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指南玄机:活化利用与创新传承
林枫猛地睁开眼,窗外依旧是沉沉的夜色,办公室的灯光将他的影子投在身后的墙壁上,拉得细长。
一切都没有变。
但一切又都变了。
那二百八十点民心值,像一把金色的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他的脑海不再是空洞的焦虑和决绝,而是变成了一座信息奔流不息的巨大图书馆。
无数的画面、数据、模型,如同潮水般涌来,却又在某种神秘力量的梳理下,变得井然有序,清晰无比。
他“看”到了。
他看到一座废弃的上百年历史的火车站,锈迹斑斑的铁轨上长满了杂草,空旷的站台大厅里鸽子筑巢。在旧的规划里,它将被爆破拆除,为一座新的写字楼腾出空间。但在【指南】的演示中,设计师保留了巨大的钢结构穹顶和维多利亚风格的立面,将内部改造成了一座两层楼的公共图书馆。阳光透过高大的拱形窗洒进来,孩子们坐在曾经的候车长椅上安静阅读,铁轨被铺上玻璃步道,下面改造成了展示城市铁路历史的微型博物馆。这里没有了呼啸的火车,却成了城市里最温暖的文化客厅。
他“看”到了一片濒临拆迁的旧工业区,高耸的烟囱,斑驳的红砖厂房。在【指南】的演示中,它没有被推平,而是被注入了新的生命。红砖墙上爬满了藤蔓,巨大的锅炉被改造成了别具一格的咖啡吧台,宽敞的车间变成了艺术家的工作室和画廊,一条废弃的传送带,成了连接各个展区的空中走廊。这里不再生产机器,而是生产创意与艺术,成为了年轻人最爱的打卡地,其创造的税收和就业,远超当初规划的住宅区。
这些鲜活的案例,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林枫脑中固有的思维定式。
保护,不是把它圈起来,挂上牌子,与世隔绝,任其在岁月里腐朽。那是“供奉”,是“隔离”,是消极的等待死亡。
真正的保护,是让它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里。
林枫的目光落回到桌上那张鸿远集团的规划效果图上。那片流光溢彩的商业综合体,此刻在他眼中,显得如此乏味和苍白。它承诺了繁华,却抽走了灵魂。
如果……如果把山陕会馆修复,不是修成一个只能看不能碰的博物馆,而是什么呢?
一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林枫脑海里破土而出。
会馆的核心是大殿和戏台。那为什么不能让这里重新响起丝竹管弦之声?白天,这里是清源县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古长青地图上那些已经消失的“红色记忆”的遗物和照片;晚上,这里是古色古香的茶楼,戏台上演的,正是那位老太太对着空墙吟唱的“清源小调”。
院子里的东西厢房,可以改造成精品工作室,邀请像赵铁山师傅那样的非遗传承人入驻。银器、竹编、剪纸……游客不仅可以购买,甚至可以亲手体验制作过程。
后院的跨院,可以改造成一座小而美的精品民宿,让游客枕着历史入眠,清晨在咿呀的唱腔中醒来。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疯狂地生长,枝繁叶茂。它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会馆,而是一个可以呼吸、可以生长、可以与人互动的文化生态系统。
这,就是“活化利用”。
紧接着,【指南】的画面一转,从宏伟的建筑转向了精巧的技艺。
他“看”到了一位日本的老太太,一辈子都在制作一种名为“组纽”的传统编绳。她的孩子嫌这门手艺赚钱慢,不愿继承。后来,一部动画电影里,女主角佩戴的正是这种编绳,电影火遍全球。无数年轻人开始疯狂地寻找“组纽”,老太太的工作室订单排到了三年后,她的儿子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来帮忙,还开了网店,把“组大娘的守护编绳”卖到了世界各地。
他又“看”到,在法国,一家濒临倒闭的传统香水作坊,与一位知名的社交媒体博主合作。博主没有宣传香水本身,而是拍了一系列的短视频,讲述每一款香水背后的爱情故事,讲述调香师家族三代人对气味的坚守。视频的最后,那瓶古朴的香水瓶上,出现了一行字:“为你封存一段时光”。这款香水立刻成了“爱情的信物”,销量暴增。
林枫的眼前,浮现出银匠赵铁山师傅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灵巧的手,以及他谈及儿子时,那黯然的神情。
问题出在哪里?
