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调查组成立后的第三天,一个意外的变故让整个事件出现了转机。
那个作伪证的李四,突然主动到京兆尹府自首,承认自己的证词是编造的,并且详细交代了受人指使的经过。
苏明远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府中与刘先生商议对策。管家匆匆跑进来报告:老爷,京兆尹府来人了,说那个李四招供了!
苏明远和刘先生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和疑惑。他们虽然料到李四迟早会暴露,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是主动自首。
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自首?苏明远问道。
管家摇摇头:具体情况不清楚,只是说联合调查组要传唤您过去。
来到京兆尹府,苏明远见到了联合调查组的主要成员:御史中丞刘大人、京兆尹王大人,以及大理寺卿张大人。这三位都是朝中重臣,办事公正,深得皇帝信任。
苏大人,刘御史中丞开门见山,李四已经招供了,承认他的证词是编造的。现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详细情况。
苏明远故作惊讶:他招供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京兆尹拿出一份供词:李四说,有人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他作伪证指控你。他起初以为只是小事,没想到闹得这么大,害怕被查出来,所以主动招供。
苏明远看了看供词,李四在其中详细交代了受人指使的经过,包括是谁找的他、给了多少钱、教他怎么说等等。
最关键的是,李四指出了指使他的人:赵府的管事老张。
赵府的管事?苏明远装作疑惑,是哪个赵府?
工部侍郎赵文斌的府邸。张大理寺卿回答道。
三位大人都在观察苏明远的反应。苏明远表现得非常惊讶:赵侍郎?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之间虽然有工作上的分歧,但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刘御史中丞说道:这正是我们要调查清楚的。现在我们已经传唤了那个管事老张,相信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当天下午,管事老张被带到了京兆尹府。面对三位大人的严厉审问,他很快就招供了。
原来,是赵文斌的心腹幕僚张师爷指使他这样做的。张师爷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让他去找一个可靠的人作伪证,诬陷苏明远品行不端。
老张起初不愿意做这种事,但张师爷威逼利诱,既许以重金,又威胁说如果不从就让他在府中待不下去。老张迫于压力,只好照办。
事情发展到这里,矛头已经直指张师爷。联合调查组立即传唤张师爷到案。
张师爷是个老江湖,起初还想抵赖。但面对李四和老张的指证,以及调查组掌握的各种证据,他也不得不承认了事实。
但是,张师爷坚决否认是受赵文斌指使,声称是自己私人恩怨,与主人无关。
这个说法显然站不住脚。一个幕僚哪里来的动机和财力去陷害朝廷重臣?而且还是为了工作分歧?
但是,要想证明赵文斌的参与,还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的时候,又一个意外发生了。
那个最早传播谣言的茶贩子王小二,在听说李四招供的消息后,也主动到官府自首了。
王小二的招供更加详细,因为他直接接触过张师爷。他详细交代了张师爷如何找到他、如何指导他传播谣言、如何给他钱财等等。
更重要的是,王小二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张师爷曾经说过,这是他家主人的意思,一定要把苏明远搞臭。
有了这个证据,联合调查组立即传唤赵文斌到案。
这一天,朝中哗然。工部侍郎因为涉嫌指使他人造谣诬陷同僚而被调查,这在朝廷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苏明远得知消息后,心中既有得意,也有谨慎。他知道,赵文斌在朝中经营多年,关系网络复杂,不会轻易束手就擒。
果然,赵文斌在接受调查时,坚决否认指使张师爷造谣。他声称张师爷是私自行动,自己完全不知情。
但是,调查组已经掌握了更多的证据。刘先生的调查成果发挥了关键作用。
赵侍郎,刘御史中丞拿出一份银票记录,这是您府中近期的财务开支记录。我们发现,就在谣言开始传播的前一天,您的府中支出了一百两银子,支付给了张师爷。请问这笔钱是做什么用的?
赵文斌脸色一变,但还是强辩道:张师爷是我的心腹,府中有什么开支都是他经手,一百两银子不算什么大数目。
是吗?王京兆尹又拿出一份证据,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张师爷在得到这一百两银子后,立即分别给了李四二十两、王小二三十两、老张五十两。如此巧合,您如何解释?
