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那昏黄的光,软乎乎地洒下来,把于龙伏案的影子,歪歪扭扭地投在斑驳的墙面上,拉得老长老长。窗外头,城市早就安静得像睡着了一样,偶尔有那么一辆车“嗖”地过去,车灯就跟流星似的,在黑暗里划那么一下,眨眼就没了,接着又是更深的寂静,像块大黑布,把啥都盖住了。出租屋里安静得要命,就听见笔尖在纸上“沙沙沙”地响,还有于龙自己那平稳又深沉的呼吸声,一下一下的。
他面前摊着本崭新的笔记本,旁边放着那张写着“未来信息碎片”的便签。便签上的字,他早就烂熟于心了,可还是得靠着纸笔,把脑子里那些乱成一锅粥的思绪,还有那像山一样庞大的信息,一点点地理清楚,拆开来看看,再重新拼起来。
“城西原工业区那块地……北边到滨河路,南边到规划三路,西边挨着老铁路线,东边靠着西山脚……三年之内……要建成生态住宅区,还有配套的商业区……产权可复杂了……价格倒是便宜……”
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块沉甸甸的积木,里头藏着老大的能量,就等着他去搭出个啥玩意儿来。于龙的眼睛,专注得跟啥似的,亮晶晶的,系统强化之后,他脑子可清楚了,能一下子就抓住关键信息之间的联系。左手食指上那道旧疤,在灯光底下,安安静静的,他写着写着,有时候会停下来想想,有时候又写得飞快,笔都快飞起来了。
他突然意识到,系统给的奖励,好像悄悄地变了,变得可不得了。一开始,归还钱包就奖励点现金,后来改善养老院,奖励现金、经验,还有声望,现在倒好,直接给指向未来的信息碎片,这信息还跟城市发展格局有关,背后藏着能让人发大财的机会。这奖励啊,不再只是让他能吃饱饭的米粮,也不再只是让他自己变厉害的梯子,而是能撬动区域经济的杠杆,是能让他建起商业帝国的基石,是能让他用更厉害的方式,去实现“助人为乐”这个初心的宝贝疙瘩!
想到这儿,于龙心里那叫一个复杂,兴奋得不行,又觉得特别凝重,还压着老大的责任感,这几种情绪在他心里搅和在一起,翻江倒海的。
笔尖在纸上“唰唰”地,勾勒出那个区域的简单草图。城西那块地,以前机器吵得人耳朵都快聋了,现在呢,就剩下些断壁残垣,产权还乱成一锅粥。在大多数人眼里,那就是城市的伤疤,是投资的禁区,谁碰谁倒霉。可在未来信息的照耀下,那地方马上就要变成滨河边上,又生态又宜居的新核心了。
这机会是挺大,可风险和挑战也不小啊。
于龙仿佛都能看见,那片荒芜的地底下,埋着能让人心跳加速的财富金矿,涌动着能改变城市面貌的澎湃力量,可也藏着能把他吞得连渣都不剩的资本巨鳄,还有错综复杂的利益暗礁,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
首先就是钱的事儿。他现在手里头,就系统奖励的那几万块钱现金,再加上之前帮别人攒下的一点积蓄。可搞地产项目,动不动就得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他这点钱,跟那需求比起来,简直就是往大海里倒一杯水,啥用没有。他得找个能撬动资本的支点,不然这项目根本没法启动。
再说说产权。信息里明确说了“产权复杂”,这就意味着,那儿可能有一堆原工厂的所有者,还有好多零散的土地持有人,说不定还有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乱得像一团麻,牵一下头发,全身都得动。想把这产权的事儿理清楚,那得有特别强的法律知识,还得会谈判,还得能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缺一样都不行。
还有竞争对手。这么肥的一块蛋糕,谁不想咬一口啊?像徐坤那种背景深厚、钱多得能堆成山的富二代,或者其他那些嗅觉比狗还灵的大开发商,一听到风声,肯定跟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似的,一下子就扑过来了。到时候,那商业竞争肯定激烈得要命。下午“蝎子”那伙人来骚扰他,说不定就是徐坤先来试试他的深浅,真正的商业大战,估计还在后头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得想清楚,怎么利用这个机会,实现“助人为乐”这个系统的核心,而不是变成一个只想着赚钱的商人。建生态住宅区,除了赚钱,能不能给城市添点绿色?能不能让更多人住上好房子?在开发的时候,能不能兼顾社会效益?
