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皎洁,如碎银般洒落庭院。贾珲养的乌云踏雪懒洋洋地躺在抄手游廊的青石板上,毛色光亮如缎。
兴元府今日才记了三十位八十老人。
其中有八个是八十三岁以下,身体康健的。
可他们都有家人,多不愿折腾长辈的。
踩着宵禁之前的点,全师爷苦着脸找上门来,“大人,今儿又有人上门给学生送礼了。学生不敢收,也不敢给人做保啊!”
贾故:“知道了,知道了,你同他们好好说说,总是要出两个人的。”
看着全师爷愁眉苦脸,贾故叹了口气,“让他们找两个家人陪伴,路上的花费都由府衙出。”
贾故这边想着敷衍。
却见林秀才捧着烫金信纸匆匆进来,额角汗珠滑落:“老爷,巡抚大人的信!”贾故接过信,看后将信纸重重掷向案。
内府派的人已经到了西安府北大院,那内府管事不知道哪得的信,竟然同赵巡抚说,“听闻有兴元府一福地,人长寿而多福禄。竟能以一府之地,凑齐为太上献寿之祥瑞老人。”
贾故连夜唤吴长家的进府,先去西安府拜访那信使管事。又召几位同知夜议。
汤同知很懂:“信使可是想要花销?是独看上我兴元府了,还是刻意为难?”
说罢,大家都盯着贾故了。
毕竟,人人都知他和赵巡抚是亲家。
赵巡抚被内宫刻意为难,贾故被挑出来使绊子也是有的。
贾故脸皮抽了一下,给其他人保证,“本官已经使人去了西安府,便是使些银钱,也不能连累诸位。”
郑同知,“我等皆仰仗大人行事。”
吴长家的舍了一千多两银子,
才得那内宫管事松口。“乾州江知州说的,兴元府自贾大人做父母官,就成了一片福地。年年都有八穗良谷,前些年给老圣人的,去年给当今的,以此养了千百老人。”
贾故:“……”
想骂人不知道骂什么。
去年隔壁兴安府只送了一只的绿毛孔雀!!!
他们大前年也是这样给太上送的!!!
还有年年送芒果的某些地方官!
总之,贾故觉得肯定不是自己的错。
贾故怒道:“好个江悦民!我可未曾为难于他,他竟然敢背后给我来一刀!”
回来报信的吴老三:“老爷,乾州离西安府最近,江知州素来巴结巡抚……而且,那内使酒过三巡,还说知道了咱们已经记下三十人……”
前十几日,各县府领了差事,于州、县、镇、村各处登记。
今日一早把结果送来知府府衙。
结果他们远在西安府,这就知道了?
贾故往衙门一瞅,只觉得谁都像内鬼!
眼看内使将至,贾故暗中留意,却未曾在府衙多说其他。
待吴长家同内使一起至兴元府。
贾故才得了一个勉强算好的消息。
吴长:“西安府知府不愿兴元府独领福地之名。
要陕西治下七府皆选福寿老人出来。
西安府特意挑了挑了三名八字祥瑞的。而榆林府知府也要出二人于太上、圣上尽忠尽孝。”
贾故这才笑道,“兴元府比不得西安府曾是龙起之地。只能随其后,与其他五府一齐出够五人了。”
“不过……”
贾故转而说起,贾故笑着赵巡抚的信使建议,“江知州为人我最清楚,他这人是最热心忠心的了。内府派大人前来。想来需要人护送老人。赵巡抚也需要进京给太上祝寿。不如叫江知州去。”
“这样一来,才能使老圣人和圣人明白,我陕西一道,无论是各府,还是直隶州,都是忠心一片啊!!”
如此,八十老人如何平安进京,该是他头疼的事了。
若他有本事把大明宫刻意为难的事办的漂亮。
贾故也不羡慕他出挑。
许是看在他之前那一千两银子给的痛快,那内府差遣来的管事只思索片刻,便同一旁巡抚衙门来的陪同说,“贾知府说的有理。”
此时虽是圆满,可贾故真怕这人把他当冤大头讹上了。诚惶诚恐的招待了两日,才像瘟神一样把人给送走了。
而十几日前给京城的信,这时候才得了许家快马加鞭的回信。
大女婿知道他心中所忧,并未废话。直言赵巡抚之前入京,被皇帝亲自召见。再之后那大明宫戴总管见他,脸色冷如腊月冰。
内宫议起太上皇贺寿之事。原定江南总督领差,戴总管却说天下众臣都愿为陛下孝顺太上皇尽一份心力,就这样把事摊下来。
竟直接让赵巡抚领了二十定额。多亏巡抚夫人从娘家那边使路子求皇太后说情,才减了一半。
除此之外,信中还说了,许家老太太之前给他堂弟买的龙禁尉衔,如今直接被戴总管安排去了大明宫太上那里当值之事。
原本以为多两门亲戚多两条路。
结果大家都很难呀……
内鬼没抓出来,贾故怕隔壁有耳,不敢骂天家斗法,伤及无辜。
喉结滚动半晌,才骂道,\"圣上孝心岂容某些居心叵测之人作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