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武堂首期三个月的学业转瞬即逝。结业之日,林鹿亲临讲武堂,墨文渊、贾羽、杜衡等文武重臣皆在列。五十名学员整齐列队,虽依旧身着戎装,但气质已与三月前迥然不同,少了几分纯粹的悍勇,多了几分沉静与睿智。
结业考核并非纸上谈兵,而是林鹿亲自设定的一场贴近实战的综合性演练。他将五十名学员混编为五旅,每旅十人,任命在堂内表现优异者为临时旅帅,奔赴朔阳城北一片预设的复杂山地地域,进行为期三天的对抗演习。
演习区域内有山丘、林地、溪流,甚至还有几处废弃的村寨。五旅人马需在此区域内各自为战,可结盟,可偷袭,最终以夺取预设于区域中心的“帅旗”,并有效保存自身实力为胜。规则只有一条:不得造成人员死亡。
这场演习,考验的不仅是兵法谋略,更是临机决断、地形利用、后勤保障乃至人心把握的综合能力。
演习一开始,便呈现出迥异的风格。
以孙锐为旅帅的一旅,行动最为诡秘。他们充分利用山林掩护,昼伏夜出,专挑其他旅队疲惫或松懈时发动突袭,一击即走,绝不恋战,像一群狡猾的野狼,不断给其他队伍制造麻烦和减员。
而以姜山为旅帅的一旅,则显得沉稳许多。他们占据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废弃村寨,加固工事,派出斥候,稳扎稳打,试图以静制动,颇有当年胡煊防守鹰扬寨的风范。
其余三旅,或试图联合,或左右摇摆,或盲目冒进,在孙锐的骚扰和姜山的稳守下,很快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支冒进的旅队被孙锐设计引入陷阱,“伤亡”过半,提前退出演习;另一支试图与姜山结盟的旅队,也因利益分配问题谈不拢,合作破裂。
到了第三天,演习区域只剩下孙锐、姜山以及另一支损失不小、由一名叫韩闯的校尉率领的旅队。韩闯旅队实力已损,决定依附强者,他选择了看似更加强势、占据地利的姜山。
然而,就在姜山与韩闯合兵一处,准备主动出击,清剿神出鬼没的孙锐时,孙锐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留下少量疑兵继续骚扰,亲率主力,趁着夜色,绕了一个大圈,长途奔袭,直扑姜山占据的村寨!
此时村寨内兵力因出击而略显空虚,孙锐部养精蓄锐多时,骤然发动猛攻。留守的姜山部士卒虽奋力抵抗,但面对孙锐部精准的打击和灵活的战术,很快便落入下风。等姜山和韩闯得到消息匆忙回援时,孙锐已经攻入村寨核心,夺取了“帅旗”,并依托村寨残存工事,挡住了姜山和韩闯的疯狂反扑。
演习时间到,金锣敲响。
结果出乎不少人意料,兵力并非最强、行事看似冒险的孙锐旅,成功夺旗并有效保存了相当实力,获得了演习的最终优胜。姜山旅虽占据地利,前期稳健,但后期决策稍显迟缓,被孙锐抓住了机会。韩闯旅则早早失去了主动权。
林鹿站在高地上,俯瞰着硝烟未尽的演习场,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对身旁的墨文渊和贾羽道:“文渊,子和,你们辛苦了。看这些雏鹰,已然开始试翼。孙锐之诡,姜山之稳,韩闯之变,皆有其长。假以时日,经历真正战火的洗礼,必成大器。”
墨文渊抚须笑道:“主公,此乃朔方之福。可见系统传授兵法,确能开阔将领视野,激发其潜能。”
贾羽则淡淡道:“璞玉需经雕琢,猛虎需入山林。此番演练,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战场之上。”
随后,林鹿在讲武堂亲自为首期学员颁发了结业凭证,并对孙锐、姜山等表现优异者给予了嘉奖和擢升。孙锐被正式提拔为校尉,调任陈望西疆行营听用;姜山虽未夺魁,但其沉稳亦受肯定,返回北疆行营后独领一军的机会大增。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鹿踏雍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