王磊心急如焚,\"务必在天亮前赶到!\"
然而,建奴显然料到会有援军,派重兵沿途设伏。在一处名为\"鬼见愁\"的峡谷,大军遭遇埋伏,箭如雨下。
\"结阵!\"王磊临危不乱,\"火铳手压制,刀盾手前进!新式鸳鸯阵,变!\"
新式战术发挥作用。火铳齐射压制敌军,刀盾手趁机推进。但建奴兵力占优,依仗地形死守,战局陷入胶着。更糟糕的是,峡谷两侧不断有滚木礌石落下,造成不少伤亡。
就在这时,赵光远突发奇想:\"参将,可否用炸药开路?\"
王磊眼前一亮:\"好主意!立即准备震天雷!瞄准两侧山崖!\"
数十枚震天雷投向山崖,爆炸声震耳欲聋。积雪被震落,形成小规模雪崩,顿时将埋伏的建奴埋没大半。
\"冲啊!\"王磊一马当先,率军冲破封锁。乌云驹在雪地中如履平地,展现出惊人耐力。
黎明时分,终于抵达大凌河。眼前景象令人心惊:城外遍地尸骸,城墙多处破损,建奴正在架设云梯,猛攻内城。最令人担忧的是,数十辆新型盾车正在逼近城门,这些盾车外包铁皮,寻常火铳难以穿透。
\"何总兵撑住!王磊来也!\"王磊大喝,率军直冲敌阵。
建奴显然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一时阵脚大乱。但很快调整过来,派重兵围堵援军。
\"列阵!\"王磊沉着指挥,\"袁字营居左,天雄营居右,火铳手居中!目标敌军指挥旗!\"
新式燧发枪发挥威力,密集的弹雨射向建奴指挥系统。虽然距离较远,杀伤有限,但成功扰乱了敌军指挥。
何可纲在城头见援军到来,精神大振:\"将士们!援军到了!随我杀出去!\"
内外夹击,建奴陷入混乱。但皇太极很快稳住阵脚,调来重兵围堵援军。战局陷入胶着,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王磊身先士卒,连续砍翻数名敌兵。乌云驹如黑色闪电,在敌阵中左冲右突。但建奴兵力实在太多,援军被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磊注意到建奴阵型的一个破绽:由于过度关注援军,盾车阵的后方出现空虚。
\"赵光远!\"王磊大喝,\"随我直取盾车阵!\"
他亲率敢死队,迂回穿插,直扑盾车阵后方。建奴显然没料到这一招,待反应过来时,王磊已杀到近前。
\"震天雷准备!\"王磊下令,\"瞄准盾车底部!\"
爆炸声中,数辆盾车被炸毁。但更多的盾车仍在推进,眼看就要抵达城门。
\"这样不行!\"王磊皱眉,\"必须找到破敌之策!\"
他仔细观察,发现盾车虽然坚固,但移动缓慢,且需要大量人力推动。若能破坏其动力系统...
