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啼哭声、妻子的温言软语、母亲在灶间忙碌的声响……这些曾经寻常,却在荒岛日夜思念的家的声音,如今如同甘泉,滋润着张西龙疲惫的身心。他给儿子取名“张海洋”,既纪念那场生死航程,也寄托着对大海难以割舍的情怀。
小海洋的满月酒,办得格外热闹。几乎整个山海屯的人都来了,张家院子里摆开了流水席。王梅红和林爱凤拿出了看家本事,炖了香喷喷的鹿肉,蒸了满笼的海蛎包子,炸了金黄酥脆的小黄花鱼,还用张西龙从县里带回来的稀缺白糖拌了凉菜。乡亲自带碗筷,送上几个鸡蛋、一包红糖或者一块花布作为贺礼,情意远比礼物本身厚重。
席间,众人围着张西龙、大壮和赵小山,听他们讲述荒岛求生的惊险历程。当听到他们用自制的弓箭猎获麂子,用燧石矛捕捉大红友鱼,智斗野猪,最后凭借亲手打造的木筏穿越风暴归来时,无不啧啧称奇,赞叹连连。
“西龙啊,你这经历,写成书都有人信!”老支书马德福拍着张西龙的肩膀,感慨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往后咱们屯,还得看你带头哩!”
张西龙憨厚地笑着,给老支书敬酒,心里却清楚,过去的传奇已经翻篇,未来的路需要更扎实的规划。满月酒过后,他召集了家庭核心成员以及大壮、赵小山,在他家那间宽敞的堂屋里,召开了一次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会议”。
炕桌上铺开了一张张西龙自己用铅笔绘制的、略显粗糙却内容详尽的规划图。众人都围拢过来,神色认真。
“咱们这次开会,就一个目的,” 张西龙用一根细木棍指着图纸,目光炯炯,“把往后三年,咱们要干的事,捋清楚,定下来!咱们要海陆并进,三条腿走路,把根基扎牢!”
他首先指向图纸上代表海洋的部分。
“第一条腿,海上捕捞。这是咱们的老本行,不能丢,但要变个法子。”
他详细分析:“‘海龙号’没了,教训深刻。新船,我的想法是造两条稍微小一点的,大概二十吨左右,比‘海龙号’灵活,造价也低些。一条由我、大壮、小山来操控,主攻近海和咱们熟悉的外围渔场,比如碗礁岛、二道礁这些地方,稳扎稳打。”
“那另一条呢?”张西营问道。
“另一条,”张西龙看向大哥,“哥,你来当船长!带上栓柱、铁柱他们几个可靠的兄弟。你们这条船,不跑远,就在沿岸和海湾作业,主要下挂网、放延绳钓,搞些经济价值高的海货,比如对虾、梭子蟹、黄花鱼,供应县里和周边的市场。这样,咱们近海远海都有收入,风险也分散了。”
张西营听了,眼中放光,他早就想独当一面了,立刻重重地点了点头:“成!这个我能干!”
张西龙继续补充:“船的设计我琢磨了,要吸取‘海龙号’的教训。船头要更尖,破浪性好;船身要加强龙骨和肋骨;还得留出位置,以后有钱了,还得装上探鱼仪和电台,这是咱们的眼睛和耳朵,不能少!” 他虽然暂时买不起新的,但这个目标必须明确。
资金方面,他估算了一下:“卖掉之前存的鹿茸、豹皮和一些皮子,加上家里的积蓄,应该够造第一条船和买一台二手的柴油机。第二条船的钱,得靠第一条船赚出来,或者用养殖场的收入慢慢贴补。”
接着,他的木棍移向图纸上代表山林的部分。
“第二条腿,山林养殖。这是咱们新开辟的财路,要扩大,要搞出名堂!”
他指着后山养殖场的区域:“现在鹿、羊、牛、猪都有了基础。下一步,一是要扩大种群,优选优育;二是要深加工!光卖原料不行。”
他提出具体计划:“鹿茸,咱们可以试着联系更大的药材公司,或者看看能不能做成鹿茸酒,附加值更高。鹿肉、野猪肉,除了鲜卖,可以做成熏肉、肉干,能存放,卖得更远。皮子硝制好了,也能找更好的销路。我听说南方有些厂子收这个。”
“还有,”他目光扫过众人,“光靠咱们自家这几个人,规模到底有限。我的想法是,成立个‘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众人都有些新奇。
“对!”张西龙解释道,“就是联合屯里几户信得过、也想干的人家,比如赵老蔫家、海生家。咱们提供种苗、技术,他们负责日常喂养管理,产出按比例分成。这样既能快速扩大规模,也能带着乡亲们一起挣钱,大家绑在一条船上,劲儿往一处使!”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吃独食不香,共同富裕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他的木棍点在了图纸角落,那片被仔细圈起来的参园上。
“第三条腿,参园。这是给子孙后代留的‘绿色银行’,急不得,但要更精细!”
张西龙语气郑重:“参园的管理不能松懈,除草、遮阴、防病,一样都不能马虎。我打算再去县里或者更远的地方,找找有没有关于人参种植的书或者资料,咱们得科学种植,不能光靠老经验。”
“另外,”他想起荒岛上发现燧石的经历,“咱们这山里,宝贝多。以后进山,除了打猎,也要多留意有没有别的值钱的药材、山货,比如天麻、五味子什么的,发现了就记下来,能移栽的移栽,不能移栽的也知道地方,细水长流。”
张西龙条理清晰、眼光长远的规划,仿佛在众人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蓝图。海上,两艘渔船扬帆起航,耕海牧渔;山中,养殖场规模扩大,六畜兴旺;参园里,人参苗茁壮成长,静待丰收……海陆并进,三条腿稳稳站立!
“好!好啊!”张改成老爷子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二龙,你这脑子,真是活络!就这么干!爹支持你!”
“对!就这么干!”张西营、大壮、赵小山也群情激昂,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大干一场。
林爱凤抱着孩子,看着自信沉稳、挥斥方遒的丈夫,眼中充满了自豪与爱意。她知道,她的男人,从来就不是池中之物。
王梅红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连连说:“俺这就去给你们烙饼,吃饱了好干活!”
这次家庭会议,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正式吹响了张西龙事业新征程的序曲。目标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一步步将梦想照进现实的艰苦创业过程。
有了清晰的方向,所有人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充满了干劲儿。张西龙知道,前路依然会有艰难险阻,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不再是孤身奋战,他的身后,有支持他的家人,有信任他的兄弟,有可以依托的家乡。他从大海和山林中汲取的力量,将支撑着他,在这改革开放的春潮初涌的年代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也属于山海屯的崭新天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