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当所有人全都排斥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肯定就是不对的。”
小可在一旁补充,“这叫\"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当然,这个瘦弱女孩,也用她的坚强,帮比尔抵挡着言语恐吓。
可来势汹汹的人,早已不止一次地警告过她、离开教堂。
但教堂在她的心中,早已生了根。她也不走。
*
听到说,如今堂里已经连咸菜都吃完了,德西平生第一次感受到短缺的滋味。
这里并不象他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存在什么精神匮乏,而是人们同时也在承受着,物质缺乏的痛苦。
在德西至今的一生经历中,这无疑是巨大的考验。
比尔那里是没有钱的。罗马教会势力几年前就早已已经撤离,没有拨款、也不给他圣俸了,他没有收入来源。
如今堂里需要的一切,都符合那句口号: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比尔管理了这里多年,之前一旦有些许收入,就用于给村民们排忧解难。
教民的孩子出生、去世、举办葬礼等等,总得要些花费。还会去救济更穷的人。甚至去读书识字的铅笔本子,教堂都给过。
如今自力更生很难,比尔和小可这样教堂里的人,不是村民,没有被分配生产土地,不能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是没有收入的。
他们之前的生活来源,有一些是靠信徒资助。
德西也知道教堂在这里,越来越不受欢迎,所以没有人再资助他们。
比尔不肯走,就是不愿意失去这里。
而这几年开始,仅有的信徒被破几旧,被认定为走某派,被批斗。……
他知道,一百多公里外的另一所乡村教堂,那里的外国神父很早就被召回国了,剩下的是本土的。
不久以后,那里一夜之间毁于大火。
烧得很干净,里面的祭坛、圣物、书籍、画像、一切存在的痕迹全消失了。
比尔不想失去这座、他奉献过几十年的容身之地。德西能来,他很高兴。
这是上帝给他的考验,也是给德西的考验。至少这里现在有两个德国人,能护住这里了。
他经历过那么恶劣的战争环境,可以说世界上不会再发生,比那战场枪炮轰击、轰炸机肆虐的屠杀,更恶劣的事件了。
这里的老百姓很纯朴、善良,他们爱好和平。
他寄希望于,面对这样的动荡,只是一时的。
自己能再坚持坚持,也许哪天就过去了,村民们就没有这么大敌意,又都纷纷回来了。
*
饭后,小可收拾碗筷。德西上前就帮忙。
小可注意到他特别勤快。却不知道,德西在家里,是从来不干这些活的。算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虽然德西想和普通人过得一样。
但他成年后,家族又再崛起。需要给那些仆人提供工作机会,必须雇佣他们。
连贝莉·伊斯曼长大后,无论在家做小姐、还是嫁给德西做太太,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有仆人服务的。
而德西只有在大学、学院做学生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一员。
来到这里开启新生活,就代表着与过去资产阶级的一切作风决裂。凡事自理,不用女仆。
并且德国已开始使用洗碗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像洗碗这样的活儿,城堡女仆也会交给机器。
这里连电都没有,就别提用电器了。
对这刚接手的活儿,德西干得并不利索,有点儿慢。
小可也不急。静静地看他手势笨拙地、在水盆里一只只洗着,摞到一起。
她便在旁边拿着葫芦水瓢,把碗用干净的井水,再都冲洗一遍。
一注脏水不小心溅到德西的鞋子上。那种灰白拼色的反绒皮,很显整洁。水渍一落,德西抖都抖不干。
“哎呀!”
小可看着上面的水印,下意识地想用抹布去擦,又停住了。
“好像擦不掉。”
这鞋子虽然和绿色的解放鞋一样、穿孔系带,但一个是皮质,一个是布料。样式当然洋气时尚。
这是西德军队委托Adidas和puma等品牌生产,专为士兵训练设计的。有加固鞋头缝线和锯齿防滑底,耐用性?很强。
自从推出就受到青年学生欢迎,迅速地改成民用。
不仅轻便,鞋垫为猪皮贴pU棉,很舒适。德西带它来,是打算先穿个十年八年的。
没想到昨天被张山,先打击了他着装不合格。
德西顺着她的目光去看。再看看比尔脚上穿的,是一双显旧的皮鞋,也是从德国带来的,已经二十年了。
他想起张山说的,一路上看到过的人们穿着,便问。
“那种解放鞋,哪里有卖?”
“供销社。”
德西想到,若是比尔也换成穿这种鞋的一幕,那样子定然好笑。
“那我去买这种鞋。”
他嘴角扬起,笑了笑。小可抿着嘴,静静看着他。
德西本来就好看,笑起来更有一种,村民里很少见的儒雅。
之后德西进到卧室,打开小皮箱。
这只箱子不大,装了《圣经》、十字架,几本书,几支凌美钢笔,笔记本。
几件用来换洗的内穿衣服,贴身穿的内裤袜子。还有一大包糖果。
他本来是打算给这里很多孩子们的。见到一个,就给一个。
在西德,一个乡村牧师进入新牧区,通过赠送糖果,可以让大家尽快认识他。
可是没有想到,堂里的自己人,都困难到如此地步,是他首先要去帮助的人。
糖果也不多。但这几位都缺吃少喝有些日子了。当他拿出来时,所有人眼睛都放光,包括六十多岁的比尔。
袋子里好几种。
西德哈瑞宝金熊软糖风靡欧洲,是国民糖。瑞特斯波德?的方形巧克力。卡芬妮家的,加了蜂蜜和桑葚的黑色糖。
每个人都分了五颗,就只剩四分之一了。比尔让哈德里留一点儿。
要是一下子全都吃完了,这里,可没有这样的糖卖。
德西自己没有吃。
他看着连李婆婆含着糖的那双眼睛,都幸福地眯了起来,用带口音的汉语对他说。
“吓吓(谢谢)你了哦。”
德西微微一笑。不客气。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小可一小口一小口地咬着方巧克力,太好吃了。她望着德西的眼睛里长满了星星。被甜得笑眯眯的。
德西见了她可爱的表情,实在忍不住,手心里捏着的那块,本来想自己吃的。也给了她。
小可甜甜一笑。
“德西。德西。你真好。”
德西的心里涌起一种异样。他小小的给予,换来了少女这样真心的笑容。
天真无邪,又有点儿莫名的依赖。德西心里咂摸着那种感觉。
从未有过。
被需要地,如此迫切又真实。而他来,就是想尽可能地付出、给予的。
小可也不忘了叮嘱宁宁。
“我们今天吃了外国糖。不要出去跟人乱说哦。”
宁宁嘴里含着糖,享受地咂摸着。点头答应了。
他们的处境不妙,各种行事都要小心。
吃着糖,再一边聊着了解情况,就快傍晚了。
有糖吃,晚饭就没那么不饿,就先不吃了,省一顿。
明天做饭还是缺盐。小可只能去附近的村子里看看,能不能向村民要一点盐。
附近方圆有三四个村子,她要去距离最近的那个。
德西便说。
“我跟你一起去吧。”
他刚来,要多熟悉环境。小可很高兴地答应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堂来的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