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民心商城:【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初级)】的兑换
孙德海的别克轿车,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第一个蹿出了工业园。其余几个部门的车辆紧随其后,卷起一阵尘土,仿佛身后有猛兽在追赶。
王建军的桑塔纳不紧不慢地跟在车队最后,车窗开着,傍晚的风灌了进来,吹散了车里残留的烟味和汗味。
周建国坐在副驾上,兴奋得脸颊都在发烫,他压低声音,像个刚拿到糖果就怕被抢走的孩子:“林枫,那个账本……咱们什么时候动手?我估摸着,孙德海这会儿已经回去串供了。夜长梦多,要不,我今晚就让纪委的人……”
“不急。”林枫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还不急?”周建国差点从座位上弹起来,“那可是个连环雷!一炸能把半个县政府的屋顶都给掀了!孙德海,还有他手底下那帮人,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掉!”
林枫睁开眼,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瞬间浇熄了周建国一半的火气。
“周哥,掀了屋顶,然后呢?”
“然后?”周建国愣住了,“然后当然是抓人,换人,把这些蛀虫都清理干净!”
“清理干净,再换一批?然后呢?”林枫又问。
周建国卡壳了。他看着林枫,脑子里那股“大杀四方”的兴奋劲儿,慢慢冷却下来。他明白了林枫的意思。
“你是说……就算把孙德海他们全都换掉,只要这个位子还在,这个权力还在,新上来的人,时间长了,还是会变成新的孙德海?”
“池塘的水是臭的,你光是把里面的烂鱼捞出来,有什么用?”林枫把视线转向窗外,飞速后退的厂房和树木,在他眼中拉成模糊的色块,“过不了多久,新放进去的鱼,还是会变臭。我们要做的,不是捞鱼,是换水,是把整个池塘的底泥都挖出来,换上活水,建立一个新的生态。”
周建国彻底沉默了。他靠回椅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感觉自己和林枫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窗户纸。他只能看到眼前这一步,看到那个账本能带来的雷霆万钧之势;而林枫,却已经看到了风暴过后,那片土地上该如何重建秩序。
“那个账本,”林枫的声音再次响起,“不是用来掀桌子的炸药,是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剑。这把剑,不动,比动起来更有用。它能让那些心里有鬼的人,睡不着觉,不敢再伸手。它能为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扫清第一层障碍。”
“接下来……你是说那个‘企业服务中心’?”周建国想起了林枫在王建军办公室里说的话。
“嗯。”
“可这事儿,比动孙德海还难啊。”周建国愁眉苦脸,“动孙德海,那是刑事案件,纪委监委出马,名正言顺。可你要搞那个中心,把所有部门的审批权都收上来,那是行政改革,是动所有人的奶酪。到时候,阳奉阴违的,拖着不办的,给你使绊子的,会多得让你防不胜防。陈书记虽然支持你,可他也不可能为了你,把整个县的干部都得罪光了。”
林枫没有说话。
周建国说的,他都懂。
在王建军的办公室里,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许下了宏愿,画出了一张大饼。那番话,是说给企业家们听的,是安他们心,也是在给自己立军令状。
可回到现实,他比谁都清楚,想把这张大饼变成现实,有多难。
成立一个中心,简单,一纸文件就行。但如何设计流程,才能真正堵住那些寻租的后门?如何设定时限,才科学合理,既能提高效率,又不会因为逼得太紧而出错?如何整合几十个部门、上百项审批事项的数据和接口?如何建立一套真正有效、让所有人信服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这些,都不是靠一腔热血和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一套完整、周密、严谨,甚至可以说是在逻辑上无懈可击的顶层设计。
他现在,缺的就是这样一份设计图。
桑塔纳驶入县政府大院,停在了办公楼下。林枫推门下车,对周建国说:“周哥,今天辛苦了,早点回去休息。那本账,让张书记他们先收着,就一个字:等。”
说完,他便径直走进了办公楼。
夜色渐深,窗外的喧嚣渐渐远去。
林枫的办公室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将他面前的笔记本映得雪白。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今天下午从那些企业家口中听到的一个个案例。
“融资难:银行认房不认设备,轻资产的科技企业贷款无门。”
“税务乱:同一业务,税率解释权在稽查员,而非明文规定。”
“审批繁:一个消防证,牵扯住建、规划、人防,互为前置,无限循环。”
“……”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针,扎在林枫的心上。他仿佛能看到李强那张又气又无奈的脸,能听到赵经理那声压抑着失望的叹息。
他知道,自己必须给这些人一个交代。一个不是临时的、而是长久的交代。
他缓缓闭上眼睛,意识沉入了脑海深处。
金色的民心商城界面,在他眼前展开。
