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与阿芜重返天元城靖王府,将幽冥古城的发现禀明靖王与厉先生。王府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林正详细阐述了暗影阁以幽冥核心嫁接现世的阴谋,以及自己借助阴阳轮回意境窥见的时间长河碎片。靖王指节轻叩桌面,沉吟道:“依小友之见,当如何破局?”
林正目光沉静,体内那枚由轮回意境凝聚的法则金丹微微流转,让他对气机感应异常敏锐。“殿下,硬攻似莽夫挥锤,易打草惊蛇。暗影阁所恃者,乃幽冥法则与此界生灵贪嗔痴怨所生的阴性能量为纽带。若能断其纽带,浊源自清。”他进一步阐释,这如同治理泛滥的河水,一味堵截不如疏导,需从根源上化解那滋养幽冥核心的负面能量。
靖王眼中精光一闪,示意林正继续。林正提出,可借靖王府整顿西南边陲、清查人口物资的契机,明修栈道。暗地里,则需派员潜入核心区域,并非强攻,而是以特定法门疏导、净化那汇聚的幽冥死气与怨念,釜底抽薪。他坦言,此法凶险,施法者需对阴阳轮回有极深感悟,且易遭幽冥之力反噬。
“此事,非林小友莫属。”靖王最终定调,允诺调动“镇荒军”中心腹精锐暗中配合,并提供王府库藏中一切所需资源。厉先生亦表示将联络与暗影阁素有宿怨的青云剑宗等势力,以为外援。
计议已定,林正与阿芜重返听风小筑稍作休整。静室之内,林正盘膝入定,心神沉入识海。那枚虚幻的法则金丹悬浮其中,缓缓旋转,与掌中佛国隐隐共鸣。此次幽冥之行,让他对《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体悟尤为深刻。幽冥死气看似至阴至寒,为毁灭之源,然物极必反,阴极阳生,其中亦蕴藏着归于寂灭后再度萌发的一线生机。他的阴阳轮回意境,关键便在于把握这微妙的转化之机,如同在永恒的黑夜中守护那粒终将破晓的晨光。
他回想起在时间长河碎片中所见,王朝鼎盛时气运如虹,然骄奢淫逸之气亦暗生,终致衰败;而末世悲歌中,却总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其精神光耀后世,这便是阴阳消长、因果循环的体现。道,并非一味强调刚强进取,更重在顺应规律,以柔克刚,于无为中见有为。对抗暗影阁,亦需如此,非以力硬撼,而以智导之,以德化之。
阿芜静坐一旁,默运巫族心法,周身泛起湛蓝色光晕。她感知到林正气息的蜕变,愈发深邃内敛,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碧鳞蛟盘绕梁上,汲取着林正周身自然散逸出的丝丝缕缕经过轮回意境淬炼后的精纯气息,鳞片边缘的金芒似乎又凝实了一分。
次日,厉先生亲自送来一枚古朴玉简,乃王府秘藏的一篇《清静度人章》 残卷,专述净化戾气、安抚亡魂之法,虽非攻伐之术,却正合林正所需之道。林正研读后,觉其精髓与自身所悟的轮回转化之道颇有相通之处,皆在一个“化”字,化暴戾为祥和,化腐朽为神奇。
夜幕再次降临,林正于静室中演练新悟。他指尖轻划,一缕混沌之气溢出,并非攻敌,而是模拟幽冥死气,随即心意一动,阴阳流转,那缕死气竟在指尖缓缓转化为温和的生机之气,滋养得桌案一盆枯兰悄然焕发新绿。此举虽微,却验证了他对阴阳转化理解的深入。他意识到,真正的道,并非远在天边的神秘法则,就蕴含在这日常的起心动念、能量流转的细微之处。修行,既是探寻宇宙奥秘,更是雕琢内心,使意念纯粹,行为合乎自然。
此番西南之行,前路未卜,然林正心中已无太多忐忑。他明了,这不仅是与暗影阁的较量,更是对自身所悟之道的践行与印证。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正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