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办公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诗雅雨趁着午休时间,拿出手机翻看着一本冷门作家的散文集——这位作家以细腻的笔触描写江南水乡的日常,文字里满是她熟悉的家乡味道,是她偶然在旧书市场发现的“宝藏”,身边很少有人知道。
“你也喜欢林砚的作品?”
清朗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诗雅雨吓了一跳,手机差点从手里滑落。她抬头一看,章鹏正站在她的工位旁,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眼神里带着几分惊喜。
“章总,您也知道林砚?”诗雅雨有些意外,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林砚的作品发行量很少,甚至没有电子版,她身边的朋友都没听过这个名字,没想到章鹏会认识。
“当然知道,我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他的书。”章鹏笑了笑,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语气自然得像是在聊老朋友,“他的《水乡记事》我翻了不下三遍,里面写的苏州评弹、巷弄里的桂花糕,还有雨天撑着油纸伞的场景,特别有画面感。尤其是那篇《外婆的灶台》,我每次看都能想起小时候奶奶做饭的样子。”
诗雅雨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外婆的灶台》是她最喜欢的一篇,里面描写的“灶台上的搪瓷碗、蒸锅里的糯米团、奶奶掀开锅盖时的白汽”,和她记忆里母亲做饭的场景一模一样。她激动地说:“我也是!那篇我看一次哭一次,总觉得他写的不是别人的外婆,就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还以为没人知道他呢,没想到您也喜欢。”
“他的文字太细腻了,不喜欢热闹的人可能更容易被打动。”章鹏看着她兴奋的样子,眼底泛起温柔的笑意,“我家里还有他早期的一本短篇小说集,市面上已经买不到了,下次带来给你看看。”
“真的吗?太谢谢您了!”诗雅雨的心里满是欢喜,这种找到“同好”的感觉,让她觉得格外亲切。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小众喜好”,竟然会和章鹏重合,这种巧合,让她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悸动。
这件事之后,诗雅雨发现,她和章鹏之间的“巧合”越来越多。
周五晚上加班后,章鹏送她回家。车子行驶到半路,车载音响里突然响起一首舒缓的民谣,熟悉的旋律让诗雅雨瞬间愣住——这是她最喜欢的独立乐队“雾岛”的歌,他们的作品很少被主流平台推荐,她也是偶然在一家小众电台里听到的。
“您也喜欢‘雾岛’?”诗雅雨转头看向章鹏,语气里满是惊喜。
“嗯,他们的歌很治愈。”章鹏的目光依旧看着前方路况,手指轻轻跟着旋律敲击着方向盘,“尤其是这首《晚风》,我每次开车遇到堵车,听着这首歌就觉得烦躁会少很多。他们去年在小剧场有场演出,我还去看了,现场氛围特别好。”
诗雅雨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去年也想去那场演出,可惜因为要准备毕业论文,最终没能成行。她有些遗憾地说:“我去年也想去的,可惜那时候太忙了。他们的歌里总有种安静的力量,每次我觉得累的时候,听一听就会好很多。”
“以后他们再有演出,咱们可以一起去。”章鹏的语气自然,像是随口一提,却让诗雅雨的心跳瞬间加快。她看着窗外掠过的霓虹灯光,心里满是雀跃——原来他们不仅喜欢同一位作家,还喜欢同一支乐队,这种“灵魂契合”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奇妙。
更让诗雅雨觉得巧合的是,连饮食习惯上,他们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周一中午,诗雅雨像往常一样,在公司楼下的轻食店点了一份鸡胸肉沙拉。她不喜欢吃太油腻的食物,午餐习惯以清淡为主,身边的同事大多喜欢吃重油重盐的外卖,很少有人和她一样。
她刚找好位置坐下,就看见章鹏端着一份和她几乎一模一样的沙拉走了过来。“这么巧,你也喜欢吃这家的沙拉?”章鹏笑着在她对面坐下,拿起叉子叉了一块西兰花,“我最近在健身,午餐习惯吃清淡点,这家的鸡胸肉做得很嫩,不会柴。”
诗雅雨看着他面前的沙拉——同样的鸡胸肉、同样的西兰花、同样的千岛酱,甚至连水果都选的是她最喜欢的蓝莓和牛油果。她忍不住说:“我也是!我觉得这家的沙拉调味刚刚好,不会像别的店那样要么太淡要么太咸。而且我也喜欢加蓝莓和牛油果,没想到您也喜欢。”
“饮食习惯相似,说明咱们的健康理念一致。”章鹏笑了笑,从手机里调出一张食谱,递给诗雅雨看,“这是我自己整理的健身食谱,里面有几道简单的沙拉做法,用的都是常见的食材,你要是喜欢,可以试试做来当晚餐,比外卖健康多了。”
诗雅雨接过手机,看着食谱上详细的步骤和食材配比,心里满是感激。她没想到,章鹏不仅和她有着相同的饮食习惯,还会贴心地分享食谱。这种细致的关照,让她觉得无比温暖。
越来越多的“巧合”,让诗雅雨渐渐相信,她和章鹏之间存在着一种奇妙的缘分。他总能精准地捕捉到她的喜好,总能在她提到某个小众兴趣时,给出让她惊喜的回应。她开始觉得,章鹏是真正懂她的人,是能和她在精神上产生共鸣的人。
她甚至会在心里偷偷想,会不会是因为他们太有缘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不谋而合”?
可诗雅雨没有意识到,这些看似偶然的“巧合”,其实都是章鹏精心设计的结果。
他在第一次送诗雅雨回家时,就注意到她手机壳上印着“雾岛”乐队的logo;他在帮诗雅雨整理入职资料时,看到她在“兴趣爱好”一栏写着“阅读林砚的作品”;他甚至在午休时,特意观察过诗雅雨的午餐选择,知道她喜欢吃那家轻食店的沙拉。
那些所谓的“同好”和“共鸣”,不过是他通过各种细节,精准捕捉到她的喜好后,刻意营造出来的假象。他知道,对于诗雅雨这样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渴望被理解的女孩来说,“灵魂契合”的感觉,比任何刻意的追求都更有吸引力。
而诗雅雨,沉浸在这种“被懂”的喜悦里,完全没有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走进章鹏精心编织的“缘分”陷阱里。她对章鹏的好感,也在这些“偶然”的重合中,悄然发酵,渐渐长成了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喜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深阱:假面围城里的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