\"瞄准推车的敌兵!\"王磊改变战术,\"火铳手集中射击推车兵!\"
这一招果然奏效。失去推车兵的盾车顿时停滞不前,成为活靶子。明军趁机用震天雷将其一一摧毁。
战局终于出现转机。但王磊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皇太极绝不会轻易放弃,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寒风中,王磊握紧刀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为了这座城池,为了这些将士,为了不负何可纲的信任。
第二节:炸药破敌
王磊率军如猛虎下山,直扑建奴后阵。三千精锐如一把利剑,瞬间刺入敌军阵营。建奴显然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料到会从侧后方发起突袭,一时阵脚大乱。
\"火铳手齐射!\"王磊沉着下令,\"目标敌军指挥旗!三轮速射,不要间断!\"
新式燧发枪发挥威力,密集的弹雨如暴雨般射向建奴指挥系统。虽然距离较远,杀伤有限,但成功扰乱了敌军指挥。建奴旗号手接连倒地,令旗混乱,各部队失去统一指挥。
何可纲在城头见援军到来,精神大振。他一把扯下早已破烂的披风,高举战刀:\"将士们!援军到了!王参将来救我们了!随我杀出去!\"
城门缓缓开启,何可纲一马当先,率残存的千余守军杀出。这些守军虽然疲惫不堪,但求生意志被彻底激发,如困兽般扑向敌军。
内外夹击之下,建奴陷入混乱。但皇太极很快稳住阵脚,这位后金雄主临危不乱,立即调来最精锐的白甲兵围堵援军。
\"参将!建奴盾车阵!\"赵光远急报,声音中带着一丝惊慌。
王磊望去,只见数十辆新型盾车正缓缓推进。这些盾车与以往不同,外包铁皮,高达丈余,下面装有轮子,由士兵在内部推动,寻常火铳难以穿透。更可怕的是,每辆盾车后都跟着一队弓箭手,不断向明军射击。
\"用震天雷!\"王磊果断下令,\"瞄准盾车底部!投弹手上前!\"
天雄营特有的投弹兵立即上前,这些经过特殊训练的士兵臂力惊人,能将震天雷精准投出。爆炸声中,数辆盾车被炸毁,但更多的仍在推进。这些盾车设计巧妙,底部加固,除非震天雷正好在车下爆炸,否则难以造成致命损伤。
\"这样不行!\"王磊皱眉观察,\"必须找到破敌之策!\"
他注意到盾车虽然坚固,但移动缓慢,且需要大量人力推动。更重要的是,盾车阵后方有个高高的指挥台,上面旗帜招展,显然是敌军将领所在。
\"擒贼先擒王!赵光远,带一队精锐,随我来!\"王磊眼中闪过决然之色。
他亲率五十敢死队,利用战场硝烟和混乱作掩护,迂回穿插,直扑指挥台。这些敢死队员个个身手矫健,手持腰刀,背负震天雷,如鬼魅般在战场上穿梭。
建奴显然没料到这一招,待反应过来时,王磊已杀到指挥台下。守卫指挥台的是皇太极的亲兵,这些白甲兵装备精良,作战勇猛。
\"杀!\"王磊如猛虎下山,现代格斗技巧在这个时代显得格外犀利。他每一刀都简洁致命,专攻敌人要害。赵光远紧随其后,袁字营将士个个拼死奋战,他们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
激战中,王磊突然灵光一闪。他注意到指挥台是木质结构,虽然坚固,但怕火攻!
\"震天雷准备!目标指挥台支柱!\"王磊大喝。
敢死队员立即投出震天雷。但由于距离较远,大部分都落在台边爆炸,虽然造成伤亡,但未能摧毁指挥台。
王磊见状,决定亲自上阵。他取出特制的大型炸药包——这是军工坊最新研制的产品,装药量是普通震天雷的三倍。
\"掩护我!\"王磊对赵光远喊道,随即如猎豹般冲向指挥台。
建奴亲兵见状,纷纷围堵。赵光远率敢死队拼死掩护,与敌军展开惨烈白刃战。不断有人倒下,但无人后退。
王磊利用现代战术动作,时而翻滚,时而疾奔,巧妙避开攻击。终于冲到指挥台下,他点燃引信,用尽全力将炸药包掷向台基。
\"轰!\"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指挥台应声倒塌。台上的建奴将领非死即伤,指挥系统顿时瘫痪。
趁此机会,何可纲率军杀出,与援军会合。两军合力,终于击退建奴。
战后清点,此战毙敌二千余,毁盾车三十余辆,救出明军三千余人。但自身也伤亡惨重,特别是敢死队,五十人仅存十二人。何可纲身负重伤,身上多处刀伤箭创。
\"参将...\"何可纲躺在担架上,虚弱地说,\"大恩不言谢...这把弓随我多年,今日赠予参将...\"
王磊郑重接过这把雕花宝弓。弓身黝黑,弓弦紧绷,一看就是难得的宝弓。\"总兵放心养伤,辽东还需要您这样的老将。\"
他立即安排最好的军医为何可纲治疗,更将自己的营帐让出供其养伤。这些举动让所有将士感动不已。
经此一役,王磊声威更盛。不仅救出被困明军,更展现新战术的威力。皇太极经此挫折,暂时退兵,辽东获得宝贵喘息之机。
但王磊心中清楚,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皇太极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进攻必将更加猛烈。他立即着手加强防务,改进武器装备,特别是针对新型盾车的反制措施。
