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地中海霸主之路醉枕江山战神无双九重天明骑日月风华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大夏王侯绝世天妃惹不得李辰安钟离若水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4章 离任在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月十四日,清远县迎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清晨。天空虽然阴沉,但县衙门前却聚集了比往日更多的人群。消息已经传遍了全县——今天,是苏明远离任的日子。

苏明远早早起床,最后一次穿上那件熟悉的绯色县令官袍。三年来,这件官袍见证了他在清远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第一次升堂断案的紧张,推行改革时的坚定,面对考察时的从容,以及现在离别时的不舍。

大人,所有的行李都准备好了。王伯轻声报告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哽咽。

苏明远点点头,走到书房的窗前,最后一次眺望清远县城的景色。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古朴的县城镀上了一层金辉。远处的义学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水库边的农田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宁静。

三年了。苏明远轻声自语,三年的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

这时,师爷赵文渊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个精美的木盒:大人,这是我们几个人合力制作的,里面装着您在清远县三年的所有重要文档副本,包括改革方案、政绩记录、百姓来信等。希望您在京城时,能够偶尔翻看,回忆起清远县的这段时光。

苏明远接过木盒,感觉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些文档,更是三年来所有回忆的载体。

文渊,多谢你们的用心。苏明远真诚地说道,这些年来,有你们的支持,我才能在清远县有所作为。

大人言重了。赵文渊眼中含泪,是您带领我们改变了清远县,我们应该感谢您才对。

正在此时,县衙外传来一阵骚动。王伯匆匆进来报告:老爷,外面来了好多百姓,说是要为您送行。

苏明远走到院子里,看到县衙门前聚集了数百名百姓。他们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商户,有的是手工业者,还有义学的师生。虽然没有统一组织,但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同样的情感——不舍。

人群中,张里正手捧一面锦旗走上前来:大人,这是我们几个村联合制作的,上面写着清廉爱民四个字。您为我们做的好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苏明远接过锦旗,看着上面工整的绣字,心中涌起阵阵暖流。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古代社会,能够得到百姓如此真诚的认可,是比任何官职都更宝贵的财富。

乡亲们,苏明远的声音有些颤抖,明远即将离任,心中万分不舍。这三年来,承蒙大家支持,才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人群中有人喊道:大人,您走了以后,谁来为我们主持公道?

大人,义学还会继续办下去吗?

大人,您能不能不走?

面对这些质朴的声音,苏明远深深地鞠了一躬:乡亲们,我虽然要离开了,但清远县的事业会继续下去。新来的官员是个好人,大家要像支持我一样支持他。而且,我们建立的那些制度会保护大家的利益,义学也会继续办下去。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改革的成果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清远县的未来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清远县一定会越来越好。

这番话让在场的百姓都深受感动。虽然舍不得这位好县令离开,但他们也为他能够到更大的地方发挥才华而高兴。

义学的孩子们在李夫子的带领下,齐声背诵起苏明远当初为义学题写的校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稚嫩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清晰而动人。这些孩子可能还不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深刻含义,但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苏明远的感激和不舍。

小石头从人群中跑出来,拉着苏明远的衣角:县令老爷,您到了京城,会不会忘记我们?

苏明远蹲下身子,摸着小石头的头:不会的,老爷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做有用的人,这样老爷就高兴了。

我们会的!小石头用力点头,李夫子说,只要我们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像您一样做大官,帮助更多的人。

这种纯真的话语让苏明远既感动又欣慰。种子已经种下,假以时日,必将开花结果。

在百姓们的注视下,苏明远进行了最后一次升堂。这次不是为了审案,而是为了进行正式的离任仪式。

在大堂内,县衙的所有官员整齐排列。新任代理县令也在其中,准备正式接手县政。

诸位,苏明远站在熟悉的公案后面,最后一次以县令的身份发话,今日是明远在清远县的最后一天。三年来,承蒙诸位支持,得以推行一些改革措施。虽有成效,但仍有不足,深感愧疚。

他从怀中取出县令印信,郑重地交给新任代理县令:清远县印,明远在任三年,未敢有丝毫懈怠。今日交还朝廷,愿新任官员能够继续为民造福。

新任代理县令双手接过印信:苏大人,您的政绩有目共睹,在下深感敬佩。一定会继承您的事业,不负百姓重托。

随后,苏明远又将县衙的各种文档、账册一一移交,并详细说明了各项事务的处理方法。这个过程非常正式,每一步都按照朝廷的规制进行,确保权力交接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最后,苏明远对所有在场的官员说道,希望大家能够继续团结协作,为清远县的发展贡献力量。无论走到哪里,明远都会关注清远县的情况,为大家的成就感到骄傲。

离任仪式结束后,苏明远回到自己的房间,换下县令官袍,穿上进京的便服。看着镜中的自己,他仿佛看到了三年前初到清远时的模样——年轻、青涩、充满理想但又略显迷茫。

现在的他,虽然年龄没有增长太多,但经历却丰富了许多。三年的地方历练,让他对古代官场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改革的复杂性有了清醒的认识,对百姓的需求有了切身的体会。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苏明远对镜中的自己说道,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学者,变成了一个务实的政治家。虽然理想没有改变,但方法更加成熟了。

正午时分,苏明远的行李已经装上马车。除了个人物品,他还带着所有关于清远县改革的详细资料,以及王安石要求整理的改革经验总结。这些材料将成为他在京城工作的重要参考。

临行前,苏明远又去了一趟义学。孩子们都在上课,但听说县令老爷要来告别,都放下手中的书本,整齐地站在院子里。

孩子们,苏明远看着这些天真的面孔,心中涌起深深的不舍,老爷要走了,但你们要记住:读书是为了什么?

