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辰挑拣了一些品相好、不太扎眼的蔬菜,用篮子装好,准备给邻居们送去,也算是腊八心意。
来到吴奶奶家。吴奶奶正在院里忙活,看到他送来的蔬菜,很是惊喜:“哎哟,小辰,这大冬天的,你哪儿弄来这么新鲜的菜?瞧这黄瓜,嫩得能掐出水来!”
吕辰含糊道:“在市场上遇到一个老农在卖,就买了点,一点心意,您别嫌弃。”
吴奶奶笑着收下,又招呼他:“快进来暖和暖和,正好看看我鼓捣的玩意儿。”
吕辰跟着吴奶奶走进后院,眼前看见的景象让他瞬间瞪大了眼睛——在后院背风向阳的墙角,竟然有一个用土坯和厚厚草帘子搭起来的低矮暖棚!约莫两米宽,三四米长,像个卧倒的土龙。暖棚里,泥土松软湿润,种了几畦绿油油的菠菜和小葱,虽然不如春天里的精神,但在这寒冷的腊月里,这点绿色却更显珍贵和生机勃勃!
“吴奶奶,这是怎么做到的?”吕辰问道。
吴奶奶得意地笑了,“这就是个土窝子。还是我家老头子年轻时跟宫里出来的老花匠学的土法子。冬天闲着也是闲着,种点菠菜、小葱、芫荽,自家吃个新鲜。比不上你那南边来的水灵,但胜在是自家土里长出来的,踏实!”
看着吴奶奶暖棚里的绿色,再想想自己空间里那么多蔬菜却不敢拿出来,吕辰心中五味杂陈。这朴素的土办法,凝结着劳动人民对抗寒冬、追求新鲜生活的智慧。他由衷地赞叹:“吴奶奶,您可真是深藏不露!这土窝子暖棚,太有用了!”
“我也要做一个,立马找周师傅”,吕辰心想。
没几天,吕辰揣着一张精心绘制的草图,敲响了周师傅家的门。
“周师傅,在家吗?有个活儿想请您琢磨琢磨。”吕辰进门,寒暄几句后,直接切入正题。
“小东家,啥活儿?您说。”周师傅放下手里的工具,擦了擦手。
吕辰把草图铺在桌上,那是一张用铅笔仔细勾勒的立体结构图,明显比吴奶奶那“土窝子”复杂得多。
“我想请您在后院,就靠着北墙根那儿,给我起这么个东西。”吕辰指着图纸,“这叫暖棚,跟土窝子有点像,但我想弄得更像样点,能多产点新鲜菜。”
周师傅凑近了看,眉头渐渐拧了起来:“嚯!你这后生敢想啊!这可比土窝子讲究多了!这墙,这顶,还要走烟道?”
“对!”吕辰详细解释暖棚效果,“您看,这北墙本身是现成的,厚实,背风又向阳。我的想法是,贴着北墙,用砖砌起另外三面矮墙。关键是这顶棚,不能再是草帘子了,得透光,还得保暖。”
“透光?那用啥?油纸可不行,不经风雨。”周师傅问道。
“玻璃!”吕辰说道。
周师傅皱着眉头,道“玻璃金贵,是管制物资,普通市面上不好弄。而且要这么多,恐怕不行。”
吕辰有些失望。
周师傅摸着下巴,盯着图纸上棚顶的斜线:“你要是有门路能弄来玻璃,这就好做,要是弄不来玻璃,我看双层桐油纸也勉强可以保暖,不过这透光怕是不好。这骨架没问题,能搭。”
周师傅指着烟道的位置说,“这个烟道好办,就铺个火龙就可以了,不难。”
周师傅沉吟片刻:“嗯,但是这桐油纸终究还是不如玻璃,不过就算搞来玻璃,密封也是难题,总不能弄一整块玻璃盖着吧,大雪一来,恐怕成承受不住。”
周师傅又想了想:“不过也不是没办法,用桐油石灰麻刀,老法子,防水防漏是好东西,就是气味大点,得晾透了才能用。最主要的还是玻璃,没有这东西,效果就打了折扣,而且那么多玻璃,动静可不小,砖、木头、人工。”
“您放心!”吕辰立刻接话,“就先用桐油纸,材料钱我出。人工按老规矩,管饭,工钱按市价再加一成。您带着徒弟们干,我信得过。图纸您先拿着琢磨,需要改动或者哪里不托底,咱们随时商量。砖、木料这些普通材料,您列个单子,我这就去办。”
“成!这活儿新鲜,我老周接了,等明年秋收完我就带人来弄。”周师傅把图纸小心卷起来。
吕辰惊呆了:“秋收!周师傅,为什么是秋收,现在不能做吗?”
