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自己,也正是这个理念的拥趸者。他走来这里开启他的新生,也正是这样的想法。
如今,他拥有了自己深爱的妻子,有了用武之地,有令他感到心灵丰盈的生活。
今天,他和妻子的好友来家里做客,他很开心地直抒胸臆。
对这里的运动,他有浅显的理解。
还是那句话,他觉得人自身的价值,不会被社会或某种意识形态去定义。
比如,大和是一个革委会组长,运动积极分子。但是他本质善良、有干劲,想带动村民致富,把日子过好。
这种心性就是最质朴的,去追求人生意义。
李大和明白了他说的,很高兴。
“来,德,咱们就做好兄弟,带着洪山村,越过越好!”
他又看了一眼李玉园,这会儿眼睛里的友善很真诚,毫无芥蒂。
“无论哪一个阶级,共同搞建设的,就都是战友。”
看起来,今天的饭桌上可没有资产阶级小姐了。李大和和李玉园,也成了关系亲密的同志。
李玉园也很久没有这样开心了。
那些过往被驱逐、冷待的境遇,包括曾经被生产队长、大和冷嘲热讽的过去,仿佛在今晚,全都终止了似的。
李大和毕竟是性子直爽的年轻人,爱屋及乌,因为德西,护着毕可。
因为毕可喜欢李玉园,如今,又看李玉园顺眼了很多。
饭后,德西又去抓紧时间造车,李大和也根本不走,在一旁忙前忙后。
德西看着他这专注的模样,索性说。
“要不要我教你?”
李大和大喜过望。
“真的吗?行吗?”
“行。”
德西觉得,知识,没什么可以保留的。
他问了大和在高中都学了什么,看这位对电流、电路还有点基础了解,便给他讲了摩托车结构原理。
边动手,边学习。像艾徳勒克工厂里师傅带学徒一样。
简单的话语介绍,从废品堆里捡原材料、切割、焊接安装、走线。
一根粗管是排气管原形。几根细管扭曲着做油气线路。
李大和听得认真极了。
大队每天晚上都是有政策学习的,但是李大和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就是以后,他要压缩时间,常来这里,跟德西学这些!
看着这家伙求知若渴的眼神,德西拿出了杀手锏。
他已经修好的那台发电机 !
李大和眼睁睁看着德西用电线连接了一只灯泡。它亮了起来,比煤油灯要亮。
镇上国营单位、农场都通了电,村里还是只有煤油灯。
李大和看着眼前亮起的电灯,听德西介绍,现在这台发电机,就是那堆废品里的元器件改装的。
他再次惊讶地睁大眼睛。
“这个,能教我吗?”
德西笑笑。“行。”
这个小发电机将点亮几间房子里的电灯,并且,马上就可以实现在暖壶里烧热水了。
他俩在捣鼓这些,而饭后,毕可拉着李玉园进了储藏室。
那间,就是现在的牛棚。
小黄牛正在休息,一时睁大眼睛。不知道这两个女孩拎着一盏灯进来,鬼鬼祟祟地想干什么。
一开始李玉园除了看见牛和稻草,什么都没看到。
但她马上意识到,这间牛棚,牛的领地只占半间。
打开中间隔断的竹筒围栏,最里面是两堆小稻草垛子,从只容一人走入的缝隙里进去,是另一堆柴火垒的墙垛子。
上面盖着一大片化肥袋子布,是用好几个袋子剪开、缝成整体的。
小可把布掀开,把上面的柴火堆挪开。土地上有一大块板子,带个环。
里面是一个不大的地窖。
挪开木板,李玉园倒吸一口凉气。
地窖里面是堆得满满的书,大约有十个麻袋那么多。
分门别类。语言、历史、古代、现代、自然、地理、化学、物理。
书籍最底下用了木板,板子下和靠墙壁都垫了柴火堆、肥料袋的防雨布,用于隔离防潮。
这是德西整理出来的,他不想这些书被找到。
李玉园看了看,德语,法语,英语书,宗教书籍也有好多本。
她学的是英语,看到这些两年都没见过的书,她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舆论要求,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几旧\"。
一切外来和古代的传统文化,都是打击对象。
在京城发源地,李玉园的家首当其冲,家中所有书籍、西洋器物珍藏,早都被毁之殆尽。
而她现在能看到的,有很多人物传记、四大名着、历史书,茅盾、老舍的书,和一些早期刊物。
这都是被批判为\"大毒草\"的,知青里曾经有藏书的,都被要求交上去,后来不知所踪。
李玉园激动得掉眼泪了。抚摸着一本字迹清晰的英语书,舍不得放下。
“这些,是哪儿来的?”
小可低声介绍。之前教会管理时,教士们有来交流的。
教堂里曾有教书先生喜欢读书。她的写字算术都是那位先生教的。后来就,被轰走了。
比尔坚持不走,有一个隐形原因是,他要保下教堂、保下这个主的场所过往所有的历史。
他见过村里批斗地主,家里的书被搜出来扔进火堆。文物字画、古玩器具、连有点雅致古朴格调的生活用品,都被砸碎。
前两年看着形势不对,比尔便和毕可把书都搬进一间储藏室。用化肥袋子布裹着盖好。
那时候红兵来教堂搜查过,两人想尽办法不让他们找到,但差点被翻出来。
现在德西来了,他接过了保护的任务。又把它们转移到这间牛棚,将地窖墙壁地面都做了防潮。
前面还养了一只牛,放了两个并不打算用掉的稻草垛子隐藏。
现在大队已经不收书了。那阵子紧锣密鼓的行动告一阶段。但比尔知道不能掉以轻心。
要保护好这些书,直到它们在某一天,能被允许出现。
毕可之所以告诉李玉园,也是有十足的把握。这个姐姐跟别人不一样。她也爱书。
如果藏书只是为了藏,而不是让想读的人去读。
那藏的意义何在?
当然,她也信任李玉园。
此时看着李玉园激动得不得了的表情,毕可很理解。
“玉园姐。这是我们的秘密。”
“当然!”
以李玉园的性子。她不会跟任何人讲。包括和她关系还过得去的潘燕。
“以后你不是要来洗澡吗?那就过来看。”
“这些书,都不可以拿走。你知道的吧?”
“当然。我不会。”
李玉园知道厉害。她如果说漏嘴,或者带书回了宿舍。知青里但凡有一个人知道这里有这些书,都可能保不住了。
她就再也没得看。
如今,从小到大陪伴她的书都没了。这是她在这里,有了一座新的精神宝库。
在那些劳作的忍耐和辛苦之后,如果没有精神的慰藉,茫然一眼都看不到未来,长此以往,她会疯掉的。
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谢谢毕可了,存了这么多“粮食”,现在还肯分享给她。
“毕可。你们,包括毕尔叔叔,都太好了。你们很勇敢,很……”
李玉园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她低声说起了自己家,那些失去的。
“这是我们的共同守护了。”毕可握着她的手。
“一起保护它,留下它们。”
“嗯 !”
李玉园挑了两本,毕可说帮她放在外面保管,她每次来洗澡的时候,来了就能看。
看着李大和在前院还不走,毕可便和李玉园找个礼拜堂的小角落,就着煤油灯一起看书。
旁边还放着给洪宁缝的新棉衣、李婆婆也做了一半的针线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堂来的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