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杨辰的应对,稳固洛阳人心
“他……他带人离开了偃师,没有去投奔任何一方,而是……而是径直朝着我们洛阳的方向来了!”
斥候的声音,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洛阳令府后院这片被月光浸泡的池塘里,激起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罗成刚刚站直的身体,猛地一绷。他那双才从迷茫中找到光亮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单二哥……
这个名字,在瓦岗,代表着最纯粹的草莽义气,也代表着最执拗的兄弟情分。他与李密决裂,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可他既没有去投奔兵强马壮的王世充,也没有去寻河北的窦建德,反而来了洛阳。
他来做什么?
罗成的心,不由得提了起来。他太了解单雄信了,那是一头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的猛虎。他来洛阳,绝不是来投降的。
“主公……”罗成下意识地看向杨辰,话语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闻的急切。
杨辰却只是抬了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他的脸上,没有半分的意外,仿佛单雄信的到来,是他棋盘上早已预料到的一步。
“来了多少人?”他问那个跪在地上的斥候,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问今天的天气。
“回主公,约莫五千骑,都是单二哥的嫡系部曲,一人双马,行动极快。看样子,是从偃师城里硬闯出来的,人人带伤,马背上还驮着阵亡兄弟的尸首。”
人人带伤,马驮尸首。
这八个字,让罗成的心狠狠地揪了一下。他能想象出那幅画面,数千条汉子,在兄弟决裂的悲愤中,从一座尸横遍野的城池里杀出一条血路,不奔前程,不求富贵,只是固执地,带着死去兄弟的尸骨,朝着一个虚无缥缈的方向,仓皇而来。
他们不是在行军,他们是在逃离一个让他们彻底失望的世界。
“他不是来投降的。”杨辰的声音淡淡响起,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只是无处可去,想来洛阳,为他那些死去的,和还活着的兄弟,找一个能落脚安葬的地方。”
他看着罗成,目光清澈:“一个还讲规矩的地方。”
罗成身体一震,彻底明白了。
单雄信,是在用他最后的一点希望,来赌洛阳,赌他杨辰,是不是真的与李密不同。
“传令下去。”杨辰转向那名斥候,命令清晰而果决,“打开北门,不要阻拦,让他们进来。在城北划出一片空地,让他们安营扎寨,好生安葬阵亡的兄弟。所需棺木、白布,皆由府库支出。”
斥候愣住了,罗成也愣住了。
不设防?还送棺木?这……
“另外,”杨辰补充道,“告诉城门守将,只许他们进,不许他们出。好吃好喝招待着,就说我说的,洛阳城里,不缺他们这几千口人的饭。”
“主公,这……”罗成终于忍不住开口,“单二哥性情刚烈,您这样,无异于将他软禁在城中,他恐怕……”
“他若想走,随时可以走。”杨辰打断了他,“但我得让他看到,洛阳,值不值得他留下。”
说罢,他不再理会庭院中的两人,转身便向府外走去。
“天亮了,该去安抚一下我这满城的百姓了。他们担惊受怕了一夜,总得给他们一个笑脸。”
他的背影消失在月洞门后,只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语,和两个面面相觑,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的男人。
……
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当洛阳城的百姓推开家门,准备开始新一天生计时,一股压抑到极致的恐慌,已经像清晨的浓雾,笼罩了整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瓦岗完了!
李密在偃师杀了翟让!
单雄信跟李密掰了,带着人跑了!
城西大营炸了,十几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李世民的几十万大军,就在城外虎视眈眈,随时都会攻城!
一个个真假难辨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在茶馆、酒肆、街头巷尾疯狂流窜。每一个消息,都足以让这座刚刚从战火中喘过一口气的城市,再次陷入末日的恐慌。
物价开始飞涨,米铺门前排起了长龙,有人为了多抢一斗米而大打出手。城中富户的家眷,已经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随时逃难。就连平日里最热闹的瓦市,也变得门可罗雀,一片萧条。
山雨欲来风满楼。
恐慌,是比瘟疫更可怕的传染病。它能让最坚固的城池,从内部开始腐朽、崩塌。
就在这股恐慌即将达到顶点的时刻,洛阳四方城门,同时传来了一阵阵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一队队身披玄甲,手持长戈的士兵,从军营开赴而出,迅速接管了城墙的防务。他们沉默地列队,每一个动作都如臂使指,眼神冷峻,身上散发着一股百战余生的铁血之气。
城中的百姓惊恐地发现,守城的军队,在一夜之间,全换了人。那些原本属于瓦岗各部的杂乱旗帜,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绣着古朴“杨”字的黑底金边大旗。
旗帜之下,一身银甲的罗成,策马立于洛水桥头,手中的银枪在晨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他的身后,是三千名同样披坚执锐的精锐骑兵,如同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封锁了通往城中心的所有要道。
城南,几名属于李密嫡系的校尉,试图集结部队,抢夺武库,却被罗成率兵一个冲锋,便斩杀殆尽。鲜血染红了武库门前的石板,也让所有心怀异念的人,瞬间清醒过来。
这座城,已经换了主人。
紧接着,一则由洛阳令府发出的告示,被张贴在了城市的每一个告示栏前。
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却像一剂强心针,狠狠地注入了每一个惶恐不安的市民心中。
第一,洛阳令杨辰,正式接管洛阳城一切军政要务。
第二,瓦岗之名,已成过去。自今日起,洛阳守军,皆为“定国军”,护国安民,乃为天职。
第三,李密背信弃义,屠戮兄弟,人神共愤。其治下苛政,即日废除。洛阳城内,商税减半,农税三年内免除。
第四,开仓放粮!城内所有米铺,凭户籍,每户每日可低价购米三斗,孤寡贫弱者,可免费领取。
第五,军纪如铁。定国军将士,凡有骚扰百姓,抢掠民财者,立斩不赦!
