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霄在街上转了大半日,茶馆里的说书人讲着陈年旧闻,市集上的商贩聊着时令物价,问起这八年的变故,要么摇头说不知,要么眼神闪烁着岔开话题。他攥紧了袖中的手,终究是没探到半分有用的讯息。
暮色渐起时,他踏着满地碎影返回磨坊。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周遭的气息依旧带着熟悉的陈旧感,只是空荡的庭院里,不知为何,竟让他想起离开前阿格莱雅熟睡的侧脸。
老婆婆站在一旁的草坎上,佝偻的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她手里端着个豁口的粗瓷碗,碗里是细碎的谷物,指尖一捻一撒,金黄的饲料便簌簌落在脚边的草地上。
几只灰扑扑的小鸟蹦跳着围过来,啄食时发出细碎的啾鸣,胆大的还蹭到她鞋边,歪头啄着她掉落在裤脚的谷粒。
老婆婆眯着眼笑,皱纹里盛着暖意,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草垛,像是在跟这些小家伙说些什么,声音混在鸟叫里,低低的,软软的。
玄霄的目光扫过路边的树,随手从枝头摘下一片边缘泛着浅黄的光叶。叶片薄薄的,带着清晨的微凉,他将其卷在指尖捻了捻,随即含在唇边,轻轻吹了起来。
不成调的哨音在空气里散开,不高,却带着点飘忽的意味,像风掠过叶隙的声息。
他望着远处渐暗的天色,唇边的叶片随着气流微微颤动,哨音里听不出情绪,只有一片叶子在唇齿间,轻轻打着转。
“玄霄!”
一声清亮的呼喊拽回了玄霄飘远的思绪,他停下唇边的哨音,光叶从唇间滑落,旋即转身望去。
阿格莱雅提着个竹篮从路那头走来,篮沿搭着块蓝布,隐约能看见底下圆滚滚的轮廓——是鸡蛋。
她快步走近,脸颊被风吹得泛着薄红,篮子在臂弯里轻轻晃悠:“我刚才去集市买了些东西,”
她眼尾带着点笑意,“正好赶上老婆婆在喂鸟,晚上一起吃吧。”
玄霄看着她额角的细汗,又瞥了眼那篮鸡蛋,没应声,只是弯腰捡起地上的光叶,捏在指尖转了转。
“怎么了?玄霄,还在为昨天的事顾虑吗?”阿格莱雅见他神色淡淡的,眉间不由得染上几分关切,脚步又凑近了些,竹篮提手在掌心硌出浅浅的红痕。
玄霄抬眸看了她一眼,指尖的光叶被捻得微微发皱,随即摇了摇头:“不知道。”他的声音很轻,像被风吹散的絮,“对这个事感想不大,我只是好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望着磨坊的木门,眼神里藏着一丝探究——这八年的空白,这街上人的讳莫如深,像层薄雾,蒙在他眼前,让他看不清底下究竟藏着什么。
一定是自己遗忘了什么。
玄霄望着地上被风卷动的落叶,心里忽然冒出这个念头。这八年像被浓雾笼罩的沼泽,他能抓住的只有些零碎、模糊的片段——或许是某段对话,或许是某个场景,可每次想用力看清,那些画面就像指间的沙,簌簌地漏个干净。
他甚至说不清自己究竟遗忘了什么,只知道有什么东西横亘在记忆里,像块被水泡胀的石头,沉甸甸的,却摸不透形状。这种茫然比一无所知更让人烦躁。
玄霄接过阿格莱雅递来的竹篮,鸡蛋的温凉透过粗布传来。
他走到草坎边,跟老婆婆简单说了几句,无非是多谢照料之类的话,老婆婆笑着摆摆手,让他快去忙活。
转身进了那间简陋的伙房,他熟门熟路地找出陶罐,将鸡蛋磕开,金黄的蛋液滑入碗中,筷子搅出细密的泡沫。又从墙角翻出老婆婆存的干菜和半块腊肉,刀刃起落间,食材被切得匀整。
火光舔着锅底,油星滋滋作响,蛋液倒下去的瞬间腾起香气,干菜与腊肉的醇厚紧随其后。
他动作利落,没有多余的花哨,不过片刻,两碗热气腾腾的蛋炒饭,配着一碟清炒干菜便端了出来,简单却透着家常的暖意。
饭香漫在简陋的屋里,老婆婆扒了口蛋炒饭,咂咂嘴赞道:“小伙子手艺真不错,比镇上饭馆子做的还对味。”
玄霄刚要开口,老婆婆忽然一拍大腿:“哦对了,我去年酿的果酱该能吃了,你们等着,我去后屋找找!”