南薰老街项目带来的民心值收益是巨大的,此刻,他可用的民心值,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他没有去看那些功能性的道具,【真言符】也好,【精力药水】也罢,都只能解决一时一事。他现在需要的,是一套解决系统性问题的“道”。
他的目光在商城列表中飞快地扫过,最终,停留在一个他从未见过的,泛着淡淡蓝色光芒的条目上。
【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初级)】
【类别】:战略规划类
【兑换所需民心值】:300点
【描述】:一份源于更高维度文明、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包含《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白皮书》、《数字政务平台构建基础框架》、《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型》等核心内容。旨在从根源上打破部门壁垒,重塑行政逻辑,打造一个高效、透明、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备注】:此为初级方案,仅适用于县级及以下行政单位。该方案的推行,将对现有权力格局产生剧烈冲击,请宿主谨慎使用。
就是它了。
林枫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直觉。这就是他要找的东西。
300点民心值,几乎是他之前所有小打小闹兑换道具的总和。但林枫没有丝毫犹豫。
“兑换。”
他心中默念。
【叮!消耗300点民心值,【营商环境优化方案(初级)】兑换成功!】
伴随着系统提示音,一股庞大到难以想象的信息洪流,瞬间涌入了他的脑海。
那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动态的、立体的、逻辑严密的架构图。
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它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聚合,而是一个信息化的“中央厨房”。所有企业的申请,像原材料一样从一个统一的入口进入,然后被系统自动分解成一个个标准化的“任务包”,派发给后台的各个部门。
他看到了“一窗受理”的真正含义。那个“窗”,不是指柜台,而是一个统一的线上平台。企业主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电脑或手机提交申请,所有材料一次性上传。系统会自动进行预审,提示缺漏。
他看到了“容缺办理”的实现方式。系统会将材料清单分为“核心要件”和“非核心要件”。只要核心要件齐全,企业签署电子承诺书后,审批流程便可先行启动,非核心要件则进入补交通道,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他看到了“超时默认”的恐怖威力。每一项审批,都被赋予了一个红色的倒计时钟。时间一到,如果审批人员没有给出附带法律依据的“通过”或“驳回”意见,系统将越过该环节,自动判定为“通过”,并将该次“超时”记录,同步发送到县纪委的监督后台。
这套方案,将人的不确定性,压缩到了极致。它用代码和逻辑,编织了一张无形而坚韧的网,将所有审批权力,都牢牢地锁在了制度的笼子里。
这哪里是什么优化方案,这简直就是一套为官僚主义和权力寻租量身打造的“终极绞肉机”。
林枫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他看到了,看到了清源县未来的模样。
他看到了李强不再为贷款愁眉不展,因为银行的信贷系统与政府的数字平台打通,企业的经营状况、纳税记录、信用评级一目了然,机器设备也能作为动态抵押物。
他看到了赵经理的公司成功上市,因为税务系统变得清晰透明,每一笔账都经得起最严格的审计。
他看到了无数个新的王建军,来到清源,只需要一个下午,就能在手机上办完所有开办手续,第二天就能开工建厂。
这幅蓝图太过美好,也太过……锋利。
林枫知道,当他把这份方案的一部分,哪怕只是冰山一角,放到陈建国面前时,将会引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陈书记虽然支持他,但这位稳健的县委书记,能接受如此激进,如此不留情面,几乎是向整个清源县既有行政体系宣战的改革方案吗?
林枫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
县政府大院里,路灯投下昏黄的光,将树影拉得老长。不远处,县委大楼的顶层,一扇窗户还亮着灯。
那是陈建国的办公室。
林枫知道,这位殚精竭虑的书记,此刻或许也正在为清源的未来而沉思。
他深吸一口气,胸中那股因为窥见未来而激荡不已的热血,慢慢沉淀下来,化为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
他拿起桌上的外套,关掉台灯,走出了办公室。
与其让他去猜,不如让他亲眼来看。
林枫没有回家,也没有去惊动任何人,他只是一个人,一步步地,走下楼,穿过空无一人的大院,走向了那栋依旧灯火通明的县委大楼。
他要在今晚,就把这份足以改变清源命运的方案,亲手交到那位掌舵人的手上。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官场:我能看到民心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