周师傅看着吕辰:“小东家,这天寒地冻的,墙都立不起来,开春雪一画,墙立马就要倒,而且桐油也干不了,今年冬天可不成,明年秋收最好,做完就能种菜。”
吕辰有点无语,周师傅一本正经的分析了一堆,原本以为立刻就可以施工,没想到到最后闪了一下。
那句“明年秋收”像一盆冷水,把吕辰浇了个透心凉。“天寒地冻墙立不住”、“桐油干不了”还真是没招了。
“成吧,周师傅,那这个事就先放放了。”吕辰有些蔫蔫地应下,“看来空间里那些水灵灵的蔬菜,看来真得喂猪喂鸡鸭了。”
回到家。推开书房门,就听见小咪满足的呼噜声。雨水趴在书桌旁,小脸皱成一团,对着旧报纸上歪歪扭扭的“烈”字较劲。小咪一如既往地霸占着的大藤椅,肚皮朝天,睡得正香。
“小辰,怎么了?”何雨柱也下班回来了,看到吕辰的表情有点不解。
“嗯,原本打算做个地窝子的,刚刚去找了周师傅,天太冷,墙砌不了,还得等秋收后。”吕辰揉了揉雨水的小脑袋,又顺手撸了一把小咪软乎乎的肚皮。小咪眼睛都没睁,喉咙里发出更响亮的呼噜声,四爪朝天,一副“任君采撷”的享受模样。
“嗐,那咱就等着呗,反正也不差这一冬。”何雨柱倒是想得开,说完就去了厨房,“正好,昨晚做的酸菜,我去看看有动静没!”
吕辰一听,精神稍振,赶紧跟着来到了厨房。何雨柱说的“宝贝”,可是吕辰这几个月的心血,从最开始用山泉水浸泡玉米面和山椒,历经多次失败,总算初步筛选到合适的菌群,后来历经引种,发酵,筛选,迭代20余次,总算是培养出来清澈透亮、酸味干净的第一代“酸本”,过程堪称坎坷。
这些事情一直在何雨柱的见证下开展,毕竟厨房可是他的地盘,何雨柱从最初看着吕辰神神秘秘鼓捣菌液时的嗤之以鼻,到后来被怪味熏得躲进厨房,再到麻木地看着又一个坛子被默默清理掉,何雨柱的态度完成了从‘不解’到‘无视’的转变。
昨晚上,吕辰决定开始做酸菜,何雨柱明显对这个无盐酸菜很好奇,所以清洗芥菜、开水断生、装坛、加入了酸本、密封都是他做的,还贴心的把坛子放在火炉旁发酵。
吕辰跟着何雨柱来到厨房,一个半人高的扑水坛子静静立火炉边,吕辰揭开扑水碗,拿出压菜石,一股浓郁、纯粹、带着发酵活力的酸香瞬间弥漫开来,凑近一看,坛口的水封清澈,没有白花。
“成了?”吕辰眼睛一亮,伸手一抓,捞起一颗芥菜提出了坛口,黏稠的酸液悬而不断,像牛涎一样,菜帮子已经变得半透明,嫩黄带绿,菜叶则变得柔韧深绿,散发着清爽的酸气。
吕辰把菜放锅里,舔了一下手指,对着期待的何雨柱说,“成了。”又拿水淘了淘,拿刀切下一小节菜帮,递给何雨柱,“尝尝?”
何雨柱接过来,先是小心翼翼地嗦了一下那晶莹的酸汁,一股清冽纯净、直冲脑门的酸爽让他眼睛一亮。再用牙齿咬下一小块菜帮,“咔嚓”一声轻响,脆嫩得惊人!酸味在舌尖迅速化开,却不涩不燥,反而带出一丝蔬果的清甜回甘,咽下去后,口腔里异常清爽。“成了!这味儿,绝了!没白折腾!”
