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开张那日,选在了城南一处临街的铺面,门面不算阔气,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门楣上挂着块新漆的木匾,上书“大明见闻报”
天刚蒙蒙亮,铺面外就支起了两张长桌,桌上码着一摞摞崭新的报纸,油墨的清香混着纸张的草木气,在晨风中微微飘散。旁边还摆着几个木架,上面挂满了裁成方块的粗纸,每张纸上都画着简单的图画:有歪歪扭扭的“人”“口”“手”,旁边配着小人儿抬手、张口的模样;有“日”“月”“山”“水”,画着太阳圆圆、月亮弯弯、山尖尖尖、水流潺潺。这些都是朱允熥让人照着后世开蒙的法子画的识字图,用最浅显的方式教孩童认字。
小刘子带着几个机灵的伙计在铺面前张罗,见时辰差不多了,朝街角招了招手。
立刻有五六个半大的孩子跑了过来,个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褂,手里捧着折叠好的报纸,正是朱允熥特意招来的报童。为首的是个名叫狗剩的少年,嗓门亮得像铜铃,接过小刘子递来的铜板,攥在手里掂量了掂量,脆生生喊了一嗓子:“卖报咯!卖报咯!‘大明见闻报’今日开张,一文钱一份,看农桑新令,瞧新鲜事儿哟!”
其余几个报童也跟着吆喝起来,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就吸引了不少路过的行人。
“这‘报纸’是啥物件?”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着桌上的纸。
伙计连忙拿起一份递过去:“客官您瞧瞧,这上面印着朝廷的新规矩,说是要兴农桑、减赋税呢!还有各地的新鲜事,字儿清楚,还有画儿!”
货郎不识字,却被报纸上印着的小插图吸引了,犹豫了一下,掏出一文钱买了一份,想带回家给识文断字的儿子瞧瞧。
旁边一个穿长衫的秀才也凑了过来,拿起一份报纸细细翻看,看到头版的农桑政令,微微点头:“这政令写得倒明白,寻常百姓也能看懂几分。”翻到后面,目光忽然停在右下角那处用朱砂标出的小字上,眉头一挑,“哦?还有这等事?某部侍郎的家眷……借祈福之名与人私会?这说的是谁?”
他声音不大,却被旁边几个好事的人听见了,纷纷凑过来要看。“在哪儿在哪儿?”“啥私会?莫不是……”
报童狗剩耳朵尖,见众人感兴趣,立刻拔高了嗓门:“哎——都来看都来看!报纸一角有秘闻!礼部储大人的夫人,去佛堂可不是烧香哟,是会情郎呢!那情郎左撇子,虎口还有疤,啧啧,这热闹事儿,错过可就没啦!”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储侍郎?是礼部的储可求吗?”
“他夫人看着端庄得很,竟能干出这等事?”
“佛堂里私会?这也太不像话了!”
“怪不得前些日子总见她往城西佛堂跑,原来是这么回事!”
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少人原本只是好奇,听了这“猛料”,都掏出钱来要买报纸,想亲眼看看上面写了什么。短短半个时辰,桌上的报纸就卖出去了大半。
皇宫,御书房。
老朱正捏着一本奏折,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嘴里嘟囔着:“这帮子官油子,写个折子跟裹脚布似的,絮絮叨叨没个正经!”说着,就想把奏折往旁边一扔。
旁边侍立的王景宏眼疾手快,忙递上一杯刚沏好的茶:“陛下息怒,喝口茶润润喉。对了,今儿个京里小殿下‘报社’开张,奴才让人取了一份,陛下要不要瞅瞅?”
老朱刚把一本写得云里雾里的奏折扔到一边,眉头还拧着没松开,王景宏就轻手轻脚地捧过一叠纸来:“陛下,这就是淮王殿下办的那‘大明见闻报’,今日头一遭面世,奴才给您取了一份来。”
老朱拿起报纸,先是扫了眼头版的农桑政令,点点头:“嗯,这写得倒明白,比那些奏折清楚。”接着往下看,眼神在那些识字图上顿了顿,嘴角撇了撇,“这画儿跟街头小儿涂鸦似的,也能拿出来卖钱?”
王景宏在一旁赔笑:“陛下有所不知,这是给不识字的百姓看的,简单好记,听说卖得还挺俏。”
老朱没再接话,手指继续往下划拉,眼看就要翻完了,王景宏在旁边轻轻咳嗽一声,用眼角余光瞟了瞟报纸右下角:“陛下,这儿还有段小字,瞧着倒有几分意思。”
老朱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起初还漫不经心,等看清上面的字,眼睛倏地瞪圆了,像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他把报纸往桌上一拍,手指点着那段字,声音都拔高了:“嘿!这叫什么事儿!礼部右侍郎储可求?他媳妇?借着拜佛的由头,跟野男人私会?”
王景宏低着头,憋着笑,瓮声瓮气地应道:“报纸上是这么写的,还说那男子左手虎口有疤,瞧着像是真有其事。”
老朱摸着下巴,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先是眉头紧锁,像是在动怒,可没过一会儿,嘴角竟微微翘了起来,眼神里透着股子“吃瓜”的兴奋:“储可求这老小子,平日里看着板板正正的,一口一个‘礼义廉耻’,合着自家后院先着火了?”
他站起身,在御书房里踱了两圈,一边走一边念叨:“这佛堂是什么地方?清净地儿啊!他媳妇倒好,敢在那儿干这龌龊事,胆儿也太肥了!”
念叨着念叨着,他忽然停下脚步,转头看向王景宏,语气里带着点幸灾乐祸,又掺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同情:“你说储可求这日子过得……啧啧,在外头当差,回家还得被媳妇蒙在鼓里,这绿帽子戴的,怕是全京城都要知道了,他还得装着啥都不知道,这滋味,想想都替他牙酸。”
王景宏忍着笑,附和道:“陛下说的是,储侍郎这回怕是脸上无光了。”
“无光?他那是脸上无光吗?他那是后脑勺都要被人戳破了!”老朱一拍大腿,忽然觉得这报纸有点意思,“咱乖孙写报纸,连朝廷命官的家丑都往外抖。”行啊,这小子不声不响,倒整出这么个新鲜玩意儿,还挺会找乐子。老朱拿起报纸,又把那段话看了一遍,咂咂嘴,“不过话说回来,储可求也真是可怜,管不住媳妇,还得被全京城的人笑话,这官当的,窝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熥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