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民兵遍地织罗网,乡村为基围敌城
云蒙山的春耕刚过,田埂上的新苗还没长齐腰,王铁柱就在各村的打谷场上忙活开了。他让人把兵工厂淘汰下来的老旧步枪、土制手榴弹搬到场院中央,堆成小山,周围挤满了扛着锄头、握着镰刀的百姓。
“这些家伙,以前是咱部队用的,现在换新的了,就留给乡亲们。”王铁柱站在石碾上,声音洪亮,“谁愿意参加民兵,拿起家伙保家护院,打鬼子、保粮食,这些枪就给谁!”
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河西村的老猎户张老汉第一个站出来,抖着手里的猎枪说:“俺打了一辈子狼,打鬼子也不含糊!这步枪虽旧,总比猎枪厉害,给俺一支!”
有了带头的,乡亲们纷纷响应。王家峪的年轻人几乎全报了名,连几个妇女都凑过来,说要学埋地雷、送情报。陈二牛带着老兵们当场教学,教大家怎么拉枪栓、怎么扔手榴弹,打谷场上的枪声、喊叫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过年。
没过几天,云蒙山周边的二十多个村子,都成立了民兵队。王铁柱给每个民兵队配了十条老旧步枪、二十颗土制手榴弹,还有两个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兵当教官。他特意交代:“民兵队不用跟鬼子硬拼,就守着村子,看到小股鬼子就袭扰,看到汉奸就收拾,把村子变成鬼子进不来的堡垒。”
张老汉的民兵队刚成立就立了功。三个日军进山抢粮,被放哨的民兵发现,张老汉带着人在山路旁埋了五颗土雷,自己则带着步枪躲在树上。等日军走到雷区,“轰隆”几声,炸倒一个,剩下的慌忙逃窜,被树上的张老汉一枪一个撂倒。消息传开,各村的民兵腰杆都硬了,说:“咱老百姓手里有枪,鬼子也没那么可怕!”
除了民兵,王铁柱还把游击队扩编了三倍。赵大山以前带的游击队只有五十人,现在分成了五个小队,每个小队都配了两具旧火箭筒、一挺“铁扫帚”机枪,用的都是部队换装下来的装备。他给游击队定了规矩:“打起麻雀战,像麻雀一样,啄一口就飞,让鬼子抓不着、打不着,整天不得安宁。”
游击队的“麻雀战”很快让日军尝到了苦头。他们在日军的巡逻路线上埋地雷,炸得鬼子不敢单独走路;在据点附近的树上设了望哨,鬼子一出动就敲锣报信,各村的民兵和部队能提前准备;甚至趁鬼子吃饭的时候,往据点里扔几颗手榴弹,炸得他们饭都吃不安稳。
有次,日军一个小队去石桥镇扫荡,刚进镇口就被游击队的冷枪打懵了。子弹从屋顶、墙缝、树后飞出来,打倒几个鬼子后,游击队就没了踪影。等鬼子追到村东头,村西头又响起枪声;追到村西头,村北头的手榴弹又炸了。折腾了一天,鬼子没抓到一个游击队员,自己却死伤了十几个,灰溜溜地退回了据点。
“这麻雀战,比正规仗还管用!”赵大山在总结会上说,“咱人熟地熟,鬼子进来就像掉进了泥潭,怎么走都不自在。”
王铁柱知道,光靠自己的部队和民兵还不够,得联合晋省其他的八路军部队。他派通讯员带着地图和作战计划,去联络晋西、晋中根据地的部队,提议“分片包干,协同作战”——你打你的运输线,我端我的小据点,相互策应,让日军顾此失彼。
晋西的独立团最先响应,派来一个营的兵力,配合陈二牛的一营,打掉了日军在汾河边的三个据点,把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晋中游击队则和赵大山的小队联手,袭扰正太铁路,让日军的火车三天两头停运。
联合行动的效果立竿见影。日军原本能集中兵力“清剿”一个根据地,现在却被各处的战斗拖得分身乏术。你在晋西刚调集兵力,晋中就打起来;你去晋中增援,云蒙山这边又端了你的据点,像被无数只手拉扯的绳子,很快就撑不住了。
兵工厂的老旧武器,在民兵和游击队手里发挥了大作用。那些被淘汰的步枪,虽然射程近、容易卡壳,但对付小股鬼子足够了;旧火箭筒虽然威力不如新的,却能吓唬住伪军,让他们不敢轻易出动。周先生还让人给这些旧武器做了改造,给步枪换了新枪栓,给火箭筒加固了炮管,让它们更好用。
“别小看这些老伙计。”周先生拿着一把修好的旧步枪,对民兵教官说,“当年咱用这枪打跑了多少鬼子?现在交给民兵,照样能发光发热。等将来根据地扩大了,这些就是咱的预备力量。”
随着民兵和游击队越来越活跃,农村渐渐成了八路军的天下。日军只能龟缩在县城和大据点里,不敢轻易下乡,连粮食都抢不到了。各村的百姓则在八路军的保护下,安心种地、生产,还组织了农会、妇女会,支援前线——男人送公粮、抬担架,女人做军鞋、缝棉衣,孩子们站岗放哨,整个根据地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地运转着。
王铁柱站在山梁上,望着远处连成一片的村庄,心里格外踏实。他想起总部说的“农村包围城市”,现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农村是根,百姓是本,把根扎在农村,把本固在百姓心里,哪怕日军占着城市,也迟早会被这千万双来自农村的手,一点点推倒。
这天,陈二牛带着一营和晋西独立团的部队,又端了日军的一个据点。捷报传来时,王铁柱正在给新加入的民兵发枪。他举起一把旧步枪,对大家说:“看,鬼子的据点越来越少,咱的队伍越来越大。只要咱守住农村,联合起来,总有一天,能把城里的鬼子赶出去,让整个晋省,都回到咱中国人手里!”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欢呼声在山谷里回荡,像一曲充满希望的歌谣。远处的兵工厂里,新造的步枪正源源不断地送出来;各村的打谷场上,民兵们的训练声此起彼伏;游击队的身影穿梭在山林间,像一把把锋利的小刀,不断切割着日军的占领区。
王铁柱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看到了方向——以农村为基,以民兵为翼,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力量,用麻雀战、游击战织成一张大网,把城市里的鬼子困在网中央,直到他们窒息、消亡。而这一天,正在一步步靠近。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1937年的日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