说着便颤巍巍起身,掀了门帘往后院去。
屋里只剩两人,阿格莱雅捧着碗,看向玄霄的眼神里带着点新奇:“师兄,我居然不知道你会做饭。”
玄霄正夹菜的手顿了顿,有些意外地抬眼:“啊?不知道吗?”他眉心微蹙,像是在回忆,“恩师没跟你说过吗?以前在师门,常是我掌勺的。”
阿格莱雅摇摇头,嘴角弯了弯:“吾师从没提过这些,他总说你性子冷,练剑时比谁都较真,倒像个只会舞刀弄枪的木头。”
玄霄闻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暖意——原来那些被忽略的日常,竟成了此刻意外的话题。
玄霄握着筷子的手轻轻一顿,目光落在碗里蒸腾的热气上,恍惚间像是透过雾气看见了过去。
他记得从前的自己,性子确是冷的,像块捂不热的冰,眼里只有练剑和修行,对周遭的关怀总显得有些迟钝。
可后来……后来师门里的晨练、恩师递来的热茶、师妹吵吵嚷嚷的笑脸,还有那些不动声色的关照,像春日融雪般一点点浸进来。
他低头扒了口饭,米粒的温热熨帖着喉咙,心里忽然明了——原来不知从何时起,那层冷硬的壳早已被暖意磨软,自己竟也慢慢成了会为他人添柴、会动手做饭的人,成了阿格莱雅口中,与“木头”相去甚远的模样。
这些被遗忘的细碎转变,此刻借着饭香浮上来,倒让他心头泛起些微的暖意。
玄霄唇边那丝浅淡的笑意还未散去,他望着碗中袅袅的热气,轻声道:“恩师竟没提过我的过去。”
阿格莱雅捧着碗,指尖在碗沿轻轻划着圈,点头道:“老师说过一些,却都零零碎碎的,并不详细。”
玄霄抬眼看向她,目光里少了几分往日的冷峭,多了些温和:“也罢。”他顿了顿,语气松快了些,“你既是我师妹,想知道什么,便问吧。”
话音落时,门帘被风掀起一角,带进些微草木的气息,恰好与屋里的饭香缠在了一起。
“所以,师兄,你当真是被自己城邦的人民驱逐出来的吗?”阿格莱雅放下碗筷,眼神里满是困惑与惊讶。
玄霄点头,语气听不出波澜:“是的。这有什么问题?”
“可是……”
阿格莱雅的声音微微发颤,“你在恩师这里学了五年知识,恩师还说过,你在岁月神殿做过两年学徒。”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玄霄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探究,“而师兄,你今年好像才……”
“二十岁。”玄霄截断她的话,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阿格莱雅怔住了,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若按时间推算,被驱逐、做学徒、求学……这些经历堆叠起来,几乎占了一半他二十岁之前的所有岁月。
她望着玄霄沉静的眉眼,忽然意识到,这位看似热情正经的师兄,少年时竟藏着这样一段被压缩的、颠沛的过往。
玄霄眉峰微蹙,带着几分不解反问:“很奇怪吗?”
他指尖叩了叩桌面,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寻常事,“十二岁被驱逐出城邦,你或许觉得残忍,但在我们那儿,十二岁早已是能独立谋生的年纪。”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掠过窗外的树影,声音里添了丝不易察觉的沉郁:“何况,十二岁那年,我还是城邦的统领。”
阿格莱雅手里的筷子“当啷”一声磕在碗边,她张着嘴,半天没合上——十二岁的统领?被自己守护的城邦驱逐?
这些话像颗石子投进她心里,漾开一圈圈震惊的涟漪。她望着玄霄淡然的侧脸,忽然觉得那句“独立”背后,藏着多少她无法想象的沉重。
玄霄的声音低了些,像是在翻找沉在记忆深处的碎片:“母亲当年因伤卸了职,统领的位置空了出来。”
他抬眼看向阿格莱雅,目光里没什么波澜,“我是家里独子,按城规,必须接下她的担子。十岁那年通过了接任考核,十一岁便正式坐上了那个位置。”
说这些时,他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段与己无关的史事。可阿格莱雅却听出了弦外之音——十岁的考核,十一岁的重担,十二岁的驱逐。
那些本该在嬉闹中度过的年纪,他却早已扛起了整个城邦的重量,直到被自己守护的土地推开。
她低下头,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粒,忽然觉得刚才那句“残忍”太过轻飘飘了。
老婆婆端着个小陶罐从后屋出来,罐口还沾着点暗红的果酱渍。她见两人都低着头,筷子在碗里没怎么动,屋里静悄悄的,便放下罐子凑过来,眯着眼睛打量他们:“怎么了这是?方才还好好的,这会儿倒不说话了?”
她伸手揭开陶罐盖子,一股清甜的果香漫出来,混着饭香冲淡了些许沉郁。“尝尝这个,去年用野山楂酿的,酸甜得很。”
说着便要去拿勺子,眼角的皱纹里还带着方才喂鸟时的暖意。
阿格莱雅闻声抬起头,眼角还带着未散的怔忡,见老婆婆望过来,便勉强牵起嘴角笑了笑,拿起筷子象征性地夹了口菜:“没什么,就是刚才在想事情。”
话音刚落,身旁的玄霄已经端起碗,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继续低头吃饭。
咀嚼的动作平稳,筷子起落间依旧利落,仿佛方才那段关于驱逐与过往的对话,不过是风吹过窗棂的一阵闲响,早已散了去。
老婆婆将信将疑地看了看这个,又瞅瞅那个,最终还是把果酱往两人中间推了推:“想啥也得先吃饭,凉了就不好吃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崩铁与海瑟音做了千年怨种同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