这些问题,沉甸甸地压在于龙心头。他可不是害怕,他是心里清楚,系统给的这些东西,可不是白给的,得让他有那个眼光、能力和心性,才能配得上。
于龙的笔尖在“邹明远”这个名字上,使劲儿地圈了一下。
邹明远,是个中小企业主,人脉特别广,还特别重信义,对他也挺感激的。现在看来,邹明远是最合适,说不定也是唯一的突破口。邹明远自己手里的钱,可能不够单独搞这么个大项目,可他在本地混了好多年,对商业规则门儿清,手里还有于龙特别需要的人脉网络和信息渠道。说不定他能给于龙引荐几个关键人物,帮忙把产权关系先理一理,甚至还能联合搞个小型的投资基金,当这个项目的启动火种。
可这合作方式,得好好琢磨琢磨。是就跟他分享点信息,换他支持支持?还是深度合作,一起成立个项目公司?利益咋分?决策权归谁?这些都得想得明明白白的,不然到时候出问题了,可就麻烦了。
他还在琢磨王大锤和陈雪能在这事儿里干啥。王大锤这人,忠诚可靠,就是能力和眼界差了点,这么复杂的商业运作,他暂时还插不上手,可以让他继续在养老院那边协调协调,或者等项目开始了,干点具体的执行工作。陈雪……一想到那个身上带着茉莉花香,温柔得能滴出水来的姑娘,于龙的笔尖顿了一下。她学的是护理,跟地产开发差得有点远,可她善良又细心,说不定能在项目社区以后的医疗、养老配套这些公益环节,发挥点作用呢……
于龙的脑子里,慢慢勾勒出一幅模糊但又特别有希望的蓝图:以未来信息当指南针,用邹明远的人脉当船桨,靠自己慢慢攒起来的钱和系统奖励当风帆,驶向城西那片充满机会,也全是挑战的“蓝海”。在这过程中,他得把值得信任的伙伴都聚在一起,躲开那些暗处射来的冷箭,还得平衡好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
思路越来越清楚,行动方向也明确了。第一步,就是赶紧跟邹明远好好谈一次,得深入又谨慎,先摸摸他的底,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意向,能力够不够。
时钟的指针悄悄滑过凌晨两点,于龙终于合上了笔记本,揉了揉有点发胀的太阳穴。初步的计划框架算是搭起来了,虽然细节还得再琢磨琢磨,好多变数也得想办法应对,但至少,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系统任务,解决眼前那点小麻烦的于龙了。他开始主动规划未来,想试试能不能驾驭系统带来的这个大机会。
他站起身,活动活动有点僵硬的脖颈,走到窗边,习惯性地想撩开窗帘看看外面。这段时间,老是感觉有人在监视他,他都养成这警惕的本能了。
可就在他的指尖马上要碰到窗帘的时候——
“啪!”
一声特别轻,但又特别清楚的怪声,从窗外楼下某个地方传过来。不像石头掉地上的声音,也不像树枝断了的声音,更像是啥电子设备短路了,或者……某种特别细微的机械结构运作的时候,卡了一下,发出的那种声音?
于龙的动作一下子就僵住了,全身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他屏住呼吸,把身体紧紧贴在墙壁侧面,就露出小半边脸,用最小心的方式,透过窗帘的缝隙,往楼下看。
楼下街道上一个人都没有,路灯还是那么昏黄。他的目光像最厉害的雷达一样,一寸一寸地扫过每一个可能藏人的地方——垃圾桶后面、绿化带的灌木丛里、停着的车的阴影里……
看起来啥事儿都没有。
是错觉吗?还是那个“神秘人”,或者他派出来的监视装置,在工作的时候出了点小毛病?
就在他瞪大眼睛,使劲儿找有没有啥蛛丝马迹的时候,放在书桌上的手机,屏幕“唰”地一下就亮了!没有来电显示,也没有信息提示,就屏幕自己散发出那种冷冷的光,把桌面上那张关于城西地块的草图一角,都给照亮了。
于龙猛地一回头,看向那自己亮起来的手机屏幕,心脏一下子就缩成了一团。
屏幕上,没有啥App界面,就一片深邃得像宇宙一样的暗蓝色背景,还在不停地转,就跟个微型宇宙漩涡似的。在漩涡中间,有个他看着既陌生,又好像在哪儿见过的银色符号,结构特别复杂,线条看着不像人画出来的,有一种特别的美感,正从模糊慢慢变得清楚。
那符号,隐隐约约的,好像构成了一个“螺旋”的形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我爱助人为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