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华子、大迷糊两人扛着捕蛙工具,一溜烟地往亮马河奔去,那速度,和后世逃课在网吧上网的学生让老师发现逃跑有的一拼。
而此时的赵大宝,在院子里做了几个深呼吸后,又被他爹一声呼唤拽回了桌前。
他看着满纸的拼音组合,欲哭无泪。
“爹,咱得要循序渐进,不要想着一蹴而就。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团队配合,您不能把所有事都包揽了啊!”
赵大宝有气无力地解释着,心里却在默默流泪,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多大的坑啊!
“废什么话,我一个老师,教出你这么个学渣儿子,我都没说啥,你还好意思抱怨?也就是看你有点小聪明才让你参加的,哼!”老爹赵振邦瞪了一眼赵大宝说道。
“爹,二梅比我聪明,学习也好,您咋不让二梅来?”赵大宝很羡慕在院子里看书的二梅。
“二梅是负责检验和核对的。我们弄出来之后,正好让她学习,看看效果。要是她觉得难懂或者别扭,我们就改。前期的制作不能麻烦她,不然会有主观意识,这样弄出来的东西不准确。”
听到老爹这颇有研究员味道的话,赵大宝很是欣慰,但就是开心不起来。毕竟这是建立在自己痛苦之上的,让他怎么能开心的起来?
可惜小叔上班了,不然也有人替自己分担点不是?
但这事不得不做,毕竟已经夸下海口了,不能等老爹调入语言改革试点组,让人看出两把刷子就一把,那就丢人丢大发了。
......
再一次把赵大宝从“学习苦海”中解救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吴翠花。
这位胡同里的风云人物,终于出来了,三天时间到,被她家男人给接回了家。
可这脚还没把家门口的板凳坐热乎,她男人就拽着她和儿子,一家三口面色各异地走上了街道,目标明确——直奔赵振邦家。
这阵仗,在平静的胡同里好比往油锅里滴了水。
街坊邻居们一见,心里跟明镜似的,都知道这是“赔礼道歉”的戏码要上演了,彼此交换个眼神,竟像约好了一般,自发地跟在了后头,组成了一支无声的“看热闹观光团”。
吴翠花此刻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衣领里。
她心里是一股邪火乱窜,恨吕主任关键时候不顶事,恨好姐妹王桂兰这三天都没去看自己,更恨赵大宝家逼得她当众道歉,还得赔上足足五十块钱!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以前在白事上那股指挥若定、声震四方的泼辣劲儿,此刻是荡然无存,她只盼着地上能裂开一道缝让她钻进去。
再说她家那小子,这三天日子可不好过。
原本在街面上自以为是个“人物”,结果进去一看,好家伙,里面个个是“前辈高人”。
他那点三脚猫功夫,在真正的“江湖”面前简直不值一提。三天下来,嚣张气焰被磨得精光,这会儿耷拉着脑袋,活像只斗败的小公鸡。
就这样,一支沉默而古怪的队伍,在街坊邻居默契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开到了赵大宝家院门口。
此时屋里,赵振邦正抓着赵大宝研究一个拼音细节。赵大宝愁眉苦脸,感觉自己快要被这些字母逼疯了。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
赵大宝耳朵一动——救星来了!
果然,吴翠花男人那带着讨好、又故意拔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赵老师!赵老师在家吗?我带这不懂事的娘儿俩……来给您家赔不是来了!”
赵大宝一听到门外吴翠花男人的声音,心里乐开了花——哈哈,他的“学习”看来是要提前结束了。
他几乎是带着点迫不及待的神情,对他爹说:“爹,吴翠花道歉来了,正事要紧!您快去看看吧!”
赵振邦依依不舍地放下笔,嘀咕道:“正研究到关键处呢……”
老娘陈淑贞也从缝纫机旁走过来,一家人向着院门口而去。
刚到院门口,赵振邦顿时愣住了。
好家伙!门外黑压压一片人。
打头的是垂头丧气的吴家三口,后面还跟着一整支兴致勃勃的“街坊观摩团”。
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在搞什么庆典。
“赵老师,陈家大妹子,还有石头,对不住、对不住!”
吴翠花男人一把将儿子拽到跟前,“这小兔崽子不懂事,胡说八道。今天我们特意来赔礼道歉!”
那小子被父亲狠狠按着脖子,不情不愿地鞠了个躬,嘴里含糊地说了句“对不起”。
吴翠花站在一旁,脸涨得跟红布似的。她飞快地瞥了赵振邦和陈淑贞一眼,用蚊子哼哼般的声音说:“赵老师,陈淑贞,是我没管教好孩子……不该没搞清楚就上门找麻烦。在这里跟你说声对不起,医药费五十块,我们带来了。”
说着,她男人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包,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钞票。
赵振邦下意识地回头看了眼儿子,赵大宝正冲他挤眉弄眼,示意他赶紧收下。
赵振邦轻咳一声,“知错能改就好,孩子们打打闹闹正常,以后注意分寸......”
但他实在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街坊面伸手接钱,最后还是陈淑贞接过了那五十块钱。
这时赵大宝灵机一动,开口道:“爹,您带他们去认认您平时扫的那条街吧,别到时候扫错了地段,不好和派出所交差。”
这小子精得很——既想支开老爹换换脑子,又得抓紧时间回忆前世在老年大学学的拼音。这套跨越两世的学问,可不能整岔劈了。
赵振邦虽然对儿子的提议感到有些突然,不用逼那么急吧?但转念一想,这确实是个解决眼前局面的好办法。
于是他顺势对吴翠花一家说道:既然来了,就顺道去认认地方吧,也好彻底了了这桩事。
就这样,赵振邦领着垂头丧气的吴家三口,在一众街坊意犹未尽的目光中,朝着他平时负责清扫的街道走去。
那支街坊观摩团不少羡慕陈淑贞手里的五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看着那钱,他们好想也让吴翠花上自己家去闹一通。
不少和陈淑贞交好的,都上来攀谈一会,表示真是便宜了吴翠花。
其他不熟悉的见主角都散了,也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不过肯定是换一个地方去谈论去了,胡同里可不能缺了八卦......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