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听客,今儿个咱说一段奇闻!这故事可是那孙太白先生亲口所述,讲的是他曾祖父年轻时在南山柳沟寺读书遇鬼的惊魂夜——您各位且静坐,听我细细道来!
话说那年麦收时节,金浪翻滚,孙家曾祖父收拾书卷回乡帮忙。在家住了十来日,眼见农事稍缓,这日晌午便背着书箱往回赶。
待他赶到柳沟寺时,日头已西斜,推开书房门——好家伙!但见案头积灰足有半指厚,蛛网纵横如罗帐,窗棂上吊着的蜘蛛竟有铜钱大小!
咳咳咳!曾祖父被灰尘呛得连退三步,赶忙唤来小沙弥:快取扫帚掸子来!这屋里都能种白菜了!
主仆二人洒扫擦拭,直忙到月上柳梢头,才把这书房收拾出个模样。
但见窗明几净,书案生辉,曾祖父满意地捋须点头道:这才是个读书的所在!
您道这书房何等格局?原是寺里最清幽的东厢房,三面开窗,正对着一片竹林。当间儿摆着张花梨木书案,靠墙置着藤编卧榻,门上悬着湘竹帘子——端的是个清修佳处!
曾祖父铺开蓝花布卧具,栓好门闩,吹熄油灯躺下。
只见月光如水银泻地,透过窗纱映得满室清辉。他望着竹影在粉墙上摇曳,耳听得远处梆子声隐隐,翻来覆去竟无睡意。
忽听得轰隆隆——好似春雷滚地,山门猛然震响!
曾祖父暗忖:必是守夜和尚偷懒,忘了落栓。
才转念间,那怪声竟越来越近,裹着飞沙走石噼里啪啦砸在窗纸上。但见房门一声豁然洞开!阴风卷着落叶呜咽而入,吹得书页哗啦啦乱翻。
曾祖父惊得坐起,忽闻铿!铿!铿!好似铁靴踏地,一声重似一声,分明朝着卧房而来!
这脚步声古怪得很——时如重锤击石,时如钝刀刮骨,在空寂的寺院里激起阵阵回声。
说时迟那时快,卧房门闩断裂!但见门缝里先探进一只青黑色的巨爪,指甲弯曲如钩,带着泥污腥气。
随即整个门板被挤得吱呀作响,一个黑影弯腰钻入——好个狰狞大鬼!
身高足有九尺,头顶几乎蹭到房梁。面皮似那百年老鸦,皱纹里嵌着暗绿斑痕;双眼大如铜铃,射出幽幽蓝光;血盆大口一张,露出三寸长的疏齿,舌头搅动时呵喇喇如磨盘转动,震得四壁灰尘簌簌下落!
诸位!若换作常人早吓瘫在地,可孙家曾祖父毕竟是个胆识过人的!眼见那鬼物伸出枯枝般的巨爪抓来,他把心一横:横竖躲不过,不如拼个死活!
他暗中摸到枕下防身的佩刀,地抽刀出鞘,使尽平生力气劈向鬼腹!
这一刀下去,当啷啷好似砍中了石瓮!那鬼吃痛暴怒,吼声震得屋瓦乱颤,改爪向人身扑来。
曾祖父急向里床一滚,鬼爪只扯住蓝花布被,一声连人带被掼到地上!
那鬼攥着被子似有不甘,在屋里乱撞一通,这才地穿门而去!
曾祖父随着被子坠落,趴在地上大叫,家仆们闻声举着火把赶来,但见房门紧闭如初,于是砸开窗户跳进去。
众家仆见主人瘫在地上浑身发抖,嘴唇青紫说不出话,于是将其扶到床上灌了半碗热茶,这才断断续续讲出经过。
众人掌灯细看——哎哟!那床锦被正死死卡在门缝里,扯出来一看,上面留着五个窟窿,每个都有海碗大小!再验门板,赫然可见五道爪痕深透木背,带着股腥臭的黑水缓缓渗出。
待到天亮后,曾祖父说什么也不肯多留,背着书箱跌跌撞撞奔下山去。
后来寺里和尚来送遗落的物件,问起那夜动静,只合掌道:荒山野寺,难免有些精怪作祟。施主那刀上沾着黑血,怕是伤了它的根本,再不敢来了。
这正是:书生仗剑斗幽冥,鬼爪留痕证异闻。要知世间稀奇事,且听下回再分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聊斋志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