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平行世界的内容,所以,里面有些什么超前的内容,不要纠结,书里啥都有,哈哈哈)
1983年4月5日清晨六点十七分,南隅角村还泡在灰白色的海雾里。
木屋墙角的破渔网挂着露水,竹篓倒扣在地,灶台冷得能结霜。
陈岸睁开眼的时候,脑袋像被铁锤砸过,眼前闪着电脑蓝光,耳边是键盘敲到最后一下的脆响。
他记得自己倒在工位上,显示器还在跑代码,心跳停在凌晨两点零七分。
可现在,他躺在一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身上盖着发霉的旧棉被,墙头贴着褪色的妈祖画像,窗框漏风,吹得纸片哗啦响。
他坐起来,手撑住太阳穴,呼吸慢了半拍。
有痛感,这不是梦...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指节粗大,掌心有茧,胳膊上几道弯弯曲曲的白痕,像是被贝壳划出来的。皮肤晒成深褐色,手腕细得能摸出骨头。
这具身体十八岁,属于这个年代南隅角村最穷的一户人家。父母早亡,留下他带着两个年幼弟妹过活。米缸见底,盐罐空了半个月,靠捡贝壳、捞海菜换钱买粮。
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是直接魂穿过来的。
前世他是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连续加班三十六小时后猝死。
再睁眼,就成了这个连电灯都常断的渔村少年。原主的记忆零碎地塞进他脑子里:赶海、记账、被村支书训话、交公粮、换米条...生活像滩涂上的潮水,日复一日,退了又涨,涨了又退。
他翻过身,在床边摸到半本破笔记本。
封面写着“陈岸记事”,里面字迹歪歪扭扭:“三月廿九,捡紫贻贝四十七枚,换米一斤八两。”“四月初二,潮退得早,捞到半筐海葵,王麻子压价,只给三毛。”
笔迹是真的,记录也是真的。
他确确实实,活在这个1983年的渔村。
屋里没吃的,灶台冷着,水缸只剩半桶浑水。
明天要是再没收入,弟弟妹妹就得饿肚子。村里物资统一分配,全由村支书说了算。他这种无依无靠的孤儿户,排在最末等。
他捏紧笔记本,心里清楚:想活下去,就得找机会。
就在这时,脑子里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潮间带探索视野’。”
声音短促、机械,不带感情,像自动播报。
陈岸愣住。
他试探性地在心里默念:“签到。”
三秒后,同样的声音再次响起。
还是那句:“今日签到成功,获得‘潮间带探索视野’。”
重复了,但没有新奖励。
他明白了...他现在有一个系统,系统也已经绑定成功,每天只能签到一次,今天已经完成。
可那个“潮间带探索视野”是什么?
他闭眼,再睁,忽然觉得视线不一样了。
双眼微微发热,像是刚揉过似的,但看得格外清楚。窗外百米外的礁石群,缝隙里的动静竟也能看清,一只小螃蟹正从石缝里横着爬出,壳上沾着绿藻,腿脚分明。
正常人不可能看得这么远,更别说细节。
他心头一跳。
这不是幻觉。
这是有了金手指了!
他盯着远处,屏住呼吸,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片退潮后的滩涂上。
视野自动聚焦,泥地上的每一处凹陷、每一道水痕都清晰可见,甚至能分辨出哪些地方刚被海水冲刷过,哪些是昨夜留下的脚印。
这能力,对赶海的人来说,简直是开了天眼。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
看来,老天没让他白来一趟。
这具身体穷得叮当响,但他有系统,有脑子,还有前世拼出来的抗压本事。只要稳住,别冒头,一点一点攒资源,总能翻身。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签到渔村,我靠系统逆袭成海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