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将你的粮食撒到水面,
因为日久必能得回报。
将资财分作多份投入,
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遭遇什么灾祸。
云若充满水气,就必降雨在地上;
树无论向南倒或向北倒,倒在哪里,就躺在哪里。
若过分观察风向,就不撒种;
若过度研究云势,就不收割。
你不知道风的路径,也不知道胎儿如何在母腹中成形,
同样,你也不能测透造万物的神的作为。
早晨要撒种,晚上也不要歇手,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能成功——
或是这样,或是那样,或是两者同样好。
光本是美好的,眼见日光也是快事。
人无论活多少年,都当快乐享受;
但也要记得,将有黑暗的日子来临,
而且这样的日子必多。所要来的都是虚空。
年轻人啊,趁你年少时当欢乐,
在青春的日子里使心欢畅,
行你心所愿行的,看你眼所爱看的;
却要知道,为这一切事,神必审问你。
所以你当除去心中的愁烦,除掉身体的苦痛,
因为年少和强壮本是虚空,却也是神赐的机会。
——————
这段经文是《传道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它从对“虚空”的感叹,转向了在承认虚空和未知的前提下,一种积极、智慧且充满盼望的人生态度。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在不确定的世界中如何自处的清晰蓝图。
核心要义:在未知中“积极行动”,在结果上“坦然交托”
这段经文的核心智慧在于它精彩地平衡了人的主动性和谦卑顺服,可以概括为“尽人事,听天命”的升华版。
1. 积极的冒险与耕耘(“当将你的粮食撒到水面”)
- “撒种”是一个关于投资的经典比喻,意味着付出、行动和冒险。将珍贵的“粮食”撒向看似无定准的“水面”,是鼓励我们不要因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无论是事业、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有勇气进行看似回报不确定的投入。
- “分作多份投入”是现代投资学的核心原则——分散风险。这提醒我们,在生活和事业规划上,不要将所有希望孤注一掷,要保持一定的弹性。
2. 拒绝完美主义的瘫痪(“若过分观察风向,就不撒种”)
- 这是对优柔寡断和过度分析的经典警告。等待“完美时机”可能意味着永远无法开始。智慧不在于等待所有条件都具备,而在于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凭借已有的智慧和勇气做出决策并行动。
3. 对未知的敬畏与接纳(“你不能测透…神的作为”)
- 经文用“风的路径”和“胎儿的成形”比喻生命的奥秘和世界的复杂远超人的理解。真正的智慧是承认并接纳这种“未知”,而不是妄想掌控一切。这使我们从“必须完全掌控结果”的焦虑中解放出来。
4. 活在当下的喜乐与责任(“趁你年少时当欢乐…神必审问你”)
- 这是对“享受生活”最深刻的诠释。它并非鼓励放纵,而是在提醒:快乐是正当的,是神赐的恩典,应当欢然享受;但同时,我们享有自由,也需为这自由向生命的主宰负责。这是一种带着责任感的、清醒的喜乐。
现代启示:如何应对不确定的人生
这段经文对活在焦虑、内卷和选择爆炸时代的我们,是极佳的“解药”和行动指南。
- 职业与创业:拥抱“精益尝试”的心态
- 敢于“撒种”:有一个好的商业或职业想法?不要等做出完美的百年大计。可以采取最小化可行产品(mVp)的方式,小步快跑,大胆假设,小心验证。这就是“早晨要撒种,晚上也不要歇手”的现代实践。
- 避免“分析瘫痪”: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过度调研反而会让人寸步难行。设定决策时限,收集关键信息后,勇敢地行动,在行动中学习和调整,这远比停滞不前更有成效。
- 个人成长与投资:实践“多元投入”的策略
- 分散你的“资财”:这不仅指金钱投资,也包括时间与精力的投资。不要只专注于一个技能或一条路径。培养多元兴趣,构建多维能力,这样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增强抗风险能力。这就是“将资财分作多份”。
- 定期“复盘”但不纠结:行动后要反思(收割),但不要为某个“失败”的决策过分懊悔(树倒在哪里,就躺在哪里)。接受结果,汲取教训,然后继续前行。
- 心态修养:培养“尽力后的坦然”
- 管理可控的,交托不可控的:将你的精力聚焦于你能控制的事情——你的态度、你的努力、你的行动。对于结果、他人的反应等不可控因素,学习坦然交托,避免不必要的内耗。这能极大地缓解焦虑。
- 平衡“未来规划”与“当下欢愉”:努力为未来打算是明智的,但不要牺牲当下的全部幸福。在工作之余,刻意地、有意识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与亲友相聚,培养爱好,欣赏自然。这是对神所赐生命的积极响应。
总结而言,传道者给我们描绘的,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也不是消极的悲观,而是一种建立在真理之上的、充满韧性的现实主义人生观: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掌控所有结果,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被动和恐惧。恰恰相反,我们更应勇敢、智慧地积极行动,尽上自己的本分,同时,以谦卑和感恩的心,接纳一切结果,并享受行动过程中每一个当下的恩赐。
这种“积极行动,坦然交托”的态度,或许是我们在虚空中寻得意义、在劳碌中享有喜乐的关键所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圣经21世纪GQ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