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初陇海线西延工程顺利完工,和甘肃境内的铁路顺利合轨。
常敬之、冯玉祥、阎锡山三人也邀请了南京的蒋先生前来参加竣工仪式,结果被他给拒绝了。不过他派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级人物——林森来来参加剪彩活动。
剪彩仪式在甘肃的天水举行,为了这个仪式工兵早早的搭好了剪彩场地。至于接待工作甘肃省政府按着工期早就准备好了。
初夏雨后的阳光并不炽热,洒在簇新的站台上。站台一侧,用木板临时搭设的礼台披红挂彩,正中央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两旁是民国国旗与中国国民党党旗。一条鲜艳的红绸带横贯台前,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礼台上下,已是人头攒动。前排就座的是甘肃常敬之、林锡光,以及陕西的冯玉祥太原的阎锡山、从南京赶过来身着中山装的林森。
至于铁路专家—淩鸿勋等设计建造者,在右侧坐着,毕竟他们要在剪彩之前,接受属于他们的掌声和荣誉,以及物质奖励。
第二排基本上都是日后负责维修运营这条铁路的人员和天水的地方官员。
站台后方,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市民和沿线村民。男人们大多穿着对襟短褂,妇女们则躲在人群后,踮着脚张望。
孩子们在人群缝隙中钻来钻去,兴奋地指指点点。十几名持枪的士兵在人群前拉起一道警戒线,维持着秩序。
数十名中外记者,手持照相机,早已选好了最佳位置,镁光灯的闪光不时亮起。
在给铁路专家和建设工人代表发完奖章和奖金之后,剪彩仪式正式开始。
“诸位来宾,各位同胞!”典礼司仪——省建实业厅厅长走到话筒前,声音通过扩音器在站台上回荡。
他首先阐述了陇海铁路贯通对于“国防安全、开发西北、便利民生”的重大意义,言语间充满了“实业救国”的激情。
接着,林森先生代表南京政府致辞。他操着带有浓重闽浙乡音的官话,强调了西北诸省在蒋主席的领导下完成此段铁路的艰辛与光荣。
并引述了孙中山先总理《建国方略》中关于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将这条铁路誉为“实现总理遗志的重要一步”。
紧接着常敬之、林锡光、阎锡山冯玉祥等人各自致辞。
流程走完之后,司仪高声宣布:“请林森先生、常敬之先生、林锡光先生、冯玉祥先生……以及铁路专家,建设工人代表,为通车仪式剪彩!”
几位剪彩人缓步走到红绸前。身穿军装的礼仪人员手捧铺着红绒的托盘,上面放着几把崭新的金色剪刀。
在全场瞩目和记者们密集的快门声中,在台下众人的期盼中,同时“咔嚓”一声,将红绸剪断。鲜艳的绸缎段落落入另一个托盘,全场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几乎在彩绸落下的同时,站台前方,那辆被擦得锃亮、车头悬挂着巨大红色绸花和孙中山先生肖像的蒸汽机车,发出一声雄浑悠长的汽笛——“呜……!”
白色的蒸汽喷涌而出,如同一条巨龙苏醒。司机按照彩排及时的从驾驶室探出身子,向人群挥手致意。
在诸位观礼嘉宾,中外记者,现场选中体验乘坐火车的工人农民上车之后,在军乐队的奏乐声中,机车缓缓启动,牵引着几节车厢,平稳地驶出车站,向着远方而去。
站台上,掌声经久不息。官员们面露得意,相互道贺。围观的民众则久久不愿散去,他们望着火车消失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好奇与期盼。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民国之我在西北当军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