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朕相信你,全都听你的!”
见程光阳说得如此恳切,天启帝心中有所触动,忙再三颔首,表示自己会按他的话行事。
程光阳心中稍感欣慰,继续道:“陛下,熊廷弼此人,臣素有了解,他的脾气太耿直,看不起那些只会高谈阔论之辈,经常得罪同僚。”
“臣希望陛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决定重新启用熊廷弼,就要给对方便宜行事的权力,切莫再听信小人谗言,也不要再派文官到辽东去掣肘于他。”
历史上,沈阳、辽阳失陷后,天启帝确实启用了熊廷弼,让对方再度出任辽东经略。
可与此同时,天启帝却又听信了东林党人的谗言,担心熊廷弼权力过重,于是将东林党出身的王化贞,任命为广宁巡抚,以达到制衡熊廷弼的目的。
结果熊廷弼很快便与只会夸夸其谈的王化贞产生了矛盾。
熊廷弼主张防守,认为明军应该收缩防线,放弃三岔河周边的小型堡垒,将精兵全部留在广宁城内。
而王化贞却坚决主战,不但反对收缩防线,还动不动就带着几万兵马,在辽西边境四处晃荡,作出一副要主动进攻后金的样子。
二人因此争执不下,最终闹到兵部和内阁。
兵部尚书张鹤鸣、内阁首辅叶向高,皆是东林党人,全都选择支持王化贞。
王化贞有了内阁和兵部的支持,心中有恃无恐,于是很多战守之事,不再与熊廷弼商议。熊廷弼心灰意冷,干脆开始摆烂,什么事都让王化贞做主,自己能不插手就不插手。
结果在王化贞的指挥下,不久之后,明金双方便爆发了广宁之战。
六万多明军,仅一天时间,就被后金尽数击溃。
接着广宁城也丢了。
事后,朝廷将熊廷弼和王化贞二人,双双捉拿下狱。
熊廷弼因为平日得罪太多人,首先被处斩,死后传首九边。王化贞则是通过贿赂魏忠贤的方式,多活了几年,直到崇祯继位后才被处死。
此事对熊廷弼而言,实在是莫大的冤屈。作为一个看过剧本的人,程光阳心中常常扼腕叹息。
好在如今他得到天启帝的信任,这一切应该不会再发生了。
“先生的教诲,朕全都记住了。”
文华殿内,听罢程光阳提出的几条建议,天启帝边点头边道:
“明日朕便派人传旨,不但要起复熊廷弼,等熊廷弼入京之后,朕还要亲自赐给他麒麟补服、尚方宝剑,将关外所有兵事,尽数托付给他。”
“陛下圣明!若能如此,我大明便中兴有望了!”
听到天启帝如此承诺,程光阳顿时心生感动,朝小皇帝稽首作拜,由衷称颂道。
…
天启帝说话是算话的。
翌日对方便连发中旨,以“妄议国事”、“诬陷重臣”为名,将之前上疏提议撤换熊廷弼的东林党言官杨涟、冯三元、魏应嘉、顾慥、张修德一干人等,尽数贬谪。
杨涟由于在东林党中地位很高,因此得到东林党六部一众高官,尤其是吏部尚书张问达的极力袒护。
最终并未被驱逐出京,只是贬官一级,由正七品的兵科都给事中,降为顺天府直辖的正八品宛平县县丞,仍然留在京师任职。
至于其他一众言官,可就没这么好运了,全部被连降三级,由从七品的给事中、监察御史,贬为正九品县衙主簿,流放出京城。
仅仅一天之内,东林党人花费大量心血,在言官队伍中安插的党羽,就被天启帝清理过半。
这么多言官同时落职,自然需要补充人手。
按照惯例,此事本应由吏部负责铨选,因为言官品级很低,不需要经过廷推。
然而天启帝知道吏部尚书张问达与东林党的关系,直接不与吏部商议,自行拟定了一份名单,绕过吏部,交给内阁首辅方从哲。
接着命方从哲组织人手,起草诏书,将与程光阳关系密切的一批兴明社成员,如耿如杞、成明枢、王纳谏、杨维垣等人,分别提拔为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
于是从这一刻开始,兴明社算是正式拥有了自己的言官。
言官在明代地位特殊,不但享有风闻奏事的特权,可以直接弹劾六部和内阁各级大员,还具有封驳权,倘若对司礼监和内阁下发的题本有所不满,可以发还内廷。
除了地位特殊外,言官的升迁速度也很快,由从七品的科道言官,做到正二品的六部尚书,理论上最快只需要转迁六次。
可以说言官这个职位,在大明朝的所有官职序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岂有此理,真是欺人太甚……”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必须想办法报仇!”
天启帝的种种安排,很快让在京的东林党人们气愤无比,众人纷纷聚在杨涟的府邸,大声宣泄着心中不满。
他们当然不敢直接把矛头指向天启帝,只能将此事归罪于程光阳,认为小皇帝都是受了对方蛊惑,才会主动疏远自己这些“正人君子”。
对东林党的官员们而言,如此多的言官,突然集体被贬,这个打击无疑非常致命。
一旦言官队伍中没了自己人,自己这边倘若出了什么事,被敌对派系抓住把柄弹劾,到时候便只能被动挨打,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好了!诸位先生、同僚,我知道大家都很生气,但是我等现在不能冲动,只能暂时忍耐!”
眼看群情激愤,已经被贬为宛平县县丞的杨涟,一面强迫自己保持冷静,一面开口对众人道:
“程光阳此人,城府竟如此之深,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让咱们损失惨重,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个仇,咱们以后当然要报,但现在不行。”
“现在叶相国尚未到京,内阁还是方德清说了算,六科十三道,咱们的人又被大量替换,这种时候,我等若是直接与兴明社,与齐楚浙三党硬拼,只会是死路一条!”
左光斗闻言,立刻附和道:
“诸位,杨大洪说得不错,我等别无选择,唯有忍耐!忍过了今天,将来才有报仇的机会!”
听了杨涟和左光斗的话,原本喧闹的众人,总算慢慢安静下来。
只是纵然如此,他们心中仍旧愤愤不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