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和王二果然次日辰时又来到了清水湾。王老栓依照苏婉的吩咐,依旧安排他们去甜叶菊田除草,却让李三和另一个机灵的村民“柱子”寸步不离地跟着,美其名曰“指点新来的兄弟熟悉活计”。
赵大几次想找借口靠近暖棚或是那片咖啡苗试验田,都被李三和柱子热情地“拦”下,不是递水就是问些无关紧要的农事,让他脱身不得。休息时,赵大竖起耳朵,果然听到不远处两个村民在闲聊。
“……暖棚里那些红果树,东家可宝贝了,可惜啊,今年就结了那么一次果,摘完就蔫了,也不知明年还能不能活。”
“可不是嘛!听说那种子金贵得很,一百颗里也发不了一颗芽,东家为这个,愁得都睡不好觉呢!”
“唉,看来这东西,想指望它发财,难喽……”
赵大听得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下午干活时,他便显得安分了许多,不再试图东张西望。下工时,他主动对王老栓说,家里捎来口信,有点急事,明日不能来了。
王老栓依旧是那副憨厚模样,结了工钱,还关切地问了几句,才让他们离开。
铁柱派去跟踪的半大小子回报,赵大和王二离开清水湾后,并未回什么赵家沟,而是径直去了镇东头的茗香阁,从后门溜了进去。
“果然是他,胡德贵。”苏婉听到消息,冷笑一声。这胡德贵的手段,比钱万贯倒是“文雅”些,知道先来探听虚实。
“姑娘,他们信了那些话吗?”娟子问道。
“半信半疑吧。”苏婉道,“但至少能让他们暂时放松对咖啡豆紧追不放的心思,以为我们短期内无法量产。这也给我们争取了时间。”她沉吟片刻,“不过,胡德贵此人,小聪明不少,不会轻易放弃。我们需得加快步伐了。”
她转向金老农:“金伯,那批中度烘焙的豆子,风味可稳定了?”
金老农连忙点头:“回姑娘,按您说的火候,反复试了几次,最近这两批,味道都差不多,香得很!”
“好。”苏婉下定决心,“娟子,你明日便去云锦阁,与林夫人敲定第一批供货的细节,数量就按我们之前议定的,先供一个月。铁柱,你负责挑选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口风紧的小子,跟着金伯学习最简单的研磨和封装,务必保证干净,手法一致。”
她要开始小规模、标准化地生产咖啡粉,以满足云锦阁初期的需求,同时也是为日后公开售卖积累经验。暖棚里的咖啡树挂果需要周期,现有的豆子必须精打细算,每一颗都要用在刀刃上。
云锦阁三楼雅室的“咖啡”,很快成了信州城上层圈子里悄然流行的新话题。其独特的香气、醇厚的风味以及林夫人刻意营造的“限量”、“专供”氛围,使得它能出现在云锦阁的待客茶案上,成了一种身份和品味的象征。不少富商巨贾、文人雅士都以能尝到一杯云锦阁的咖啡为荣,甚至有人为了预定名额而托关系、走门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一品豆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