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正月。
在吏部尚书张问达、都察院左都御史赵南星的主持下,大明数年一度的京察大计,正式开始。
程光阳作为正四品官员,按例不需要参加堂审,只需要给皇帝上一份“自陈疏”,主动反省自己这些年的过失即可。
不过兴明社的其他社员,品级大多在正五品以下,所以全都得前往吏部衙门,参与堂审。
先前叶向高请程光阳营救杨涟、左光斗等人时,曾向程光阳许诺过,这次京察大计,东林党人不会故意针对兴明社。
叶向高对这个的承诺非常重视,再三嘱咐张问达和赵南星,让二人给兴明社成员留下的评语,尽量往好了写,不要让这些人在考核中被黜落。
对于此事,张问达和赵南星其实非常抗拒,但是叶向高的话,他们又不能不听。
二人于是私下请来汪文言,想让这位东林智囊,出个主意,看看能不能既不违背叶向高的指示,又能给兴明社的人穿小鞋、上眼药。
“泾阳公、高邑公,在下倒是有个办法。”
汪文言摸着下巴的山羊胡,眼睛滴溜溜地打转,思索片刻,低声说道:
“叶相国先前虽说答应过程光阳,不会黜落他们兴明社的人,可叶相国从没说过,不会把兴明社的人调出京师。”
“你的意思是……”
张问达和赵南星能身居高位,自然也不是愚昧之人,很快便明白了汪文言话中之意。
“没错,在下的意思,两位先生可以用升官的名义,将兴明社的那些骨干社员,悉数调出京城,让他们到地方上任职。”
汪文言得意洋洋道:“如此一来,兴明社在京师就没人了,只凭那程光阳自己一个人,他又能兴得起什么风浪?”
经过上回查封一事,兴明社如今尚有三百多名正式社员,其中委员会社员只剩三十几人。这三十几人,基本都和程光阳一起蹲过诏狱,所谓兴明社骨干,指的就是他们。
汪文言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利用张问达和赵南星手中的职权,将兴明社的这批成员,明升暗降,大量调出京城,以削弱兴明社在京城中的实力。
“好主意,好主意!”
听罢汪文言的计划,张问达、赵南星二人,思忖片刻,忍不住连声称赞。
…
京城内,因为京察大计的进行,整个官场厝火积薪、暗流涌动。
与此同时,距离京城上百里的辽东,同样也是一副风雨欲来的景象。
“经略,近来有许多‘夜不收’传来消息,奴酋最近正在集结兵马,犒军誓师,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出兵了。”
广宁城经略衙门,辽东巡按御史江秉谦,带着几个随从官员来到上司熊廷弼面前,忧心忡忡地禀报道。
熊廷弼闻言,皱眉道:“消息来源可靠吗?”
“应该不假,西边蒙古的宰赛,前几天也派人给咱们送信,说奴酋有可能向广宁发起进攻。”
宰赛是蒙古内喀尔喀五部的领主,这几年因为多次与努尔哈赤交战,败多胜少,与后金的仇怨极深。
对方送来的消息,自然多半是真的。
“呼……看来马上就有一场血战了。”
熊廷弼缓缓起身,吩咐江秉谦道:
“兆豫,你去将所有参将以上的武官,全部召集过来,就说本官有话要对他们交代。”
“是……”江秉谦点了点头。
熊廷弼是辽东经略,节制辽东一切文武百官,他的命令,广宁城内的武将们自然不敢不听从。
很快,以祁秉忠、马世龙、罗一贯、祖大寿、赵率教、刘渠、柴国柱为首的明军众将,便全部来到衙门大堂。
“诸位将军,本官今日召集大家过来,主要是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本官收到可靠消息,奴酋佟奴儿哈赤的大军,马上就要进攻广宁了。”
大堂中央,熊廷弼说到这里,慢慢挺直身子,昂头望着堂下众将,语气严肃道:
“自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出任经略,王师四路出兵,三路大败以来,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年了,这三年间,王师与奴酋交战,可以说屡战屡败,丢城失地……本官知道,很多官兵将士,包括你们各位在内,心中皆畏敌如虎,害怕与鞑子交战。”
“可是没办法,你们大家都是武人,吃的就是这口掉脑袋的饭,既食君禄,就要有为皇上马革裹尸的觉悟!说到底,鞑子也是人,并没有三头六臂,都是一样的血性汉子,凭什么你们就要怕他们?”
“如今鞑子又要来了,你们不要怕,都给本官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把那些鞑子挡在广宁城下!届时战事开始,本官会手持尚方宝剑,亲自带领标营,前往城头督战!谁若是敢当着我的面,逡巡退缩,本官砍他的脑袋!”
熊廷弼虽是一介文官,这番话却说得杀气凛凛,在场的十几名武将闻言,全都屏气凝息,不敢说话。
熊廷弼接着道:
“诸位,此战倘若能打赢,本官会替你们向皇上请功,封妻荫子,赏金赐银,自然不在话下!若是打输,大不了我熊某人陪着你们大家,一块死战到底,为朝廷殉忠!”
眼看熊廷弼对自己众人,说出如此推心置腹之言,祁秉忠、罗一贯、祖大寿、赵率教等人,立刻高声回应道:
“经略放心!到时候鞑子来一个,咱们就杀一个,来一对咱们就杀一双,我等要让他们知道,咱们大明的官兵不是吃素的!”
“哼!鞑子想破广宁城,除非老子手下的弟兄都死光了!只要老子还剩一个兵,就要替皇上守住城池!”
“人死鸟朝天!怕他什么,杀就完了!!”
眼看众将个个语带愤慨、满脸怒容,颇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气势,熊廷弼知道军心可用,原本颇为沉重的内心,总算稍稍感到安慰。
然而即便如此,对于接下来能不能击败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大军,保住广宁城不丢失,他心中却还是没底。
“但愿天佑大明,不要再重演赵宋故事……”
深深吸了口气,熊廷弼心中暗暗长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