不是手艺没有价值,而是价值没有被看见。不是年轻人不爱传统,而是传统没有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讲述。
赵师傅的凤钗,如果只是作为一件嫁妆锁在箱底,那它的生命就终结了。可如果,它出现在某部热播古装剧女主角的头上呢?如果,它的制作过程,被拍成精美的纪录短片,配上动人的音乐和文案,发布在网上呢?如果,赵师傅的工作室,开辟出一个小小的体验区,让来清源旅游的情侣,可以亲手在银片上,为对方敲下一个专属的印记呢?
这门手艺,还会没有活路吗?那个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接手家业的儿子,还会觉得敲一天锤子不如跑半天腿吗?
这,就是“创新传承”。
林枫感觉自己的后背,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那不是因为压力,而是因为兴奋。
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所有的思考,都落入了圈套。一个由鸿远集团、由过时的发展观念所设下的圈套。他们把问题简化为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要发展还是要保护?要金钱还是要文化?
这是一个伪命题。
文化,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历史,本身就是顶级的品牌。
他要做的,不是站在鸿远集团的对立面,去声嘶力竭地呐喊“不能拆”。而是要拿出另一份方案,一份比鸿远集团的方案更赚钱、更有吸引力、更能代表清源县未来的方案。
他要做的,不是防守,而是进攻。
林枫拿起桌上那两摞卷宗。左边这摞,不再是文化的悲鸣,而是尚未被开采的富矿资源报告。右边这摞,不再是资本的野心,而是一份漏洞百出、毫无想象力的商业计划书。
他心中的天平,第一次发生了倾斜。他不再是被动应战的守城者,而是手握屠龙之术,准备开创新局的棋手。
他拿起笔,在一张全新的A4纸上,写下了一行标题。
《清源县“古城之心”文旅融合示范区概念规划(草案)》
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关键词从他笔下流淌而出:
“一馆一园一台戏”——以山陕会馆为核心,打造集民俗博览、非遗工坊、实景演艺于一体的文化地标。
“百匠千工一条街”——整合老街资源,引入传统手工艺人,打造前店后厂模式的非遗活态展示街区。
“数字赋能,文创再生”——建立线上平台,为非遗产品提供品牌包装、故事营销、电商渠道……
他写得很快,脑海里的信息洪流,此刻都化作了精准而清晰的行动纲领。那些曾经让他感到棘手的问题,如今都有了迎刃而解的路径。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字时,窗外的天空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新的一天,就要来了。
他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却感觉不到丝毫疲惫,反而精神异常的亢奋。他知道,这份草案还很粗糙,还需要大量的调研和数据支撑,但它的骨架已经立起来了。这是一个足以掀翻牌桌,让所有人重新审视清源县未来的计划。
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凌晨五点半。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周建国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周建国仿佛梦游般的声音,含糊又暴躁:“谁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鸡叫呢!有完没完!”
“周哥,是我。”
“林……枫?”周建国的声音瞬间清醒了八度,紧接着变成了哀嚎,“我的祖宗哎,你又怎么了?是不是鸿远集团连夜派人来把你绑架了?”
“没有。”林枫笑了笑,“周哥,再麻烦你两件事。”
“说吧,我的心脏已经准备好了。”周建国认命地说。
“第一,今天上午的座谈会,议程稍微改一下。古老师发言之后,留出半个小时,我要做一个补充汇报。”
“行,这个简单。”周建国答应下来,心里却在打鼓,这小子要做什么补充汇报?难道真要当众宣布项目暂缓?那可就天下大乱了。
“第二,”林枫看着自己写满字的草案,目光变得深邃,“你现在就帮我联系一下市规划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张怀德。我想请他,还有咱们县住建局、规划局的几个技术骨干,今天中午,一起吃个便饭。”
电话那头的周建国,彻底愣住了。
张怀德?市规划院的总工?那可是全省都有名的规划专家,眼高于顶,等闲的副市长请他都得看心情。林枫一个副县长,大半夜的,要去请人家吃饭?而且还是在即将召开一个火药味十足的座谈会的节骨眼上?
“林枫,你……你这是什么路数?”周建国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跟不上了,“你请他干嘛?咱们县里的会,请市里的专家来坐镇?”
“不是坐镇。”林枫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我是想请他来……当个评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