酸菜做成,吕辰立马就开始熬制红豆,一直熬到断腰才罢手,一家人守着锅灶,连小雨水饿的不行,也要等着吃酸菜。
当晚,吕辰家厨房里,一盘腊肉炒的亮晶晶的,一叠胡辣椒蘸水,一小锅切成细丝的酸菜与与炖得软烂出沙的红豆同煮,汤色微红,酸香扑鼻。吃上一口腊肉,一口热汤下去,酸爽开胃,红豆的绵密沙感和酸菜的脆嫩在口中交织,在这寒冷的冬夜,熨帖得人从胃里暖到心里。小雨水捧着碗,喝得小鼻尖都冒汗了,连呼“好吃”。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拿饭盒装了一罐酸菜红豆汤去上了班,这可是他第一次从家带饭出去。
晚上,赵四海师傅跟着何雨柱来到家里,被何雨柱狗腿子似的引到了厨房。
“嗯,口感清脆,酸味纯正、柔和、带着天然蔬果清香,后味微甜,没有杂味和涩感。”赵师傅细细品着酸菜。
“师父,这酸菜,味儿是真正!”何雨柱自己也吃得赞不绝口,“我就说,比丰泽园酱菜缸里捞出来的泡菜强多了,这股子自然酸,鲜!”
又询问了吕辰的做法,得知是云贵乌蒙山腹地的风味,感叹道:“先民筚路蓝缕与天争命,才有这搬神奇美味!”
看着赵师傅,吕辰心里一动道:“赵师傅,你说这酸菜要是拿来煮鱼,会是什么味儿?”
“煮鱼?”赵四海一愣。
“是啊,这天寒地冻的,把这鱼和酸菜一煮,放点辣椒花椒,又下口又御寒。”吕辰一副想当然的样子。
赵四海作为川菜大厨,吕辰刚刚说的就已经集齐麻、辣、鲜、香,再加这酸爽味。他随即琢磨起来,“酸汤,鱼?辣椒,这酸菜煮鱼,嘶…”他皱着眉,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着,仿佛在脑海中掂量调味的可能性,“酸菜解腻增鲜,鱼的鲜嫩配上这酸爽,好像,能成?不过,这辣味怎么调?花椒放多少?鱼片怎么片才不碎?汤底是清汤还是浓汤?”
吕辰见他真上了心,立即说道,赵师傅,说什么不如直接做一下,我去拿一条鱼,说着去外面转了一圈,提着一条三四斤的鱼就进来。
不用吕辰说什么,赵四海师傅直接指挥起何雨柱:活鱼现杀片薄片,酸菜炒香熬汤底,汤要够酸够鲜,最后泼上滚烫的辣椒花椒油激发香气,鱼肉嫩滑,酸菜爽脆,汤头酸辣鲜香,开胃过瘾。
很快就做好了,赵师傅尝了一下,眼睛越亮:“酸、辣、鲜、烫、嫩…好啊!”他一拍大腿,“虽然还差点意思,明天再试试!”
赵师傅说的差点意思,差点让吕辰三兄吞了舌头,汤底都喝干了。
临行前,赵师傅带走了一些酸本。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何雨柱下班回来,手挽得高高的,一块崭新的手表明晃晃的带着。
掏出一百块钱,一把拍在桌上:“小辰,今天谷经理吃了酸菜鱼,立马决定当成丰泽园的菜单,当场奖励了我一百块,工资给我提了一级,要不是不符合规定,还得给我更多钱,这不,直接就送了我一块表。”
吕辰问:“表哥,现在几点了?”
何雨柱对着表看了一会儿,“这,这,八点了!”
“真的吗?我看看,嗯,八点二十一!哈哈哈哈!”吕辰道。
“酸菜鱼”在丰泽园一亮相,就凭借酸香热辣的气息吸引了不少食客。敢于尝鲜的客人点上一份,初尝时被那酸辣麻鲜冲击得额头冒汗,却越吃越上瘾,鱼肉嫩滑,酸菜爽口,汤汁拌饭更是绝妙,直呼过瘾。这道风格鲜明、滋味霸道的新菜,以其独特的魅力迅速征服了一批食客,成了丰泽园冬日菜单上的一抹亮色。
消息传回宝产胡同,何雨柱走路都带风,又亲自出手给领居们做了几次酸菜鱼。
彻底坐实了“柱子师傅”的名头。
不管怎么说,这实实在在地丰富了这个冬天的餐桌,也点亮了表哥的厨艺之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