一张告示,五条政令。
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虚伪的安抚,每一条,都与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当告示栏前,识字的读书人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念出来时,整个人群,从最开始的死寂,到窃窃私语,再到最后,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杨大人万岁!”
“免税了!真的免税了!”
“快去米铺!杨大人开仓放粮了!”
人群沸腾了。方才还笼罩在城市上空的恐慌与阴霾,在“粮食”和“免税”这两个最实在的词语面前,被冲刷得一干二净。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就在这时,洛阳城的中心,钟楼之上,传来一声悠扬的钟鸣。
万众瞩目之下,杨辰身着一袭月白长袍,在徐茂公的陪同下,缓缓登上了钟楼的最高层。
他没有穿戴甲胄,也没有携带兵器,就像一个寻常的书生,凭栏而立。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那片黑压压的人海,扫过一张张激动、期盼、混杂着些许疑虑的脸。
全城,渐渐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抬起头,望着那个站在高处的年轻人。
“我知道,你们在害怕什么。”
杨辰开口了,他的声音不大,却通过某种奇妙的共鸣,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你们怕城外的李世民,你们怕洛阳再遭兵祸,你们怕刚刚安稳下来的日子,再次化为泡影。”
“我理解你们的恐惧。因为,我也是洛阳人。”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瞬间拉近了他与所有百姓的距离。
“但是,我向你们保证。”杨辰的语气,依旧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只要我杨辰还站在这里一天,这座洛阳城,就永远是你们的家。”
“李密守不住的城,我来守。”
“他不敢打的仗,我来打。”
“他给不了你们的安稳,我给!”
他伸出手,指向城北的方向,那里,单雄信的营地已经升起了袅袅的炊烟。
“你们看到了吗?瓦岗的飞将单雄信,天下闻名的好汉,他没有去投奔任何一个王侯,他来了洛阳。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里,还讲规矩,还认情义!”
他又指向城外,那片李世民大军驻扎的方向。
“你们也看到了。李唐的秦王,天命之子。他两次兵临城下,可结果呢?他进来了吗?没有!”
“他第一次来,我让他丢了未来的皇后。这一次,我会让他把命也留在这里!”
狂!
太狂了!
可不知为何,这番狂到没边的话,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来,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信服。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丈,忽然跪了下来,朝着钟楼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杨青天!您就是活菩萨啊!”
一个人的下跪,带动了一片。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地跪倒在地。他们或许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看得懂,谁是真心对他们好。
杨辰看着下方跪倒的人群,脸上没有半分得意。他只是平静地看着,仿佛在看一幅再寻常不过的画卷。
他的心里,却在对系统下达着指令。
【兑换“高级城防图纸(洛阳)”。】
【兑换“初级民心稳定卡”。】
做戏,就要做全套。口号喊得再响,也不如实实在在的城防和安定来得可靠。
他转身,走下钟楼。
徐茂公紧随其后,他看着杨辰的背影,眼神复杂到了极点。这位新主公,玩弄人心的手段,简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只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条政令,就将一座即将崩溃的城市,重新拧成了一股绳。
这已经不是谋略了,这是妖术。
“主公,”徐茂公快走几步,与他并肩,压低了声音,“单雄信那边……派人送来了拜帖,说想见您。”
“不急。”杨辰脚步不停,“让他等着。等他把他那些兄弟都安葬好了,等他把肚子填饱了,也等他……把他那身傲气,收一收。”
徐茂公一愣,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从远处跑来,在杨辰面前单膝跪地。
“启禀主公!”
“偃师传来消息,徐……徐世积将军,在单将军离去后,也带着本部人马,离开了偃师。”
杨辰停下脚步:“他去了何处?”
那亲卫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困惑。
“他没有来洛阳,也没有去投奔任何一方,而是……而是径直北上,回黎阳去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