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赵文渊问道。
苏明远沉思片刻,说道:第一,要继续完善各项制度,让它们更加规范化、程序化;第二,要培养一批真正理解改革理念的干部,让改革有传承;第三,要加强与百姓的沟通,让他们理解改革的意义,成为改革的支持者。
最重要的是,苏明远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你们要记住一点: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为了让国家更强盛,让百姓更幸福。只要始终坚持这个初心,就不会迷失方向。
这次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苏明远详细交代了各项工作的要点,也表达了对清远县未来的期望。
正月初十,苏明远开始最后的准备工作。他要在五天内完成所有的交接,然后启程进京。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他必须确保每个细节都处理妥当。
这天上午,义学的李夫子带着几个学童来到县衙。
大人,听说您要进京了,孩子们都很舍不得。李夫子的眼中含着泪水,您能不能给孩子们说几句话?
苏明远看着这些天真的孩子,心中涌起深深的不舍。小石头拉着他的衣角,怯生生地问:县令老爷,您走了还会回来吗?
苏明远蹲下身子,摸着小石头的头:小石头,县令老爷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可能很长时间都回不来。但是,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县令老爷,我们会想念您的。另一个孩子说道。
我也会想念你们的。苏明远真诚地说道,你们是清远县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为你们感到骄傲。
孩子们齐声背诵起《千字文》,稚嫩的声音在县衙的院子里回荡。这声音如此纯真,如此美好,让苏明远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了这些孩子,为了他们的未来,任何努力都是值得的。
下午,苏明远又去了一趟水利工程现场。工程已经完全竣工,蓄水池碧波荡漾,灌溉渠道纵横交错。几个农民正在维护设施,看到苏明远来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计。
大人,听说您要高升了,我们都为您高兴。王师傅代表大家说道,这个水库是您主持修建的,我们会好好维护的。
多谢大家。苏明远感慨地说道,这个工程不仅仅是一个水库,更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见证。希望它能永远造福清远县的百姓。
站在水库边,苏明远回想起三年前刚到清远县时的情景。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经常受旱灾困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清远县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惠及千家万户。
这种从无到有的建设,这种实实在在的成果,给了苏明远巨大的成就感。同时也让他意识到,在京城的工作可能不会有这么直观的效果,但影响面会更广。
晚上,苏明远在书房里写下了最后一篇关于清远县的文章,题目是《清远三年记》。在这篇文章中,他详细记录了三年来的工作历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初到清远,如履薄冰,唯恐有负百姓之托。三年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虽有些许成效,但仍有诸多不足...文章写得很真诚,没有夸大成绩,也没有回避问题。
写完这篇文章,苏明远感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清远县的这一页即将翻过,新的篇章即将开始。
正月十二日,朝廷派来的新任代理县令到了。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官员,曾在多个县任职,口碑不错。苏明远与他进行了详细的工作交接,把各项事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苏大人,您在清远县的政绩有目共睹,在下深感佩服。新任代理县令诚恳地说道,您放心,我会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不会让您的心血白费。
多谢理解。苏明远说道,改革不易,希望您能坚持下去。
交接工作基本完成,苏明远的离任日期也正式确定:正月十四日启程进京。
消息传开后,整个清远县都轰动了。三年来,苏明远已经成为这个小县城的传奇人物,他的离开让很多人感到不舍。
正月十三日晚上,县衙为苏明远举行了送别宴。参加的不仅有县衙的官员,还有各村的里正、义学的夫子、水利工程的工人代表等。
宴席上,大家纷纷向苏明远敬酒,表达不舍之情。
大人,您这三年为清远县做的好事,我们都记在心里。张里正举杯说道,您走了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维护您留下的这些好制度。
大人,义学的孩子们都想念您。李夫子也说道,他们说长大了要像您一样,做个好官。
这些朴实的话语,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让苏明远感动。
诸位的心意,明远铭记于心。苏明远举杯回敬,清远县这三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经历。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会忘记大家的深情厚谊。
宴会一直持续到深夜,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开,苏明远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明天,他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三年的地方,踏上前往京城的路程。虽然前途未卜,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清远县的这三年,让他从一个迷茫的穿越者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现在,是时候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