读书是为了明理!孩子们齐声回答,这是苏明远经常对他们说的话。

读书是为了什么?苏明远又问。

读书是为了报国!孩子们的声音更加响亮。

读书是为了什么?苏明远第三次问道。

读书是为了济民!孩子们的回答震彻云霄。

这种问答形式是苏明远特别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听到他们如此响亮的回答,他知道这颗种子已经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很好!苏明远满意地点头,无论老爷走到哪里,都会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你们长大后,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李夫子走上前来:大人,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教育这些孩子,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辛苦李夫子了。苏明远真诚地说道,义学的未来就拜托您了。

从义学出来,苏明远又去了水库。这里是他在清远县最重要的工程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改革成果的地方。

水库边,几个农民正在维护设施。看到苏明远来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向他致敬。

大人,这个水库真是太好了。王师傅激动地说道,有了它,我们再也不担心旱灾了。去年要不是有这个水库,收成肯定要减少一半。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苏明远说道,希望你们能好好维护它,让它永远造福清远县的百姓。

站在水库边,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苏明远想起了修建这个工程时的种种困难:资金短缺、技术难题、人员调配、天气影响...每一个问题都曾让他焦头烂额。但最终,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成功完工,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这就是改革的意义。苏明远在心中说道,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不是为了个人政绩,而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真正让百姓受益。

下午时分,苏明远回到县衙,做最后的准备。马车已经停在门外,车夫正在检查装备。一切都准备就绪,只等他的一声令下。

大人,时间差不多了。赵文渊提醒道,路上需要好几天,不能太晚出发。

苏明远点头,但心中仍有不舍。这种离别的感觉,比他想象的要强烈得多。三年的朝夕相处,已经让他对这个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文渊,苏明远最后对师爷说道,我走了以后,你要协助新任县令,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告诉我。

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赵文渊郑重承诺。

正在这时,县衙外又传来一阵喧哗声。王伯进来报告:老爷,外面又来了很多百姓,说是要送您到城门口。

苏明远走出县衙,看到门前再次聚集了大批百姓。与上午不同的是,这次人们的脸上多了一分坚定,少了一分悲伤。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县令要离开的事实,但同时也为他能够到更大的地方发挥才华而感到骄傲。

乡亲们,苏明远最后一次对清远县的百姓讲话,明远即将离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清远县风调雨顺,愿乡亲们安居乐业!

愿大人前程似锦!人群中有人高声回应。

愿大人在京城也能为百姓做好事!又有人喊道。

这些朴实的祝福,比任何华丽的送别词都更让苏明远感动。

终于,马车启动了。苏明远坐在车中,透过车窗向外挥手告别。百姓们自发地跟在马车后面,一直送到县城门口。

当马车驶出城门的那一刻,苏明远回头最后看了一眼清远县城。夕阳西下,古老的城墙在金色的阳光中显得庄严而美丽。炊烟袅袅,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

再见了,清远县。苏明远在心中默默说道,再见了,我的第一个官场舞台。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在这里学到的一切。

马车渐行渐远,清远县城在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地平线上。但苏明远知道,那里的一切都已经深深印在了他的心里,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前方的路还很长,京城的挑战还在等待。但经过清远县三年的历练,苏明远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和经验去面对一切。

夜幕降临,马车在一个驿站停下休息。苏明远在客房里铺开纸笔,开始写一篇新的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别清远》,记录的是他离开时的心境:

三载清远,如梦如幻。初来时青涩如新枝,今去时已成熟如秋实。所学者,非徒技艺之精进,更有人心之体察,民情之深知。虽别离在即,而清远之山水,清远之人民,将永远留在心中,成为前行路上的明灯...

写完这篇文章,苏明远感到心情轻松了许多。清远县的这一页已经翻过,新的篇章即将开始。无论前路如何,他都会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在更大的舞台上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盖世战神至尊仙帝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美人尸香今夜来港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帝国崛起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茅山鬼道沙漏逆行岁月史上第一祖师爷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玉宸金章在末日游戏世界求存的我没有问题诡异分解指南神帝劫
经典收藏军统财神爷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大唐房二三国之乱臣贼子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万界临时工我的钢铁与雄心时空锻造师要凉,我爹是太子!红楼之挽天倾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厨神:从烧尾宴开始咸阳败家子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诸君,且听剑吟南疆少年走天下史上最强侯爷汉末逆流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
最近更新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大明MC系统躺赢的咸鱼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丐帮神丐反贼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大周皇商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红楼之百变奇瑛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从少爷到皇帝浮世离歌神州明夷录衙役凌云志白话明太祖实录重生成为李承乾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