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霸魏江山战图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带着仓库到大明医统江山战神无双九重天大夏第一假太监大夏王侯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传奇大老板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2章 天子召唤(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宋熙宁三年正月初三,新春的爆竹声刚刚散去,清远县衙就迎来了一队特殊的客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穿紫袍的中年官员,腰悬金鱼袋,气度不凡,身后跟着十余名随从,仪仗森严。

苏明远正在书房中处理年后的第一批公务,听到通报后心中一紧。能够在新年伊始就有如此规格的官员造访,必然有重大事情发生。

快请进来。苏明远整理衣冠,迎到门外。

来人正是朝廷内侍省的宦官刘承宗,手中捧着一道黄绢诏书。他看到苏明远后,神情肃穆地说道:清远县令苏明远接旨!

苏明远心中震撼,连忙跪下:臣苏明远接旨!

刘承宗展开诏书,用尖细的嗓音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治国之要,在于得人;用人之道,在于知才。苏明远任清远县令三载,政通人和,改革有方,深得民心,堪为地方官员之典范。特召入京,授户部员外郎,专司财政改革事宜。钦此!

听完诏书,苏明远的内心五味杂陈。这道诏书不仅确认了他即将进京的消息,更明确了他的新职务——户部员外郎,专司财政改革。这意味着朝廷对他在清远县的财政改革成果高度认可,希望他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臣苏明远叩谢皇恩!苏明远恭敬地接过诏书。

刘承宗的神情稍微缓和了一些:苏大人,恭喜高升。不过咱家还有几句话要私下与你说。

苏明远连忙请刘承宗到内室详谈。

苏大人,刘承宗压低声音说道,这次调你进京,可不是一般的升迁。朝中正在推行新政,王相公急需得力助手。你在地方的改革经验,正是朝廷所需要的。

苏明远点头:下官明白,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刘承宗继续说道:不过,京师不比地方,政治环境复杂得多。王相公虽然位高权重,但反对新政的势力也不小。你进京后,一举一动都要谨慎,既要坚持改革理念,又要学会政治智慧。

这番话让苏明远对即将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清远县,他主要面对的是地方豪强的阻挠;但在京城,他将面对的是朝廷内部不同政治派系之间的复杂博弈。

敢问刘公公,下官何时进京?苏明远询问道。

正月十五之前必须到京。刘承宗回答,户部那边已经在等着你了。对了,王相公还特别交代,让你把在地方改革的具体经验整理成册,进京时一并带上。

苏明远心中一动。王安石要他整理改革经验,说明朝廷确实有意在全国推广类似的措施。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

送走刘承宗后,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房里消化这个消息。从县令到户部员外郎,虽然品级相差不大,但政治意义完全不同。在地方,他是一方父母官,相对独立;在朝廷,他将直接参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影响面更广,但约束也更多。

大人,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师爷赵文渊兴奋地说道,户部员外郎,那可是朝廷要职!

苏明远摇头:文渊,你想简单了。职位高不一定就是好事,关键看能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京城,我将面对的挑战比在清远县大得多。

他站起身来,在房中踱步:而且,调我进京专司财政改革,说明朝廷对我的期望很高。如果做不好,不仅是个人仕途的问题,更可能影响整个改革事业。

赵文渊若有所思:大人说得是。不过,您在清远县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相信在京城也能有所作为。

希望如此吧。苏明远深吸一口气,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交接工作,不能让清远县的改革事业因为我的离开而中断。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明远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各项交接事宜。首先是整理三年来的治理经验,按照王安石的要求编写成册。这份材料不仅要详细记录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做法,还要分析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教训,为朝廷推广提供参考。

文渊,你帮我整理一下财政改革的具体数据。苏明远分配任务,要包括改革前后的对比,重点突出公平性和效率的提升。

仲文,你负责整理教育改革的材料。义学的办学模式、资金来源、教学效果,都要详细记录。

德明,你整理司法整顿的案例。要说明如何打击腐败,如何建立监督机制。

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整个县衙都为苏明远的进京做准备。但在忙碌的同时,一种离别的愁绪也在悄悄蔓延。

正月初八这天,苏明远收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陈老爷。

自从上次考察团事件后,陈老爷一直比较低调,很少在苏明远面前露面。今天他主动登门,让苏明远颇感意外。

苏大人,听说您要高升进京了?陈老爷的态度比以前恭敬了许多。

有此安排。苏明远平静地回答,陈老爷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陈老爷有些尴尬地搓着手:大人,之前我们之间有些误会,都是小人目光短浅,不识大体。现在想想,您的改革确实是为了清远县好。

苏明远冷笑一声。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在政治场上屡见不鲜。陈老爷现在主动示好,无非是担心自己进京后会对他不利。

陈老爷,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苏明远说道,我即将离任,希望你们能配合新任县令的工作,继续支持各项改革措施。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陈老爷连连点头,大人,您看,我们能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小人愿意为义学捐赠一些银两,算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苏明远看着陈老爷,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这个人在改革初期极力反对,阻挠各种措施的推行;现在看到大势已定,立刻变脸示好。这种见风使舵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缩影。

陈老爷的好意我心领了。苏明远最终说道,不过,支持教育不应该是为了讨好谁,而应该出于对下一代的关心。如果你真心想为义学做贡献,就请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陈老爷连连保证,但苏明远心中清楚,这种临时的改变很难持久。这也让他更加担心自己离开后,清远县的改革事业会不会受到冲击。

当天晚上,苏明远召集了县衙的主要官员,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

诸位,我即将离任,有些话必须说清楚。苏明远的语气很严肃,这三年来,我们在清远县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改革的成果需要巩固,需要继续推进。

赵文渊首先表态:大人,我们一定会继续执行各项改革措施,不会让您的心血白费。

话是这么说,但具体怎么做?苏明远追问道,我走了以后,如果有人要推翻这些改革怎么办?如果新来的县令不支持这些措施怎么办?

这个问题让在座的官员都陷入了沉思。确实,任何改革都不能过分依赖某个人,必须要有制度性的保障。

李仲文提出建议:大人,我们能不能把各项改革措施写成详细的章程,作为县里的正式制度?这样即使人员变动,制度也能延续下去。

苏明远点头: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光有制度还不够,还要有执行的意愿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百姓真正从改革中受益,这样他们就会自发地维护这些措施。

张德明也发言道:大人,您在清远县的威望很高,即使您走了,您的影响力还在。只要我们继续按照您的理念做事,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支持的。

威望是虚的,利益才是实的。苏明远摇头,我之所以能够推行改革,是因为改革确实让大多数人受益。如果哪一天改革不再让人受益,那威望也就没有用了。

这番话让众人对改革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梦想为王最强纨绔最强保镖替嫁后,我成了失明太子的白月光女穿男七零爱上女配后我做了赘婿盖世战神赛尔号之星河战役重生之天生我才江山战图主宰江山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茅山鬼道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都市打脸狂人史上第一祖师爷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无上女仙君麻衣大相师
经典收藏史上最强侯爷红楼之挽天倾后汉英雄志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三国列卒:小兵逆袭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三国:破梦从死囚到统帅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要凉,我爹是太子!战国之名士崛起闺秀之媚骨生香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唐第一嫡子明末大军阀革命吧女帝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
最近更新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明MC系统异世谋主:乱世定鼎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反贼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大周皇商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针灸鼻祖涪翁传月照寒襟大唐中兴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我在大明当销冠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