在总结此战经验时,王磊特别指出:\"此战虽胜,但暴露出我军对新型攻城器械缺乏有效应对。必须加快火炮改良,研制专用破甲弹。\"
他亲自设计了一种新型开花弹,专门用于对付盾车。这种炮弹在撞击后会爆炸,产生大量破片,能有效杀伤盾车后的敌军。
同时,王磊还改进了震天雷,增加破片槽,提高杀伤力。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专门的工兵部队,专门负责爆破作业。
这些改进在不久的将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此刻,王磊最关心的是伤员救治和部队休整。他知道,下一场大战很快就会到来,必须抓紧每一刻准备。
夜幕降临,王磊巡视伤兵营,亲自为伤员换药,嘘寒问暖。这些举动深深感动了将士们,特别是那些被救出的大凌河守军。
\"参将如此待我等,必以死相报!\"一个老兵热泪盈眶地说。
王磊拍拍他的肩:\"好好养伤,将来还要一起杀敌。\"
寒风中,王磊登上城头,远望北方。虽然暂时击退了敌军,但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他都要带领这些人走下去,为了这个时代,为了这些信任他的人。
大凌河之战后,王磊立即着手进行战后重整。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皇太极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且下一次的进攻必将更加猛烈。
首先是对伤员的救治。王磊将城中最好的大夫都集中到伤兵营,亲自督导救治工作。他还运用现代战地医疗知识,指导军医进行伤口清创、消毒和包扎,大大降低了感染率。
\"参将,何总兵伤势严重,需要立即手术。\"军医禀报,\"但风险很大...\"
王磊毫不犹豫:\"立即准备手术!用最好的药,务必保住何总兵的性命!\"
他亲自在手术帐外守候,直到军医出来报告手术成功,才松了一口气。
其次是部队整编。救出的三千多大凌河守军需要重新整编,王磊决定将他们与天雄营混编,既保持原有编制,又融入新式战术。
\"诸位都是百战老兵,\"王磊对新整编的部队训话,\"从今日起,你们就是天雄营的一员。本将一视同仁,有功必赏,有过必罚!\"
他还特别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大凌河之战暴露出的问题让他意识到,必须加快军事技术的革新。
\"盾车是个大麻烦。\"王磊在军事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研制专门的反制武器。\"
他亲自绘制草图,设计了一种新型\"破甲铳\"。这种火铳口径更大,专门用于近距离破坏装甲目标。同时,他还改进了震天雷,增加了破片槽和装药量。
更重要的是,王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他将军工坊分为数个部门:火药坊负责生产火药和炸药;铳炮坊负责制造火铳和火炮;器械坊负责生产各种军用器械。
\"要实行标准化生产,\"王磊指示,\"每个零件都要可以互换,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在城防方面,王磊也做了重大改进。他借鉴现代军事工程学,设计了新型棱堡式防御体系,增加了火炮射界,强化了薄弱环节。
\"参将,这些改造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负责工程的官员面露难色。
王磊坚定地说:\"再难也要做!这是保命的工程,不能有丝毫马虎!\"
他还特别重视情报工作。派出大量探马,监视建奴动向;更通过商队,收集后金内部情报。
\"皇太极正在大规模征调物资,\"探马回报,\"似乎在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
王磊心中警醒,立即加快备战步伐。他组织军民进行防空演练,储备粮草物资,更在城外大量布置陷阱和障碍物。
与此同时,王磊也没有忽视民心。他深知,在这个乱世,民心向背往往决定战争胜负。他推行一系列惠民政策: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兴修水利...
\"参将真乃再生父母啊!\"百姓们由衷感激。
更让王磊欣慰的是,袁崇焕旧部彻底归心。赵光远代表全体袁部将士宣誓:\"愿随参将死战到底!\"
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不久的将来得到了回报。当皇太极再次大军压境时,宁远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场更加惨烈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回到明末做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