面对确凿的证据,赵文斌终于支撑不住了。他知道再抵赖下去只会让自己更被动,于是承认了指使张师爷造谣的事实。
但是,他为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辩护:我只是对苏明远的一些做法不满,想给他一个教训,并无恶意伤害之心。而且我只是让人传播一些传言,并没有想到会闹得这么大。
这个辩护显然不能得到谅解。造谣诬陷同僚,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严重的违纪行为。
联合调查组很快就向皇帝提交了调查报告,详细说明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建议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皇帝看了报告后大怒,当即下旨:赵文斌因为嫉妒同僚,指使他人造谣诬陷,有损朝廷形象,革去工部侍郎职务,贬为地方县令;张师爷等直接参与者,杖责五十,流放边疆;李四、王小二等人虽有悔改表现,但作伪证罪名成立,各杖责二十,罚银百两。
与此同时,皇帝对苏明远大加赞赏,认为他在面对诽谤时表现出了坦荡的胸怀和高超的智慧,特别嘉奖,并提升他为工部侍郎,接替赵文斌的职位。
这个结果让朝野震动。一场看似简单的绯闻,最终演变成了一次重大的人事变动。苏明远不仅洗刷了污名,还因祸得福,获得了升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事件,朝中的官员们都见识了苏明远的手段和智慧。原本有些轻视他的人,现在都不敢小觑了。
事件平息后的一个傍晚,苏明远在府中设宴,邀请了一些支持他的同僚。席间,大家都对他处理这次危机的手段赞不绝口。
李侍郎举杯祝贺:明远,这次你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面对如此险恶的攻击,不仅化险为夷,还反败为胜,实在是高明!
钱侍郎也感慨道:当初我还担心你太年轻,经验不足。现在看来,是我小看了你。你这一手以退为进、借力打力,真是妙到毫巅!
苏明远谦虚地说道:诸位大人过奖了,下官只是运气好而已。如果不是对方留下了这么多破绽,恐怕也难以翻身。
话不能这么说,王通判插话道,破绽是有,但能够发现破绽、利用破绽,这需要很大的智慧和勇气。换了其他人,可能早就被吓住了。
宴席进行得很愉快,大家都为苏明远的胜利而高兴。但苏明远心中清楚,这只是权力游戏中的一个小小胜利,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送走客人后,苏明远和刘先生在书房里总结这次事件的经验教训。
老爷,这次能够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抢占了主动权。刘先生分析道,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采取守势,被动应对,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苏明远点点头:是的,面对这种恶意攻击,越是退让越是被动。主动出击,反而能够掌握主导权。
而且,刘先生继续说道,我们这次还展现了调查能力和组织能力。这让那些想要对付您的人知道,您不是软柿子,随便捏不得。
苏明远沉思了一下:不过,我们也要吸取教训。这次事件说明,随着地位的上升,敌人也会越来越多,手段也会越来越狠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老爷说得对。而且,我们还要建立更广泛的关系网络,争取更多的盟友。单打独斗是很危险的。刘先生建议道。
苏明远同意这个观点。通过这次事件,他深刻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在官场上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李侍郎、钱侍郎等人的支持,他可能很难度过这次危机。
还有一点,苏明远补充道,我们要学会识别真正的敌人和潜在的盟友。这次赵文斌的攻击虽然失败了,但肯定还有其他人在暗中观望。我们要做好准备。
夜深了,刘先生告辞离去。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房中,回顾这次绯闻风波的整个过程。
从最初的震惊和愤怒,到后来的冷静分析和巧妙反击,他感觉自己又成长了许多。
这次事件不仅让他洗刷了污名,获得了升职,更重要的是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得到了锻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他明白了,在这个权力的世界里,仅仅有才华和正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智慧、有手段、有魄力。面对恶意攻击,不能仅仅依靠道德高地,还要有实际的反击能力。
同时,他也认识到了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性。在关键时刻,朋友的支持往往比个人的能力更重要。
更深层次的,他开始理解权力游戏的本质:这不是简单的善恶之争,而是利益的博弈。在这个游戏中,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会游戏的规则,掌握游戏的技巧。
苏明远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刚刚进入官场的理想主义青年了。经过一次次的历练,他正在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这种成长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只有适应了游戏规则的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推动社会的进步。
想到这里,苏明远不禁想起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利用现代知识推动古代社会的进步。现在看来,要实现这个理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经过这次绯闻风波的洗礼,他已经具备了在这个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窗外夜风习习,吹动着庭院中的竹叶沙沙作响。在这宁静的夜晚中,苏明远暗下决心:要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既要保持初心,也要适应环境;既要坚持理想,也要掌握手段。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才能真正为这个社会带来积极的改变。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知不可忽骤得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