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集:五行初对应
山谷里的晨雾还没散尽,轩辕已在石案前坐了两个时辰。案上摊着四方游历的竹简,东夷的潮汐图谱泛着海腥气,南疆的草药标本带着雨林的湿意,西域的兽骨图谱沾着草原的尘沙,北地的脉诊记录凝着寒地的清冽。他指尖划过砭石泻热四字,忽然停住——东夷滨海,多风多湿,砭石性锐属阳,恰能破阴邪郁结,这不正合了木曰曲直的舒展之性?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随他同来的少年阿柱。这孩子自小在山谷长大,前日误食野果腹泻,轩辕用南疆带来的薏米煮粥,半日便止。此刻阿柱端着陶罐进来,见轩辕对着竹简出神,小声道:先生,昨日那户牧民的孩子又咳了,用北地的羊肝汤灌了两次,夜里安稳些了。
轩辕抬头,接过陶罐里的药茶,热气氤氲中想起西域牧民说的羊属火,肝藏魂,补火以温肺。他指尖点在竹简上的二字:阿柱,你看这羊肝补肺,像不像火能生土?阿柱挠头,轩辕却没停,起身走到晒药架前,拿起一束青蒿:南疆湿热,属火地,青蒿味苦性寒,能泄火气,这便是水克火的理。
正说着,山外传来喧哗。原来是邻村有人被毒蛇咬伤,腿肿如紫茄,巫医正往伤口上涂黑泥,却越肿越甚。轩辕快步赶去,见那蛇身有金环,想起南疆医者说的金环蛇性烈属火,需用水性草药克制。他从药囊里取出半边莲,捣烂后和着东夷带来的海盐,往伤口周围敷了三层。
这草生在阴湿处,得水之精,轩辕一边按压一边解释,盐能软坚,引水性入肉,火毒自消。半个时辰后,紫肿果然退了些。那巫医盯着他的药囊,忽然问:你用海物治山毒,不违天地吗?轩辕指着日头:日属火,月属水,本是相克,却共照大地。医道也一样,东夷的盐能助南疆的草,就像金能生水。
回到山谷时,夕阳正把药架上的药材染成金红。轩辕重新铺开竹简,在栏下添砭石、海盐——属金,性坚,能克木(湿)、生水(津)。阿柱凑过来看,见他又在栏写羊肝、马粪——属火,性温,能生土(脾)、克金(燥),忍不住问:那北地的艾灸呢?
轩辕想起北地妇人产后用艾灸暖宫的事,提笔写下艾灸、羊肉——属土,性缓,能载物、调和四象。写到这里,他忽然停笔,望着案上的五行相生图出神:东夷属木,主疏泄;南疆属火,主升发;西域属金,主收敛;北地属水,主收藏;而中央之地,该是土性,承上启下。
这时,阿柱捧着块甲骨进来,是前日在河边捡到的,上面刻着奇怪的纹路。轩辕接过一看,纹路竟像五脏的形状,忽然心头一亮:肝属木,像东夷的舒展;心属火,似南疆的热烈;肺属金,如西域的收敛;肾属水,若北地的沉静;脾属土,居中央以调和。他猛地将甲骨按在竹简上,墨汁晕染开,恰好遮住中央属土四字。
夜色渐深,山风带着草药香钻进帐篷。轩辕对着烛火,把四方医案一一对应五行:东夷的潮汐呼吸,是木气应春生;南疆的青蒿解瘴,是火气应夏长;西域的烈酒驱寒,是金气应秋收;北地的雪水清热,是水气应冬藏。而人在天地间,五脏便如五方,需得五行调和才能无病。
先生,您看这样对吗?阿柱递来他抄的笔记,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木克土,所以肝旺会伤脾。轩辕笑着点头,忽然想起岐伯曾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此刻才真正明白——所谓五行,原是天地阴阳的五种形态,藏在东夷的海、南疆的山、西域的草、北地的雪,也藏在每个人的呼吸、脉搏、脏腑里。
他提笔在竹简末尾补了一句:五方医法,看似殊途,实则皆循五行生克。若能以中央土性统之,或可窥生命全貌。写完吹了吹墨迹,见窗外月光正落在崆峒山三个字上——那是他下一步要去的地方。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后续如何?且看下集分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古人的智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